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取得、消耗类双宾语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ybgt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取得、消耗类动词构成的“S V NP1 NP2”是否是双宾语句,是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文主要从领属关系和层次分析角度来论证取得、消耗类双宾语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取得、消耗类;领属关系;层次分析
  汉语双宾语句是一种特殊的句型,语法学界历来对双宾语句的研究极其重视,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争议。要证明取得、消耗类双宾语的存在与否,首先,让我们来对双宾语的定义做一个认识。对双宾语提出较为明确阐释的是黎锦熙先生,他在《新著国语文法》中对双宾语是这样定义的:“有一种外动词,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格化的物之间)交接一种事物的,如送、寄、赠、给、赏、教授、吩咐等,常带两个名词作宾语,叫做双宾语。这种带双宾语的句子里边,就有两个宾位的名词。这两个宾位中属于被交接之事物叫正宾位(即正式的宾语);属于接受事物之人叫次宾位(属副性宾语),次宾位常在前面,而正宾位常在后。”在注释中黎氏也称正宾位的名词为直接宾语,在次宾位的名词为间接宾语。
  由此,我们可以从中概括出最本质、最共同的认识,即双宾语句就是一个动词,两个宾语,基本结构式是S V NP1 NP2,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移。大家的分歧也就是在这几个部分的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上,由此才会得出双宾语的界定问题。
  毋庸置疑的是“给予类”双宾语句是公认的、典型的双宾语句。除此之外就众说纷纭了。朱德熙先生将双宾语句分为给予类、取得类和等同类;李临定先生将双宾语句分为给予类、取得类、叙说类三大类,之后又细分为了11小类。此外还有马庆株、赵元任等都把取得、消耗类列入双宾语句的范围内。当然也有不少学者像吴竞存、侯学超将取得、消耗类排除在双宾语的范围。宋玉柱就把双宾语句分为授予类、教示类、言语心理活动等类;黎锦熙、刘世儒把双宾语动词分为两大类:授予义和教示义。综合各家的分析,笔者倾向于把取得、消耗类归为双宾语句。具体从领属关系和层次分析来看一下。
  一、 从领属关系方面来看取得、消耗类句子的归属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领属关系。在陆俭明和沈阳著的《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中是这样说的:领属也是汉语中一种很重要的语义范畴。一般说汉语中领属范畴意义的表现形式就是由一个表“领”的名词和一个表“属”的名词组合构成名词词组。目前认为确定典型或狭义领属词组主要还是要根据“领属”的语义特征标准。其中一条是领和属的关系是必然的或固有的,即【 必然/ 固有】;另一条是领和属的关系是不可转让或者不可分离的,即【—转让/—分离】。同时或者至少符合其中一条的就是典型或狭义的领属词组,换个角度说,典型或狭义领属词组的领属关系一般应该是必然的和唯一的。
  由此定义和特征我们来看“吃了他三个苹果”“偷了他一块手机”“买了他一所房子”等取得、消耗类句子。其中“他和三个苹果、他和一块手机、他和一所房子”之间并不是必然或固有的,也不是不可转让或者不可分离的关系。“苹果、手机、房子”既可以归他所有,也可以归别人所有。这并不符合领属关系的必然的和唯一的关系,所以并不是典型的领属关系,因而NP1和NP2之间并不存在结构关系。那么取得、消耗类就可以归入双宾语句。
  此外,陆俭明先生也从语义指向方面来论证了NP1和NP2之间不是偏正结构的领属关系。陆先生用“总共/一共”来进行检验,。从语义指向来看,“总共/一共”所指向的数量成分不能受限定性定语的修饰,其中限定性定语成分就包括表示領属关系的定语。“总共/一共给了他三个苹果”是成立的,所以可以根据“总共/一共”的语义指向特点判断“他”不是“三个苹果”的定语。“总共/一共吃了他三个苹果”也是成立的,由此推出,“他”和“三个苹果”之间也不是偏正关系。陆俭明先生认为虽然他和三个苹果之间存在语义上的领属关系,但因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两个宾语之间并不存在句法关系,符合双宾语的定义,所以应该归为双宾语句。而且经陆俭明先生考察“(总共/一共)动词 名1 名2”的双宾语格式里名1和名2之间的领属关系只限于占有、成员、产品、部分器官领属关系。许多学者把领属关系分为“可让渡”和“不可让渡”两种关系,这与陆俭明先生的论断也不冲突。占有、成员、产品领属关系属于可让渡关系,器官领属关系属于不可让渡关系。《中国语文》编辑部这样说道:名1和名2之间为可让渡领属关系时,进入双宾语结构比较自由;名1和名2之间为不可让渡领属关系时,进入双宾语结构有一定的限制。
  从带“的”和不带“的”这一方面来看,朱德熙先生认为,这两种偏正结构构造不同,语义上也有区别。首先,在不带“的”的格式里,定语和中心语联系紧密,在意念上是一个整体;而在带“的”的格式里,定语和中心语是一种临时组合,两部分在意念上保持较大的独立性。其次,如果定语是名词,这两种格式有时表示的意思不一样。如“他有很多中国朋友”和“巴基斯坦是中国的朋友”中“中国朋友”和“中国的朋友”就不一样。而且朱先生在谈到双宾语的时候认为表示取得类双宾语的句子里,近宾语和远宾语之间在意义上有领属关系,所以往往可以在近宾语后边加上“的”使它转换为定语去修饰原来的远宾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的”字虽简单,但是对句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人认为取得、消耗类不属于双宾语句,就是认为句子中省略了“的”。笔者认为“的”并不是随便就可以省略或者添加的。“吃了他三个苹果”“偷了他一块手机”“买了他一所房子”不应该看作省略了“的”的形式。他们在语义上确实有领属关系,但结构上并没有用“的”来标示。如果仅有少数几个这样的所谓省略的例子,我们当作是特殊情况,可以单独对待。但是我们可以找到一批这样的例子存在,所以就需要将它们归类对待。此外,根据语言经济、
  (上接第15页)
  俭省的原则,如果一种省略形式大批存在并被人们应用,我们就应该废除带“的”的原形式,全部用省略式。而之所以没有废除,就是因为带“的”与不带“的”有着各自的管辖范围,不可同日而语。   二、 从层次分析角度来分析取得、消耗类句子的归属问题
  层次分析法也叫二分法,相对于中心词分析法来说更能够反映句子中单位的明晰性,体现语言的本质,所以一直是各现代汉语教材中最佳的分析方法。而对于双宾语这种特殊的句式来说,大家就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我们不能局限于二分法,应该针对双宾语的特点,即两个宾语处于同一个层次,使用三分法。例如:
  徐杰:张先生打碎了他四个杯子。
  邢福义:赠送灾区人民御寒衣物。
  而有些学者却坚持要进行二分法,并且从各个角度论证了二分法存在的合理性,认为双宾语结构是“动宾 宾”结构。例如:
  胡裕树:(送 我) 一本书。
