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试验旨在研究春夏舍饲、秋冬放牧养殖模式下合作猪年度体重变化动态,确定合作猪最佳补饲时间,研究补饲效果,减少冷季掉膘损失。试验结果表明,合作猪在5月-10月舍饲条件下增重显著,冷季纯放牧条件下生长缓慢。通过年度体重动态数据情及冷季补饲试验确定合作猪最佳补饲时间为每年的12月至第2年的3月,经补饲,最佳屠宰时间为次年2月-3月。通过冷季补饲,试验组各阶段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P<0.01),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合作猪;体重;变化动态;冷季补饲;研究
中图分类号:S8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5-0080-03
合作猪(藏猪,俗称威麻猪),是一种小型原始地方猪种,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2 500 m~ 3 000 m之间的丘陵山地和河谷地带[1],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天然的绿色食品[2]。合作猪的传统饲养方式是天然放养,为防止放牧期间合作猪对农作物造成破坏,合作猪中心产区甘南州合作市卡加道乡采用春夏农作物生长期舍饲养殖、秋冬农作物收割期放牧饲养的模式。冷季严酷的生长环境加之粗放的饲养管理使其处于半饥饿状态,生产性能较低。本试验旨在研究此种养殖模式下合作猪年度体重变化动态,确定最佳补饲时间,研究补饲效果,减少冷季掉膘损失。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甘南州合作市卡加道乡其乃河村,该地区气候寒冷阴湿,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冬季漫长,干燥多风,平均气温 2 ℃。光热水基本匹配,光照充足,年均降水558 mm,自然灾害频繁,境内水资源丰富,是合作猪主产区之一。
1.2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从合作猪中心产区甘肃省合作市卡加道乡其乃河村牧户家选择生长发育、体重、营养状况基本一致的60头1月龄合作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P>0.05)。对照组为其乃河村牧户传统养殖方式(5月-9月舍饲、10月至次年4月放牧),冷季自然放牧,无任何补饲,主要采食草原野生植物的根、茎、叶、籽实;试验组在每天放牧前、归牧后各补饲一次,饲喂量见表1。试验时间为2015年5月-2016年4月。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试验正式开始前进行空腹称重,以后每月称重1次,直至试验结束,研究合作猪体重变化动态及冷季补饲影响。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所测定数据采用Excel整理,采用SPSS 19. 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相对生长率=2(Wt- W0)/(Wt W0)×100%[3],W0为始重,即前一次测定的体重;Wt为末重,即后一次测定的体重;t0为前一次测定的时间,t为后一次测定的时间。试验数据用平均值士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讨论
2.1 合作猪年度体重动态数据分析
从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对60头合作猪的体重进行测量,各月份体重、增重测定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合作猪的体重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5月-7月生长发育迅速,相對生长率达73.06%,舍饲条件加之仔猪前期生长发育迅速,使得合作猪在断奶前达到增重高峰[4]。8月日增重和相对生长率均有所降低,这与仔猪4月龄断奶应激有关[5]。9月、10月日增重分别达到110.67 g、151.00 g,说明舍饲条件下合作猪增重显著。从11月开始增重开始缓慢,这与合作猪开始采用放牧饲养方式有关。12月至2月日增重急剧下降,3月至4月合作猪体重出现负增长,生长率为-0.75%~ -0.33%。这是因为2月开始试验地进入了最冷的季节,漫长严酷的冰雪天气加之寒冷的气温,使得合作猪严重掉膘甚至死亡。说明进入冷季为减少掉膘,降低经济损失,应及时给猪补饲,以便很好地越冬[6]。
2.2 合作猪冷季补饲效果分析
试验从12月至次年4月对合作猪进行补饲。不同组合作猪冷季补饲效果见表3,经差异性分析,两组初始重差异不显著。由表3可以看出,对照组和试验组冷季体重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试验组各阶段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从补饲开始体重一直持续增长。试验末,试验组相对生长率为46.45%,对照组为3.83%。在合作猪传统饲养条件下,动物营养经历补偿-积累-消耗的恶性循环过程[7],严重影响合作猪养殖效益。本试验在冷季采取了较好的抗寒补饲措施,比合作猪在传统冷季靠天养畜饲养管理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保膘效果[8],减少了冷季损失。试验表明,合作猪最佳补饲时间为12月至次年3月,经补饲,最佳屠宰时间为次年的2月-3月。
2.3 经济效益分析
不同组冷季补饲经济效益对比见表4。经效益测算,补饲5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增重收益分别为490.39 g、30.97 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补饲共消耗玉米面72 kg,草粉30 kg,合计饲料费用为191.52 元。扣除饲料费用,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增收267.9元。试验研究表明,冷季补饲虽然成本较高,但减少了冷季掉膘损失,显著增加了养殖效益。
3 结论
