有关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究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其效果。方法:选取372例呼吸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合理运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等分作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治疗),比较它们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上,观察组95.7%(89/186)明显优于对照组74.2%(79/18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相应治疗时,结合患者病情予以针对性治疗,同时严格控制感染,能够大幅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痊愈。
  【关键词】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感染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064-02
  
  
  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其普遍表现出病程长且易反复的特点,所以,在实际临床治疗工作中,患者往往伴有较大的心理压力,部分患者的病情甚至急转直下,危及生命。假若再存在常规药物过敏问题,则有较大几率造成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1]。因此,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重视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有机结合。本文选取372例呼吸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治疗措施所具有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372例呼吸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入院7d以上,且排除四类患者,分别是重症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有意识障碍或者精神病史的患者、不愿意参与的患者。372例患者中,男218例,女154例,年龄24~68岁,平均42.8岁,患病类型如下:1)慢性阻塞性肺炎208例。2)慢性支气管炎68例。3)支气管哮喘78例。4)支气管扩张10例。5)肺癌8例。合理运用随机分组方法将372例患者等分作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治疗),两组患者在以疾病类型为代表的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明显差异,符合组间比较要求。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预防感染、抗炎治疗、抗过敏治疗等;对照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控制感染、用药治疗及观察、心理治疗等。
  1.2.1控制感染
  对于呼吸内科患者而言,其在接受治疗前均存在轻重不同的感染问题,所以,在施以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应留取规定量的痰液,在患者咳痰前要求其认真刷牙,并利用生理盐水进行有效漱口,从而最大程度避免咽部细菌感染的发生。应为患者营造一个宜人的住院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8~21℃之间[2],过高过低均有可能导致呼吸道粘膜受到不良刺激,进而加重病情;湿度应控制在61%~71%之间,防止感染的发生。应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应熟悉并掌握药物使用周期,从而避免过早溶解的发生,另外,应对药效予以真实且准确的记录,保证其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2.2用药治疗及观察
  对呼吸内科患者施以相关药物治疗时,应保证药物用量的合理性,同时规范用药浓度。刺激人体兴奋的药物,能够对炎性介质形成有效抑制,提高呼吸道粘膜本身具有的清除能力,因此,一般通过气雾吸入方式给药,在给药过程中应保证用量的合理性,同时还应重视并做好对患者心律的检测工作。在临床用药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属于典型的常规用药,不仅能够抗感染,而且能够抗过敏,同时还具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所以,应予以科学选择和使用。为保证用药操作的定时定量性,应为患者建立两条通畅的静脉通路[3],一条用于常规药物的输入,另一条用于特效药物的输入。值得一提的是,静脉用药时,应掌握患者用药史,防止过敏,同时保证输液速度的适宜性,一旦发现有抽搐等异常症状发生时,应于第一时间停止给药。
  呼吸内科患者中以老年患者居多,该类患者普遍常年服用多种不同药物,因而可能存在重要器官功能下降的问题,对药物表现出较差的耐受性,有较大几率出现药物蓄积中毒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所以,在临床输液治疗中,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避免由于输液速度过快而引发的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1.2.3心理治疗
  尽可能地排解患者心理压力,消除他们对疾病的恐惧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悉心指导和亲切关怀,从而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借助健康教育等途径让患者了解消极情绪将会给疾病治疗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他们营造积极的、健康的心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结合患者病情安排一些适宜的娱乐活动,让患者身心得到有效放松;合理安排睡前饮食,播放轻缓音乐引导患者入睡,又或者通过一些合理的放松训练以提高睡眠质量[4]。
  1.3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全身情况完全或者基本回归到正常水平;显效: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全身情况部分恢复;无效:无论是临床症状,又或者是全身情况,均没有任何改善,甚至恶化;死亡。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186例):显效92(49.5%)、有效66例(35.5%)、无效16例(8.6%)、死亡12例(6.5%),总有效率74.2%(79/186);观察组(186例):显效108(58.1%)、有效70例(37.6%)、无效4例(2.2%)、死亡4例(2.2%),总有效率95.7%(89/186)。
  3.讨论
  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重视并做好长期抗感染工作,这是治疗得以开展的基础;要求患者勤于锻炼且科学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戒除烟酒,且要尽可能地不接触带有刺激性特点的气体。
  由本研究可知,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其发展,了解该病的相关特点,积极和患者进行深入沟通,通过各种治疗措施的有效落实来尽可能地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密切关注由于机体代谢能力薄弱而导致的造血凝血系统功能障碍问题,因此,应严格监测患者的一系列生理指标,从而最大程度保障其生命安全。
  对呼吸内科患者施以抗生素治疗时,应关注用药合理性,从而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首先,应结合具体感染情况以确定适宜的给药途径,如患者感染症状较轻,应尽量采用口服方式进行治疗,慎重使用静脉注射等方式。其次,考虑到联合用药和预防用药的日趋广泛,所以,在施以抗生素治疗时,应基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5]。最后,在用药疗程方面,应结合感染时间以及临床治疗表现等予以综合分析和确定。即便病情有所改善,仍旧需要根据医嘱坚持用药,从而实现对临床治疗效果的进一步巩固。
  综上所述,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药物予以针对性治疗,另一方面还应对感染进行积极控制,从而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痊愈。
  参考文献:
  [1]梁明. 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措施[J]. 中外医疗,2013,12:100-101.
