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学中的隐性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ttuu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隐性教学,通常是与显性教学相对而言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潜在的,无法通过考卷的分数、量的测试来衡量。一般来说,现阶段的语文课程安排决定于《语文课程标准》各自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都能够通过考试、考核以及其它测试方式进行衡量,都是可以通过教师按照 《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和学生在课堂与课余的学习能达到目的的,即显性教学就可以完成这一任务。而许多潜在的知识和书本没有但又必须使学生在今后具备的,如:思想方面的知识方面的、能力方面的等等,就要靠隐性教学来达到目的。
  一、发挥语文学科中的隐性教学是时代的需要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也一直是教改的前沿阵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人们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对语文中的隐性教學要求越来越高。
  首先,思想内容教育方面需要隐性教学。
  任何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担负着一定的思想教育义务。一篇文章、一段章节、一个知识点它们都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或一种精神、或一种品格、或一种美好的人类情感。它们又都非常丰富,不是一堂课、一席话、~张试卷所能解决得了的。尤其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社会各个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发展变化也在不停地影响着校园,而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学生,又或多或少地受着外界不定因素的影响。如果我们仅仅依靠书本上规定的一点思想要求,那恐怕远远还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能更好地吸收精神的食粮,把握人生的方向,使他们对未来人生旅途的把握,在隐性教育中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最后使之终身受益,从而最终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其次,文化知识的传授需要隐性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文化知识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各个学科不断地渗透,如果单纯地把一篇文章孤立起来理解,或者把一个知识点放在没有背景的前提下来机械记忆,那样,固然能达到某种目的,获得一定的知识量。但加强某项知识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让学生置身于该项知识之中,使之感受到,他就是这篇文章的主人,或这项知识的发明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以及与其它知识的交汇点,应如何获取这项知识等等,让学生成为主体,那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能在今后获取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而这种方法又不是显性教学即通过考试、测试所能达到的。所以,文化知识的传授,必须充分发挥隐性教学的作用才能适应新时期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的要求,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第三,社会呼唤隐性教学。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人世贸组织的不断临近,就需要我们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人才。无论从国际形势、培养人才类型,还是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方面考虑都需要发挥隐性教学。因为我们需要的是高素质、能力强的人才,而不是一些只会死记硬背的机器人;我们需要的是能在国际竞争中充当中流砥柱的人才,而不是一些只会做做题目、纸上谈兵的“秀才”。目前,全社会都在呼唤中小学生减负,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一方面有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知识面也有积极的意义,我想,这恐怕也是充分发挥隐性教学的一个很好佐证吧再者,从当前的高考和各地的中考趋势来看,语文的考试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核,如果我们还不加强隐性教学,那么,很有可能我们失掉的不仅仅是几场考试,而是对一代人才的培养。
  二、隐性教学的几种形式和方法
  I、旁征博引法。
  语文学科是-tU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知识,从字、词、句到它们涉及到的内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它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而丰富。而教学大纲又要求我们只掌握其中的某几项知识点。一般来说按文体分类的单元,多数要求掌握该文体方面的知识,而且那是在章节结束后要进行考核测试的内容,设计相对比较单一。据此,语文教学中,任何一个章节,甚至某个知识点,在我们教学中都应视之为一个整体,把其中的语法知识、思想内容文史知识、自然知识融会贯通。如《诗经?伐檀》这篇课文,它既有字句方面的要求,又有对劳动人民的歌颂和对统治阶级的批判。
  2、启发联想法。
  语文教学与一般的教学不同,有时它并不需要机械地记忆、或者完成课文要求的一些个目标。当然,这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应付各种类型的考试。但如果要致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开拓,那么就要发挥隐性教学的功效。像诗歌、散文的教学尤其如此。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诸如此类,就要让学生产生联想:在当时的背景下,为何会产生这样有魄力的想法,对当时和未来的中国人民又起什么样的作用。未来的大桥是个什么样子,拦湖大坝又是个什么样子,激发学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验当时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豪迈情怀和伟大信心。又如《背影》中父亲的“背影”,单纯从文字看是没有多大障碍的。而对于父亲学生应有很深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联想生活中自己的父亲是如何疼爱自己的,尽管疼爱形式、表现方法不尽相同,但情感是一样的。然后,由此及彼使学生产生共鸣,从其灵魂深处诱发出美的情感、高尚的情操。总之,隐性教学就是要把无法测试的内容从学生内心深处激发出来,培养一种能力、一种情感,使之终身受用。
其他文献
摘要:高效课堂是建立在“有效课堂”为底线的基础上,追求效率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的“理想化”的教学模式,本质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由此可见,构建高效课堂,是立足于师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不断探究、创新、完善、发展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育教学观念 教学重心 预习 有备 有标 有趣 有法 有情 有效 有用  一、转变“教育
本研究旨在探索鸡新城疫泄殖腔免疫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与滴鼻、饮水等免疫方法比较。采用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于14日龄和28日龄通过泄殖腔、滴鼻、饮水免疫雏鸡,并设对照组。
信息时代下,知识更新扩张速度极快,教师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知识,不可能总是“授人以鱼”,而应转变为“授人以渔”。所以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千斗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案教学”正是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教给学生如何学习,要达到什么目标,怎样学习才会有较好的效果。今天的高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而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最方
由于牛皮蝇蛆病严重危害养牛业的发展,本实验为了控制和消除牛皮蝇蛆病,根据国内外对透皮吸收理论与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和倍硫磷浇泼剂的成功配方为基础筛选出主药敌百虫、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