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跳槽时代的忠诚“度”

来源 :软件工程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too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孟君/策划
  在IT行业,特别是软件外包行业,由于人才整体性短缺,人才的频繁流动导致人才的不稳定,成了企业老板最头疼的问题。
  在活跃的就业市场上,“跳蚤”A说——我跳槽,并不代表我不忠诚,我只是为了寻找更适合我的位置,我不忠于某一个企业,我更忠于我的职业;老板B坚持——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跳槽,跳槽至少被认为是忠诚度低的表现。
  新跳槽时代,衡量忠诚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爱上跳槽 忠于职业 卞秉彬(北京)
  跳槽众生态
  
  跳槽人群一:不是我非要跳槽,而是非跳不可,没办法啊!
  跳槽者一:Louis,工作一年,换了一份工作,跳槽原因:前一份工作待遇太差。
  跳槽者二:Bill,工作两年,换了三份工作。跳槽原因:一直觉得工作不适合。
  跳槽者三:Vicky,工作五年,换了九份工作。跳槽原因:职业始终没有发展。
  跳槽者四:Lee,工作三年,换了三份工作。跳槽原因:合同到期,不再续签。
  这类人群在整个跳槽者人数中所占比重较大,加之高跳槽频率,它是“跳蚤市场”中的活跃份子。个中原因并非由他们的职业年龄偏小决定,而是由于他们仍处于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职业萌芽期。这与他们的职业年龄并无重要联系,而是由于他们对职业的认识对他们的影响较重。
  像Louis一样的跳槽者,在一年内做两份工作的频率较为中等,并非最高。他们刚跳入社会,对职业的认识有限,工作对他们来说还仅仅是一份解决生计的工具而已。带着青春的盲动与莽撞,换份工作有时竟比换件衣服还要来得轻松,工作的重要性对他们来说可见一斑。Louis说:“刚毕业,主要是想找份工作,尝尝花自己的钱是什么滋味,省得大人们总是说我们不挣钱就不知道钱有多难挣。当然了,已经毕业了如果还找不到工作,在同学眼里也会没面子。”像Louis一样的毕业人多之又多,但也不全然像他这样认为换份工作比换件衣服还要来得轻松简单。“我的第一份工作每月工资就一千多点,能养活自己就应该感到知足了,有工资高的工作自然要去做了。反正还年轻,有的是本钱。”对他来说,那些挣的钱少却又迟迟没有换工作的人是不可理解的。从Louis的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他的人生态度,只不过这种人生态度缺少了太多生活的历练。
  相对于Louis,Bill就显得成熟一些。两年换三份工作的跳槽频率并不低于Louis,只不过他的想法更加理智、更加长远一些。“我是学计算机的,一直都对编程感兴趣。可是刚毕业的我别说编程序,让我把一个完整程序的代码完全读懂都有困难。无奈之下,只好先做了IT产品的销售,九弯十八回才做到了程序员。”像Bill这样的毕业生已经算是有“先见之明”的了。先不论他们是否真正适合这份工作,最起码他们懂得珍惜每一次的跳槽机会,希望借由跳槽来做到自己想要做的工作。
  而对于Vicky,所有人都会为她冒一把冷汗,工作五年时间,现在已经是她做的第十份工作了。“我做的工作确实很多,我也觉得似乎跳槽过多对自己的职业会造成影响,但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不也是在寻求职业的发展吗?大家都在找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我也是因为这样才去跳槽的。可换来换去好像都没换来职业的发展,想想都觉得后怕,这么多年的努力好像都白白浪费了。”其实Vicky的问题不在于没有找到职业的发展,而是她根本还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的职业发展。五年的十份工作,她都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种之间跳来跳去,先是在软件公司工作,后来又跳到互联网公司,就连跟她专业毫不相干的外贸也做过,职种的变化就更多了。算算看,她对各行各业也应该都有一定的了解了,总该明白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是什么了吧?