  [2]余卫林. 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1,17:148-149.
  [3]谢福秀.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10:98-99.
  [4]曾桂珍. 呼吸内科患者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2011,17: 53+5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甲硝唑联合过氧化氢冲洗宫腔佐治64例产褥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4例产褥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按照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甲硝唑联合过氧化氢冲洗宫腔佐治方法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各为32例,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甲硝唑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hysterectomy, LAVH)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临床效果,探讨子宫切除术的最佳方式。方法观察组取2008 年5 月至2012 年5 月间行LAVH 100 例,随机抽取同期本科室开腹子宫全切术100 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进行ICU诊治和监护的整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8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ICU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本组48例患者有10例治愈,24例有效,10例因为治疗无效而死亡,病死率为20.83%,其中还有4例选择转院和放弃治疗。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ICU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临床特点,为了减少误诊率。方法:将2007年7月至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在60—85岁,平均(68±3.5)岁;病程6—8年。与同期收治的另外40例非甲亢老年患者相对比,验证误诊率。两组甲亢患者性别、病程和临床症状等基本相似,有其可比性(P<0.05)。结果:本次40例老年甲亢患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龙藤筋骨片治疗老年骨质增生性腰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骨质增生性腰椎病老年患者13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龙藤筋骨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抗骨质增生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症状和体征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1周、2周、3周、4周后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分别为(4.54±1.52)分、(3.78±0.61)分、(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疑似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DUS)同步测试研究对象。观察两种测试方法诊断结果。结果88例者经两种方法检查后,DSA检查显示77例患者颈动脉狭窄,其中颈内动脉狭窄65例,颈总动脉狭窄12例,血管超检查显示75例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方法与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共收治5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镇静、吸氧、退热、保证充足睡眠、支持等一般治疗方法;针对患儿具体情况再选择不同的抗生素,并采取强心、利尿药物,对水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结果:达到80.0%的治愈率,20.0%好转率,没有出现死亡病例,达到100.0%的总有效率。结论:对于小儿支
期刊
【摘要】目的 总结肾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一2014年1月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而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2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65—250min,平均为(106±43)min;术中出血量为5O~450ml,平均为(130±68) ml;住院时间6—20d,平均为(10.5±4.8)d。其中1例患者由于肿瘤直径过大(>7 cm)且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与灌肠联合用药治疗57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10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7例)和对照组(n=50例)。观察组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和美沙拉嗪灌肠剂,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的有效治疗率分别是62.0%、92.9%,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X2=11.245,P=0.001);对照组中出现了2例
期刊
1病例报告  患者,27岁,G1P0。因停经2月余,下腹坠痛伴阴道流血3于2012年4月25日急诊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2年2月15日。1月前因停经40天在当地医院行人工流产术,自诉手术顺利,术后1周阴道流血停止,绒毛情况不详。3天前无诱因突发下腹坠痛伴阴道流血就诊我院,门诊以“异位妊娠破裂,腹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急诊收住院。患者既往体健。入院查体:贫血貌,血压80/50 mmH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