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教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融合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fe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在积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为提高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开展了“新北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荐会”活动。此次活动让一线教师认识到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价值,从而重视小学美术课堂中传递出来的劳动美,理解劳动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
  【关键词】劳动教育 美术课堂 艺术劳动 创造
  一、劳动教育与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的联系
  美術课程标准中明确将美术课程划分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将其设定为美术课程学习的分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苏少版美术教材共有12册,每一册都涉猎了课程标准中设定的四个学习领域,充分发掘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发展多种能力的可能性,并以培养学生多种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其中观察、动手等能力的培养持续渗透在四个学习领域之中,而劳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动手劳动的兴趣和能力展开的教育。增强小学生爱劳动的意识可以是方方面面,可以绘画造型课再现劳动时的场景,重新唤醒劳动的心路历程,体味其中的乐趣与辛酸;可以设计制作课装饰劳动工具,结合学生生活实践体验。例如,帮奶奶设计买菜的环保手提袋,这既是一个为劳动带去艺术美的享受,又是一个闪闪发光的艺术劳动的体验过程。艺术是劳动创造出来的,美也是劳动创造出来的。美术教材中设计的博物馆窗口栏目中展示的精美的艺术作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艺术美。所以,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更应该深入研究美术教材,把劳动教育和美术教材合理地联系起来,开设丰富多样的美术课堂,通过艺术感知劳动的魅力。
  二、劳动教育与小学美术课堂融合的过程
  1.学生参与多种劳动体验
  学生可以体验的劳动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劳动的意义不仅是从宣传栏里看见劳动故事、劳动口号,更应该是学生亲身体验校务劳动、公益劳动、家务劳动、综合实践劳动等。
  学校层面:学校是从思想上、行动上直接影响学生对劳动认识的重要场所。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教育方针,设计了多种劳动体验方式。制定每周一次的全校师生大扫除劳动日,分包责任到人,教师手把手教学生劳动,学生实实在在参与其中。依靠我校自然地理优势,创建了富有历史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特色,在校园一角,开辟了一处中草药种植园地,划分到学校班级,落实到每个学生,学生积极参与中草药的种植和看护劳动。学生与植物、泥土、雨水等亲密接触,真切感受每一株中草药成长的不易。校少先队积极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中草药香囊,开展义卖香囊活动,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化为实实在在的爱心,提升劳动的价值。学生把创意带进社区、带进养老院、带进公园,用画笔绘制温馨的图案美化社区,让劳动充满艺术,让劳动带去艺术美。
  家庭层面: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任老师。从小培养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简单的擦桌子、扫地到洗碗、挑菜、叠衣服,遇上农忙时节,走进田野,收割一把稻子,浇灌一路青菜……无一不是童年成长旅途中不一样的乐趣。我们的学生把从家里学来的家务劳动搬进校园家务劳动体验室,动手制作出了精致的小吃,与老师、同学分享美食、分享爱,让劳动幻化成滋润在家长、老师、同学心间上的蜜糖。
  2.结合学生实际劳动体验备好教学设计(过程、评价)
  开设一节好课,自然需要设计一份好的教案。以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图形印章》为例,第一节预备课,让学生充分了解图形印章的理论和技法,创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或植物的图形印章。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雕刻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但学生在熟悉运用本节课的特殊工具——橡皮砖后,又能创作出充满童趣、新意的图形印章。以学生喜欢的自由创作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致和积极性。学生克服在雕刻技法上畏难的心理,带着兴趣能更好地探索本课的重点,将熟悉的劳动场面、劳动情景以印章的形式再现出来。如何把劳动场面转化为简洁的图形呢?通过第一节课的铺设,让学生明晰图形印章的基本特征,用简洁明了的线条和块面凸显劳动场面中人物的身体动态、场景的布局、劳动的对象等,寥寥几笔概括出劳动图形印章,或夸张,或生动,都充满了艺术美、趣味性。
  三年级学生的人物造型表现能力是十分薄弱的,无法对着照片写生,那么,需要适当选择图形印章的创作形式,弱化细节表现的层面,抽象地表现劳动场面。这样既能使学生乐在其中,又不失自信心,在似与不似之间体味到图形印章的艺术美感。用艺术的方式创作劳动场面的图形印章,能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魅力、劳动的精神。
  学生创作的劳动场面印章,题材皆取自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劳动场面,校务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实践等都是学生实实在在亲身体验过的,看到熟悉的劳动场面、劳动成果,能使学生立刻回忆起当时劳动的心路历程,或欢喜,或辛苦。所以,不脱离学生真实生活的创作是学生最容易接近的艺术。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也会遇到难以雕刻的地方,这时需要自己独立勇敢地面对,最终创造出一枚枚有趣的劳动印章。一枚枚刻好的印面展现在展板上,这是一个个有趣的值得细细观赏的图形印章作品,这就是学生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美。
  当劳动教育走进小学美术课堂,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展评的过程将更加精彩纷呈。教师设计展评互动环节,用设计好的卡片展开互评,不仅是评价学生最后的作品达成情况,从审美的角度赏析学生创作的图形印章作品,更是通过学生的互评和自评阐述对劳动的认识,体会劳动的精神,提升劳动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让学生在艺术劳动中获悉劳动的美,领悟劳动对生活的意义。美好的生活需要劳动创造出来,不一样的劳动有不一样的辛劳,要珍惜劳动的成果。
  三、劳动教育与小学美术课堂融合的效果
  1.多元目标的达成
  学生在设计多样的学习环节中,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在评价学生本课目标达成的评判中,有了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愉快的课堂体验。利用雕刻劳动印象的橡皮章的形式,给予劳动一定的美感。正因为图形印章这一特殊艺术创作形式,让学生学会了从多种角度发现劳动的美,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了正确的审美意趣。