  先别着急,听听她是怎么说的,“我做了这么多工作就是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心想刚进入职场,多花些时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上,以后也就能走一条比较适合自己的路,省得多年后发现一直以来做的工作不适合自己,到时候付出的代价就更大了。可没想到,我是越做越糊涂,到现在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工作才是适合自己的,理不出个头绪来。”别说是Vicky,换作是任何人,以这样的频率跳槽,恐怕也很难确定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什么了。
  像他们这种跳槽者都会很无奈地认为“不是我要跳,而是非跳不可,没办法”,还有另一种更加无奈的跳槽者,他们才真正是“非跳不可”,那就是Lee。
  Lee的三年工作经历中始终保持着一年一跳的跳槽频率,原以为他是精心经营着自己的职业,每年都寻找着更加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平台,可Lee跳槽的原因竟然是:“一年的合同到期了,公司就自然地跟我解除合同,不再续签,我只好再找下家了。”可每家公司都这样,是不是从侧面也反映出Lee的工作能力可能出现了问题?其实像Lee这样不被公司认可,惨遭放弃的职业人不在少数,Lee的情况也并非最糟糕的那个,很多在试用期结束就被通知收拾东西走人的不胜枚举。
  我宁可相信是因为Lee一直以来从事的工作都不适合自己,也不愿意相信Lee是一个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当然了,通过与Lee的沟通,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有想法、踏实肯干的人,也确实印证了我内心的想法——不是他不想做好,只是确实不适合工作。
  可三年找了三份工作都不适合自己也很不正常吧?五年换九份工作的Vicky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之中有刚踏入职场一年的,亦有在职场混战了五年的,但他们都同属于职业萌芽期。他们对职业的理解度仍不成熟,也基于理解的匮乏使得他们将跳槽当成是理所应当的一件事,而忽略了跳槽的真正意义。
  这个人群讲究更多的是中庸之道,他们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中国人的想法:有则更好,无则不差。这是一个中间区域,他们并不单纯是处于职业发展期,有的人存在于职业萌芽期到职业发展期的过渡阶段,有的则存在于职业发展期到职业成就期的冲刺阶段。
  像Frank就处于职业萌芽期到职业发展期的过渡阶段,两年的职业生涯大体上让他明白了什么是工作,但他还不明白什么是发展着的工作。所以对于是否要跳槽,他拿捏不准,因为他并不确定跳槽后带来的是什么。“有合适的机会就跳”,一句留有无限空间的话,到头来也只能沦为职业停滞的借口,到那时就会说:“因为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所以就只好先继续做下去了。虽然说继续工作下去还是老样子,可是机会也是强求不来的,只能再等等看了。”可是,什么才是机会呢?Frank说不出来。
  反倒是Steven这样的跳槽菜鸟的想法更为洒脱,“上一份工作一做就是三年,说实在话也真的有点烦了,雷同的事情、同样的人,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地做。有时我都觉得自己不像是一个26岁的年轻人,反倒像是30多岁的状态了。前段时间我的直接上司跳槽,问我是否愿意跟他一起过去,虽然职位待遇没太大变化,但起码换了个环境,做起来也会有趣一些吧。”虽然话语中充满了很多不确定的语气,但有变化总好过没变化吧!至于这次跳槽对他来说是不是个机会呢?Steven这样说, “如果一两年有发展了,职业、待遇上升了,那说明是个机会,如果没什么太大的改变,那可能就不是个机会了。”这不是盲目,更应该是对未来的茫然。