合作猪在5月-10月舍饲条件下增重显著,冷季纯放牧条件下生长缓慢。通过年度体重动态数据及冷季补饲试验确定合作猪最佳补饲时间为12月至次年3月;经补饲,最佳屠宰时间为次年的2月-3月。通过冷季补饲,试验组各阶段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8篇,略)
关键词:合作猪;体重;变化动态;冷季补饲;研究
中图分类号:S8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5-0080-03
合作猪(藏猪,俗称威麻猪),是一种小型原始地方猪种,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2 500 m~ 3 000 m之间的丘陵山地和河谷地带[1],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天然的绿色食品[2]。合作猪的传统饲养方式是天然放养,为防止放牧期间合作猪对农作物造成破坏,合作猪中心产区甘南州合作市卡加道乡采用春夏农作物生长期舍饲养殖、秋冬农作物收割期放牧饲养的模式。冷季严酷的生长环境加之粗放的饲养管理使其处于半饥饿状态,生产性能较低。本试验旨在研究此种养殖模式下合作猪年度体重变化动态,确定最佳补饲时间,研究补饲效果,减少冷季掉膘损失。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甘南州合作市卡加道乡其乃河村,该地区气候寒冷阴湿,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冬季漫长,干燥多风,平均气温 2 ℃。光热水基本匹配,光照充足,年均降水558 mm,自然灾害频繁,境内水资源丰富,是合作猪主产区之一。
1.2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从合作猪中心产区甘肃省合作市卡加道乡其乃河村牧户家选择生长发育、体重、营养状况基本一致的60头1月龄合作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P>0.05)。对照组为其乃河村牧户传统养殖方式(5月-9月舍饲、10月至次年4月放牧),冷季自然放牧,无任何补饲,主要采食草原野生植物的根、茎、叶、籽实;试验组在每天放牧前、归牧后各补饲一次,饲喂量见表1。试验时间为2015年5月-2016年4月。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试验正式开始前进行空腹称重,以后每月称重1次,直至试验结束,研究合作猪体重变化动态及冷季补饲影响。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所测定数据采用Excel整理,采用SPSS 19. 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相对生长率=2(Wt- W0)/(Wt W0)×100%[3],W0为始重,即前一次测定的体重;Wt为末重,即后一次测定的体重;t0为前一次测定的时间,t为后一次测定的时间。试验数据用平均值士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讨论
2.1 合作猪年度体重动态数据分析
从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对60头合作猪的体重进行测量,各月份体重、增重测定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合作猪的体重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5月-7月生长发育迅速,相對生长率达73.06%,舍饲条件加之仔猪前期生长发育迅速,使得合作猪在断奶前达到增重高峰[4]。8月日增重和相对生长率均有所降低,这与仔猪4月龄断奶应激有关[5]。9月、10月日增重分别达到110.67 g、151.00 g,说明舍饲条件下合作猪增重显著。从11月开始增重开始缓慢,这与合作猪开始采用放牧饲养方式有关。12月至2月日增重急剧下降,3月至4月合作猪体重出现负增长,生长率为-0.75%~ -0.33%。这是因为2月开始试验地进入了最冷的季节,漫长严酷的冰雪天气加之寒冷的气温,使得合作猪严重掉膘甚至死亡。说明进入冷季为减少掉膘,降低经济损失,应及时给猪补饲,以便很好地越冬[6]。
2.2 合作猪冷季补饲效果分析
试验从12月至次年4月对合作猪进行补饲。不同组合作猪冷季补饲效果见表3,经差异性分析,两组初始重差异不显著。由表3可以看出,对照组和试验组冷季体重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试验组各阶段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从补饲开始体重一直持续增长。试验末,试验组相对生长率为46.45%,对照组为3.83%。在合作猪传统饲养条件下,动物营养经历补偿-积累-消耗的恶性循环过程[7],严重影响合作猪养殖效益。本试验在冷季采取了较好的抗寒补饲措施,比合作猪在传统冷季靠天养畜饲养管理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保膘效果[8],减少了冷季损失。试验表明,合作猪最佳补饲时间为12月至次年3月,经补饲,最佳屠宰时间为次年的2月-3月。
2.3 经济效益分析
不同组冷季补饲经济效益对比见表4。经效益测算,补饲5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增重收益分别为490.39 g、30.97 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补饲共消耗玉米面72 kg,草粉30 kg,合计饲料费用为191.52 元。扣除饲料费用,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增收267.9元。试验研究表明,冷季补饲虽然成本较高,但减少了冷季掉膘损失,显著增加了养殖效益。
3 结论
合作猪在5月-10月舍饲条件下增重显著,冷季纯放牧条件下生长缓慢。通过年度体重动态数据及冷季补饲试验确定合作猪最佳补饲时间为12月至次年3月;经补饲,最佳屠宰时间为次年的2月-3月。通过冷季补饲,试验组各阶段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8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