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是如何长大的?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grand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宇宙中不断诞生的恒星新生儿很多,但是新生的恒星一般都处于云汽包裹的襁褓之中,这个襁褓就像蚕茧一样把内部包裹得严严实实,人类无法窥见内部到底在发生什么。
  如今科学家通过红外透视眼——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窥见了距离地球1000光年远的一颗婴儿恒星的襁褓内部,清楚地看到了襁褓内部的景象。
  蚕茧一般的襁褓内,刚出生10万年的恒星婴儿闪耀着偏蓝色的光芒,围绕恒星有一个很大的行星盘,这个盘是由大量云汽土石组成的,围绕恒星不断旋转。行星盘上还没有一颗行星诞生,完全是一个比较均匀的盘。行星盘的边缘与襁褓相交,因此这个盘正好把整个襁褓划分成了上下两个半球形的穹窿。这个恒星襁褓其实是很大的,直径达到数百个天文单位(一个日地距离就是一个天文单位),不过在远处观察的话,襁褓看上去的确很小,真的像个蚕茧一般。
  穹窿内充满了浓密的水汽,穹窿上还在不断向下滴落冰质物质,砸到行星盘上,就像不断给婴儿输送营养的胎盘一样。但是冰的降落速度却是极快的,速度超过了音速。因此砸到行星盘上的时候,剧烈的冲击和摩擦产生的热量把冰质物质加热汽化。这些水汽在冷却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又会凝结,之后又滴落……
  科学家在持续观察这颗新生恒星,目的当然不是觉得这些现象有意思,而是想看到这个恒星周围是如何形成行星的。科学家有两种理论,一种理论认为,一些个头较大的物质在行星盘里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同时行星自身的引力也在不断吸引物质聚集过来,从而经过百万年的漫长时间,形成了行星。另一种理论认为,行星的形成可能就是一种外在力量的波动,波动导致行星盘上的物质突然汇聚起来,也许就是几千年的时间,就会形成木星那么大的行星。
  目前,科学家更倾向于后一个理论,因为襁褓上掉落的物质每时每刻都在激荡着行星盘,也许某个情况下,就会激发盘上的物质汇聚起来,从而促使行星开始形成。
其他文献
我们一度以为火星上存在高级生命,但人类的飞行器已经好多次登陆火星,至今连个细菌都没找到。这个心理落差真是太大了。  不过,先前的文章中我们曾提到,没发现火星细菌可能要怪我们自己。之前的“凤凰号”和“维京号”火星车都是通过采集火星岩石和土壤,把它们粉碎,然后加热到几百度的高温,使其中的有机成分蒸发(假如有的话),分析气态物质的光谱来寻找有机分子的。可是,让科学家意想不到的是,后来发现火星土壤中存在着
期刊
南极海域有一种有趣的玻璃海绵,它们可以在海陆交界的浅海温暖环境生成密集的暗礁。不过如果置身南极海域冰冷的海水中,它们会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不出现任何生长和繁殖的迹象。  最近,一些科学家对南极附近的威德尔海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与4年前相比,这里的玻璃海绵数量居然增加了两倍。是什么让这些不活跃的海绵变得活跃了呢?原来,由于全球变暖,附近南极半岛的巨大冰架崩塌了,海面上冰盖破碎,许多浮游生物接触到了充足
期刊
大科技读者 心的零距离  造成飞机在设计上有一个升限的原因是:飞机在设计的思维上是以鸟的基本形体为参照物,鸟的基本形体在飞机的机身设计上隐含着一个缺陷,对于只能在低空飞行的鸟是表现不出来的,但对于以鸟的形体为基础设计出来的飞机,在飞行的速度上和飞行的高度上远远超过鸟的飞行速度和高度后,那些隐含的缺陷就表现出来了。  要克服这个缺陷,需要对飞机进行改良,那就需要重新选择设计飞机的参考物。UFO是改良
期刊
当人类正为全球气候是否真的变暖争吵不休、对是否要采取措施而摇摆不定的时候,地球自己也开始摇摆起来了。虽然地轴的这点摇摆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它是气候变暖的明证。  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还要绕地轴自转。但地球并不是铁板一块的理想球体,表面任何大质量物质的迁移,都会影响到它的自转轴的朝向。比如,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福岛附近海域的9.0级大地震就曾使地轴移动了25厘米。  据调查,从1
期刊
黑洞也在辐射  在我们这个讲求“眼球经济”的时代,在众多天体中,黑洞可谓占尽眼球。  我们知道,黑洞是宇宙中这样一类天体,它附近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连运动最快的物体——光,从它身边经过时,也会被它吸进去,再也出不来。它周围那个连光也跑不掉的范围,就叫黑洞的视界。视界通常是一个球形的界面。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黑洞漆黑一片,就像守财奴的钱袋一样,物质在那里只进不出。但在上世纪70年代,英国物理学
期刊
在2010年以前,科学家观察到的最大的恒星,其质量也就是大约150个太阳质量,这个记录在天文学界已经保留了许久,于是,科学家认为,宇宙没有比150个太阳质量更重的恒星了,因为更重的话,也就是质量更大的恒星会在其引力作用下急速塌缩,引力能转变成热能,导致恒星内部的温度急剧升高到10亿摄氏度以上,由此引发剧烈核反应,释放巨大的能量,把恒星本身直接就给崩解了。  即使不会崩解的话,如果根据英国物理学家爱
期刊
你有没有发现,太阳系中,内圈的4个行星都是岩石质的类地行星,而外圈的那4个行星都是气态大行星?这是一种巧合吗?科学家告诉我们,这是有规律在里面的。因为行星是在行星盘里形成的,想想那个环绕太阳的行星盘,由于太阳的烘烤,肯定气体物质被赶到了行星盘的外围,岩石质的物质则不怕高温,还在太阳引力牵引下,继续留在行星盘内圈。行星就是利用行星盘上的物质形成的,因此很自然,内圈的行星就是岩石组成的,外圈的行星就是
期刊
太阳系物质分布情况,使得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在计算几大行星所受太阳的万有引力和绕太阳公转的运行轨道几近完美。但大的星系和星系团,它们的物质结构和分布情况与太阳系千差万别,把大星系和星系团所有的物质集中到中心范围,用万有引力公式来计算对其中的恒星和星系所受的万有引力当然相差甚远。比如,银河系中心据说有一个质量400多万个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对银心附近的恒星的万有引力确实大得惊人,但银心附近的恒星在
期刊
问题缠身的黑洞  黑洞的魅力依旧不减,科学家对它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黑洞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时空区域,这里引力足够强,任何掉进黑洞的物质,包括光,都无法从中逃逸出去。科学家发现,当一个比较大的恒星燃烧掉自己所有的燃料后,内部就没有足够的能量去抵抗自身的引力,这时恒星就会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坍缩为一个黑洞。既然没有任何力去阻止其继续坍缩,那么黑洞中心最终会形成一个具有无限大密度的奇点。所
期刊
为什么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是什么力量把天空分割成晴和雨两半?这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主要与产生降水的云体特点及云体下方的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如散发高热量的柏油路上方,就不容易下雨,而且柏油路上方,很容易出现晴和雨不同区域的分界线。  科学家还发现,在地面上也有类似云雨中的分界线,只不过地面上的分界线分割的不是晴和雨不同区域,而是把同一区域的植物带一分为二,让分界线两边的植物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特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