  更为实际的则是一份工作做四年的Allen。“既然没有合适的机会,那为什么要换工作呢?现在的工作我也做得很好啊。不管是从工作环境还是福利待遇,再到职位,我都比较满意。现在工作那么难找,万一下一份工作还不如现在这份工作,到时候我想吃回头草都不一定有。就算不吃回头草,万一落个没草可吃的下场,我可吃不消。”“我当然想跳槽了,只是说实在话,我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好工作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概念模糊。”原来Allen四年都不换工作并不是因为不想换工作,而是因为不敢换工作。毕竟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能找到一份令自己感到满意的工作实属不易,大家都争着抢着那少数的好工作,好工作没得到再丢了原本这份实在太亏。
  不难看出,Allen也是在等一个“机会”。可究竟什么才是机会呢?只要是对自己有利,能够带来职业发展的都可以称之为机会,但这个机会却又因人而异。在这个阶段的跳槽者,基本属于每日都能够满足一日三餐的普通老百姓。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就像不愁温饱问题的人,不用担心明天的一日三餐可能只剩下两餐,他们更不会去奢求四星级或是五星级的饭菜。能吃上更好,吃不上也行,这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但如果你单纯地问他们是否想吃上更好的饭菜呢?答案是很肯定的,没有人会反对。
  就是这样,他们的职业才没有发展,就是这样,他们的职业才会停滞不前,就是这样,他们才会永远在原地踏步。只是在较短的一段时期内,他们很难察觉,待他们察觉到的时候,黄花菜都已经凉了又热、热了又凉数十遍了。这种想法是很平和的,但却是很难把握的,过于平和,便没有更大的进取心;不够平和,便会有些急功近利。将这种平和的心态加以适当的引导,将职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融入其中,职业发展便是他们所要的,而且是一定要的。
  是否通过跳槽来实现职业发展就依不同的情况而定了。可以肯定的只有一点,他们继续留在原有企业,也不会为企业创造多大的价值,他们能够创造的价值早已经可以用天平来称重了。
  处于职业成就期的人大多都已经在享受职业发展所带来的成就感,但更多的人却不满足于此,他们需要的是更大的成就感和更多的快感。梁伟是一家软件公司的项目总监,已经33岁的他可以说是事业有成。三年换一次工作,这是他最初和自己的约定。随着对职业的了解越来越透彻,他已经爱上了这个数字。正是因为三年一跳槽,他才牢牢地抓住了机会的尾巴,成就了今天的他。通过他九年职业生涯的验证,将三年设定为跳槽的周期可以说是不多不少,刚刚好。
  他是一个有抱负的人。虽然他每一次跳槽都很成功,可是他每次跳槽都遭到父母、朋友的一致反对。“我每次跳槽其实都算是顶风作案,身边的人几乎没一个支持我的。其实现在想想也是,前一家公司发展得都非常好,老板对我也很器重,我也不知道当时哪儿来的勇气,非跳不可。可能也是我内心的一种没有被验证的想法吧。我总觉得,不管人做什么事,都应该在做得最好的时候放手。因为当你发现自己非常棒的时候,其实早在不知道多久以前就已经走上‘非常棒’这条路了,再往下想,当你发现自己的成长性不那么高的时候,其实已经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成长性就已经在下降了。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永远保持着高成长性地发展,而我却又希望能够永远都保持着高成长性,可能也只有换工作能满足我的想法吧。”这种想法倒有点杞人忧天的意味,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
  当一件事的结果产生时,你才能够真正看到自己的能力。如果结果是好的,那说明你有能力完成这件事,反之,说明你的能力仍有欠缺。可是当你发现自己的能力仍不欠缺时,结果已经产生了,这个时候再想办法弥补,只能待下一次机会给你表现了。
  对于同样是三年换一次工作的小朱来说,就不知结果到底如何了。小朱是被猎头公司挖走的,一个刚工作三年的职业新人就被猎头看中,说明他这三年的时间的确做出不少成果来。不然这家公司也不会点名要挖他过来。“其实有猎头找我还是挺意外的,不过也在我的计划之中,我知道他们迟早会找上门来的。我现在这家公司做的是高级程序员,和以前一样,只不过这家公司给我的发展空间更大,而且论企业品牌、行业地位等各方面都比以前的公司好,这对我的职业发展是很有利的。我计划明年做到项目经理,再用两三年的时间大量积累这方面的经验,然后就可以再往上升了,到时候可能会有更大的企业来找我。”小朱的话语中有些狂,亦有些傲,但还是可以理解的。一个工作三年的职业人能够迅速在公司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又被猎头公司挖去,而且在更大的公司隆重登场,的确值得称道。只不过,像他这样的想法,不知最终会带他走向成功的道路呢?还是有更大的坑在等着他。人很难永远搭乘顺风车,小心谨慎总是不会有坏处的。