  寓教于学,充分发挥本节课中劳动带来的育人价值,让学生从辛苦的劳动中体会到不易,从收获到的劳动成果中获得成就感和喜悦,从雕刻的劳动印章艺术作品中感受到创作的艰苦。创作图形印章的过程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更是艺术劳动的过程。当劳动教育和美术课堂融合在一起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方式丰富了,使得劳动充满多样性与趣味性。
  2.强化艺术劳动的动力
  劳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劳动的渠道是多重的,劳动的感受更是无穷的。给学生多种劳动尝试机会,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自己的劳动长处,强化学生热爱劳动的积极性。热爱家务劳动更懂得关爱家庭,分担家庭责任;热爱校务劳动更懂得关心同伴,增进集体感;热心公益综合实践劳动,增长社会见识,拥有大格局的眼界,更能开拓思维。不断参与艺术劳动创作艺术作品,可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增强学生从事艺术劳动的动力。因为尝试,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持之以恒,学生必能在长期的劳动中获得更深的体悟。
  以这一课为例,学生通过劳动获得了劳动技能以及艺术技能。在雕刻艺术中,很多学生呈现出来的印面作品类似于传统艺术剪纸,于是教师可以扩充自己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以剪纸的形式去创造劳动场面,又或是将雕刻艺术技能发展到其他题材中去。从学生的作品中能有效感受到学生通过此次不一样的课堂,将综合能力发挥出来了。任意一种能力的获得,都是学生学习价值的生成,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3.劳动再创造,丰富校园文化
  本堂课中,学生通过艺术劳动的学习,将习得的技能拓展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丰富课余文化生活。鉴于我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孟河医派文化,学生用雕刻技能,通过艺术劳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形印章作品,如孟河名医群像、校园特色校章、中草药植被图形印章,都是学生创新、智慧、劳动的结晶。学生用劳动的方式深入校本文化,尊重艺术的人文性。
其他文献
上周,我们在威斯康星德尔斯的卡拉哈里度假村参加了全国猪肉产业大会(National Pork Industry Conference,NPIC)。  1 我们的观察  ● 和以前一样,700多名参会者踊跃参加了会议。  ● 活动仍然得到了Century 21集团的良好组织。和其他活动一样,演讲者各不相同。这取决于你的兴趣和观点。  ● 在我们看来,今年的大会缺乏强有力的演讲者——一位行业巨擘。前几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微课的出现,就是时代变化引起的教学系统的新变化。  “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是最近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根据教学论的系统观,我们给“微课”的定义是:“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就是缩小的课堂,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
植物提取物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炎症和抗真菌。自从欧盟及其他国家禁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AGPs)后,对其替代物的寻找就已经拉开了帷幕,并且很多研究也瞄向AGPs替代物的寻找。  中图分类号:S816.7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08-0077-02  植物提取物是源自植物(如药草、香料、精油或其他植物)的物质。它们因具有日常实用和特殊的性质,数千年以
伪狂犬病是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疾病,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主要感染猪和其他家畜,偶尔会感染野生动物。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伪狂犬病毒在美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病原体,可能是因为在分娩猪舍的发病增加,或因为有毒力更强的毒株出现。猪以外动物的临床症状类似于狂犬病的症状,因此得名“疯痒”(但猪不表现出这种症状)。伪狂犬病是一种需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的疾病,并已成功地从美国绝大多数地区根除。  1 病因  伪狂
本周,我们将参加班夫猪肉研讨会。如果您在那里,请于周二晚上9点参加我们在班夫镇上圣詹姆斯酒吧(St. James Pub)的加裕招待活动直到打烊,并访问我们在研讨会的展位。  1 商品猪  美国商品猪市场风光不再。上周美国53 %~54 %瘦肉猪出栏价格为75.43美分/磅,去年为79.89美分/磅。生猪价格同比下跌。显然我们原来猪流行性腹泻导致的猪肉低供应量的时机已经过去。猪流行性腹泻是这一代养
策划人语: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只按预设进行的课堂,只是教师个人精彩的表演,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凸显;只按生成进行的课堂,会是漫无目的的闲谈,教师的主导作用淡化甚至失去。因此,《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中应当注意……‘预设’与‘生成’关系”“应以本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切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流程,准
当分析生殖病理学时,我们需要考虑病毒、细菌和其他因素,如霉菌毒素或者二氧化碳在这方面可能起到的一定作用。根据病原体和感染的时间,我们可能会看到母猪生病、流产、窝总产仔数下降、木乃伊胎、死产或者低体重仔猪,这些低体重的仔猪在哺乳期或断奶期将会出现问题。  中图分类号:S81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7-0050-02  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1-0070-03  2015年6月末和7月初,欧洲的热浪打破了月记录,甚至是一些历史记录。天气是决定是否会引发谷物遭受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的最重要因素。炎热干燥的天气会增加由曲霉属真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数量。  7月6日,(西班牙)马德里创造了该月新的高温纪录,最高气温达39.9 ℃(103.8 ℉),超过1995年7月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动物生产,特别是肉鸡生产中抗生素使用的担忧增加;这主要来自因高强度抗生素暴露导致的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出现的风险及其对公共卫生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S815.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7-0017-03  自2009年以来,欧洲已经成功减少了抗生素在养殖生产中的使用;但是,近几年这种抗生素使用的减少却进入了停滞期。  此外,抗生素的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认为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是迄今为止控制食源性危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该体系强调以预防为主,将产品质量管理的重点从依靠终产品检验来判断其卫生及安全程度的传统方法向生产管理因素转移,通过对产品源头到销售和消费整个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立容易发生产品安全问题的环节与关键控制点,建立与关键控制点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