  张静:他||给了|我|介绍信。
  朱德熙先生则认为:双宾语构造是一个述语同时带两个宾语。这两个宾语各自跟述语发生关系,它们互相之间没有结构上的关系。按照这种看法,双宾语格式只能三分,不能二分。不过我们也可以采取另外一种观点,即把双宾语格式看成是述宾结构带宾语的格式。从以上各家的观点来看,笔者比较倾向于进行三分。我们从具体的例子来看:
  给予类:“他给我一支鉛笔”。如果是二分,可理解为“他给我”和“他给一支铅笔”。
  但“我推荐他一名员工”。如果是二分,就为“我推荐他”和“我推荐一名员工”。前一部分“我推荐他”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意思。两个部分不能单独分开来看。
  消耗类:“我吃了他三个苹果”。如果是二分,就为“我吃了他”和“我吃了三个苹果”。
  取得类:“我买了他一所房子”。如果二分,就为“我买了他”和“我买了一所房子”。
  从上我们看出,给予类有一部分实行二分法会改变原意,而取得、消耗类进行二分法的话,总是让人听起来不合语感,而且语句存在歧义,容易让人产生误解。陆俭明先生赞同这种二分法的前提是认为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不过这个大前提虽然正确,但是放在这个结构分析里来,似乎不合普通人的惯性思维。张静也提出了二分法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认为,层次分析法的前提缺乏客观根据;分析句子的步骤是机械的,像双宾语句,多项联合结构和兼语句式都无法二分;最后认为分析句子的结果简单化,并且在分析的基础上无法归纳句型,取消了句子的次要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如果我们实行三分法的话,这些难以解释的问题马上就可以迎刃而解,取得、消耗类动词进入双宾语句也就顺理成章了。把两个宾语放在同一个层次上,也很符合双宾语的定义。
  综上,仅从领属关系和层次分析两方面来论证了取得、消耗类动词构成的句子属于双宾语句。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变换分析等角度来进行一一论证。随着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希望我将来会有更多学习的机会。
  作者简介:
  杨世朝,北京市北京龙举云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卫星电视被人们称为通讯领域内的一场革命。近几年来,中东阿拉伯世界收看卫星电视的人们日益增多,但对欧洲部分卫星电视中的淫秽暴力镜头表示了极大忧虑。有的国家认为,卫星电视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MRI和超声影像学特点,对比分析其对CSP的早期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临床拟诊CSP并行盆腔3.0 T MRI
摘要:小学一年级是培养学生与文本对话能力的起步年级。本文从对话的内涵与意义、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学生对话兴趣的激发,以及读通关、读懂关、体验性朗读和语言习练关的把握,学生自主评价的注重、学生唱读的杜绝等方面阐明了引导边远山区小学一年级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路径。  关键词:边远山区;一年级学生;文本;对话;路径  小学一年级是培养学生与文本对话能力的起步年级。根深叶方茂,基础打得是否扎实,对学生今后良好
摘要:拓展型课程是基础型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在初中数学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实施拓展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情、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巧用拓展型课来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拓展型课程;基础型课程;选择性学习;学习渠道;动手实践  在课改形
摘要:本文采用“目标导学”、“七步八问”的新课堂模式,从探索完全平方公式入手,再应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师生的合作交流,展现了课堂的七步流程。  关键词:目标导学;七步八问;分解因式;完全平方公式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下数学《第四章因式分解公式法——完全平方公式》的课堂实录,曾获得教育部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这节课采用“目标导学,七步八问
训导制作为民国时期大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首创.因此研究民国时期大学生训导考核的标准,一方面有利于丰富民国时期高校训导制度的研究内容,另一方
初中数学中的“圆问题”一直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课题。因为它切入的角度实在太多,也因为有关它的诸多问题实在是有趣。笔者认为,学习圆问题,趣味引入不可或缺、自主探索不可或
摘要:本科生进入大学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学校读书期间应批判地学习曾国藩,汲取其奋进的正能量,学习他敏锐地、及时地抓住机遇的能力,把自己锻炼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有很强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曾国藩;机遇;双创  “机遇”,通常被理解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的,那么看曾国藩是如何抓住当时有利的条件和环境的,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农民起义,并迅速发展壮大,如滚滚洪流席卷半个中国,腐朽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是器官移植术后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它通过抑制免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来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最近,有学者认为GC可促进肝癌肝移
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和采取有效措施之下,在南疆边远地区以积极推进双语教育,提高双语教师素质、教育质量作为新疆双语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的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