  能够跳槽成功的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他们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知道补充自己没有的内容。别看Feel是这三个人当中工作时间最短的,可他也很明白自己现在的能力如何,缺些什么。“你问我为什么要在一年后跳槽?其实我也不清楚,只是一种感觉。现在跳也可以,有几家公司我都拿到OFFER了。不跳的原因也很简单,我现在的能力还不够,在公司的这个项目上我还是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等项目结束后,我想我走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依公司目前的状况来看,接下来的项目都比较小,没有太大的挑战性,对我来说也学不到太多的知识了,在那个时候选择跳槽应该是个不错的时机吧。现在去投简历只是想多看看不同的公司,增长一些求职面试的技巧和经验。”
  成就是跳出来的,你信不信?此时的你不信也不行了,因为已经有人将事实摆在眼前了。
  像梁伟一样,身为公司项目总监的他,俨然已经在享受职业成就期带给他的快感。而像小朱和Feel更应该被划为职业发展期,即使被划为职业萌芽期也不为过。将他们划为职业成就期的原因便在于,虽然他们的职业发展仍未达到职业成就期的阶段,但他们的职业思想却已经提前赶到,他们是属于能够进入职业成就期的人选。
  
  由此可以看出,对职业经历的划分除了从他们真实的职业发展程度来看以外,还要考虑的就是他们的职业思想,在某些时候对他们职业经历的划分更应该考虑到的是他们的职业思想而不是职业经历。这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人的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的衡量对这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内职业生涯在短时间内不能改变外职业生涯所带来的影响,但从较长的一段时间来看,内职业生涯才更应该占主导的位置。
  跳槽不一定是你必需的选择,但却会成为你必然的选择,因为跳槽的确可以使你的职业发展得更快、更好,就凭这个理由,你也会爱上跳槽的。
  
  跳个几十次再说 “今年你跳槽了吗?”
  
  到了这个时间,笔者不得不向辛苦奋斗的职业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之所以这样问,并非是在倡导大家应该踊跃跳槽,并非不跳槽就是可耻的,只是基于多年来“职业顾问”的身份告诉我应该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去警醒那些职业人。
  每个人的职业历程都会被分为三个阶段,从初入职场的职业萌芽期,到渐入佳境的职业发展期,最终迎来硕果累累的职业成就期。每个阶段之间的过渡或是通过内部提升,或是通过跳槽的方式来完成,甚至再细分至某一阶段的某一时期都会由内部提升或跳槽来完成。
  今日的职场已不同往日,并非那个在一家企业可以工作一辈子的时代,且不说现在没有这样的“铁饭碗”,就算是有这样的“铁饭碗”,真正愿意选择这种工作的人也为数不多。在这个一切以利益为导向的市场化环境中,谁愿意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一家企业卖命,而不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市场化的企业中换来更多的价值回报呢?在相同的时间内,在市场化的企业中打拼肯定会获得几倍于“铁饭碗”的价值回报。高回报自然就带来高风险,跳槽的风险性不言自明,但同样也因人而异。真正懂得经营自己职业的人,跳槽对他来说亦如“铁饭碗”般四平八稳。
  很显然,相对于内部提升来说,跳槽无疑是获得职业发展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当有人问起“今年你跳槽了没有”时,你的脑海被什么思绪所填满?是对于跳槽的不屑,还是为自己想跳却不敢跳的想法感到愧疚?还是认为对方一定是发疯了才会问这么“疯狂”的问题?又或者你会开始反省自己是否已经太过落伍,别人都在不停地往前跳而你仍止步不前?
  25岁的人要跳槽,35岁的人要跳槽,45岁的人同样还是要跳槽,到底什么年龄才是个头儿?到底要跳多少次才算结束呢?跳槽重质不重量,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真正懂得跳槽的人通过三四次的跳槽即可搭上职业发展的航班,开始享受职业的成就感了。而不懂得跳槽的人,两年跳上三四次也达不到自己期待的目标。
  小张就是这样,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到北京打工,好歹也是大学本科毕业,两年已经换过四份工作了,工作时间最长的九个月,最短的只有三个月。其实并不是被公司炒鱿鱼。只是看到其他的同事跳槽后的工资都上涨,心想自己跳槽多少也会涨一些,毕竟北京的生活压力还是大了点,也就如法炮制地跟着跳。可没想到,跳来跳去也没见变化多少,涨跌之间,反倒还不如刚到北京赚得多。
  
  要忠于职业,而不是企业
  
  其实小张的做法的确有些夸张,跳槽的频率过大,但也并非完全不可取,起码他想通过跳槽来获取更高的价值回报这点是可取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过小张错把“价值”定位于“金钱”上,这才是他最大的问题。一般来讲,我们以三到五年作为一个跳槽周期,少则嫌短,多则过长。以这样的频率跳槽是会为自己的职业带来发展的,但同时更要因人、因时机、因对象去考虑。
  从一家企业出走,不表示对这家企业的背叛,相反可能会是忠诚度高的一种体现,像刘磊就属于这种情况。细细算来他做软件也已经有七年多的时间了,从最初的小程序员做到现在的项目经理,一共就做过两份工作。三年前决定跳槽到这家企业时他一直在犹豫不决,前一家公司是他服务的第一家公司,算是他职业的启蒙老师,起码他在那里学到了什么才是工作。在四年的时间内,他从最初“只能读不能写”的计算机系学生到后来的高级软件工程师,都得益于公司对他的培养和给他的机会。他对公司一直是感恩于心,也正是因此才使得他下定决心离开。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他说:“我发现我在公司已经很难再学到更多的东西了,而且职位也不会再有变化了,我上面就是顶头上司了。公司规模有限,所以我要做的事情多而杂,虽然我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但我还是要有发展啊!当这份工作不能带给我发展的时候,我的心里多少都会有抵触的情绪,而且现在所做的工作对我来说都是小儿科,长时间下来,肯定会对公司造成影响。”于是,刘磊在带出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手之后就离开了那家企业。从一个新的起点继续自己的职业发展。
  你能说刘磊背叛了原来的公司吗?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企业不能创造适应个人发展的环境,必定没办法留住个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个人的发展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同样不会用这个人。这已经成为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一种默契。就像一顿令人垂涎欲滴的饭菜一样,每天都吃同样的饭菜,再好吃都会觉得腻,反倒是换个人来品尝,或者换吃另一种饭菜,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是美味可口的。
  对于跳槽者来说,我们除了要爱上跳槽,更要保有极高的忠诚,那就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忠诚,而不仅仅是对企业的忠诚。只有忠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才能为就职的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够使自己真正享受到职业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而只忠于企业的职业人,可能很难在一家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更不用说自己的职业发展到一个顶点了。
  
  链接
  
  爱上跳槽的五个理由
  1、跳得好可以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好。
  2、跳槽可以让你认识更多有用的人。
  3、有槽可跳还表示市场对你的接受度。
  4、在成功跳糟背后,你除了收获到职业发展以及薪资待遇外,更宝贵的一笔财富则是你不断升华人生观。
  5、如果说跳槽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根据CHR可锐职业顾问调研中心的数据显示:近六成跳槽者表示跳槽成功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维护忠诚的五个理由
  1、不要沦为物质的奴隶,不要一切向钱看。
  2、要使有用的人共同作用于你的职业发展,而不是各自为国,互不相交。
  3、有企业接纳你并不代表你要跳槽过去,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精神追求也是在不断膨胀的,要建立在实际当中才行。
  5、虽然跳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升人的自信心,但自信心更应该来源于职业发展本身。
  卞秉彬先生:
  CHR可锐职业顾问事业集团总裁、首席职业顾问,历任网易/易趣人力资源总监,率先将职业顾问引入中国,获CHINA STAFF 2001亚太地区人力资源经理人奖。
其他文献
2018年6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指示美国国防部创建美军第六军种——太空军,通过集中美國空军、海军和其他军事单位各自拥有的太空功能,进而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军种结构。这是美国军队成立独立作战部队的关键一步,对于美国天空作战力量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  特朗普为何下令组建太空军?美国目前太空作战力量如何?未来的太空战会如何打?本期《军事文摘》特组专题“呼之欲出的美国太空军”,以飨读者。
→ 11月2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11月2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王曄/摄  面对人类正在经历的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二十国集团迅速行动起来,引领了全球抗疫合作和恢复经济的方向。当前,疫情仍在蔓延,国际格局
农家书屋建设当前正在农村大力推进,其成效怎样?还存在什么问题?  最近,笔者走访了湖北省随州市孙家畈村、兴建村、肖店村等5个村的农家书屋,并和书屋的管理人员、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交流。  农家书屋建设已初显成效  随州市地处鄂西北,位于丘陵和平原交界地带,在湖北省居于中等发展地区。2007年以来,农家书屋建设在随州市全面铺开,2010年已完成大半,2011年底将实现1000多个行政村“村村有书屋”。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报道,4月26日,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宣布,法国舰艇建造局击败日本和德国厂商,赢得澳大利亚海军12艘潜艇采购大单。合同总额预计超过500亿澳元(约385.5亿美元)。 法国舰艇建造局表示,将向澳大利亚提供“梭鱼”级核动力潜艇的常规动力版本,采用柴油-电动发动机,排水量4500吨,并采用喷水推进取代螺旋桨推进以降低潜艇噪音,加强水下隐匿能力。
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2020年有多么不容易,今年的全国两会就有多么不平凡。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湖北代表团审议,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同代表委员们亲切交流、共商国是,凝聚起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心系人民——“保护
抗美援朝战争展示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非凡勇气。中国人民志愿军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换来了这场伟大胜利,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国的工业、国防等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点。  首先要厘清“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两个概念。前者是朝鲜国内战争,因美国参战变成国际战争,为时3年1个月。后者是中国出兵参战,就我国而言是保家卫国、援救邻邦的战争,为时2年9个月。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关于北极的话题出镜率颇高。一边是中俄海军舰船在联演后高调亮相白令海水域,另一边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上演“北极秀”。俄美两国围绕北极的行动增加,昭示着双方新一轮北极争夺战已经拉开帷幕,并日趋白热化,北极在地缘政治与大国外交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俄美北极博弈中的门道。回顾过往,国家实力左右战略导向  自彼得大帝时期起,俄国就多次组织探
在磨难中砥砺,在悲恸中奋起。  历经两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奋战,在决战决胜之地湖北和武汉,战“疫”取得积极进展,防控斗争进入关键阶段。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战“疫”攻坚,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3月10日,武汉。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  “要一鼓作气,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引方向,坚定意志。  一组组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是实现军种作战力量融合、有效发挥联合作战整体效能的关键环节。在俄罗斯和中国相继完成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后,美军也正在着手进行新一轮战区指挥机构调整改革。  2017年,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在年度国防授权法案中提出了多项改革战区司令部组织结构的提案。其中一个提案“要求国防部長选定一个战区司令部为试点进行组织结构改革,以联合任务部队取代战区军种指挥机构作为实施军事行动指挥任务的主体
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  提出3点主张。第一,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第二,深入推进清洁能源转型。第三,构筑尊重自然的生态系统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22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致辞。  习近平指出,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