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课教学中如何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组内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彼此信任,建立一种融洽、友爱的伙伴关系,每个成员不仅自己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也使整个小组获得成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使每个学生都会努力为小组争光,这也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生的团队精神逐渐形成。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下物理课教学中如何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一、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使学生乐于合作。
  合理的问题情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教材内容,在自主、合作、交流中主动探索、获取知识,拓展思维。然而什么是合理的问题情境呢?我认为: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首先应强调问题的导向性,应该是学生熟悉的、简明的,引向物理本质的,真实且合理的;应该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代价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还应该具有衍生性,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能够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要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关键是选准知识的切入点,应善于在“趣”和“思”之间寻找结合点,问题情境应设计在学生的困惑处和知识的生长点处,要适合学生认识水平,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理念,并有利于激发学生推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物理问题。例如探究浮力大小的因素,可以由生活中常见的煮水饺或汤圆时,煮熟的水饺或汤圆浮在水面上而不下沉的现象引出探究的问题,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有关?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引导学生探究,使认识深入下去,从而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二、.确定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抓住合作学生的契机,使合作成为内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的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物理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难点,善于将教材中的重点演绎成为问题或问题串推出,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感兴趣,为合作学习提供较大的空间。
  学生对课堂出现的问题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时,就是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如在做测量机械效率实验时,学生通过分析发现提起重物不同,机械效率也不同,提出问题:这是误差因素吗?或是偶然现象,或另有规律;与重物大小有关吗?等等一些问题。教师通过有用功、额外功的分析,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比一比哪组最先完成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很快设计出实验。适时地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体会合作产生的价值,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情感需要,从而积极、有序、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三、教师有效地指导与调控,使学生深入合作。
  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首先,要对合作学习的次数、内容、时机、方式、参与对象、步骤、要求、评价等做精心预设;其次,要合理分配学习任务,明确推出合作学习要求,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步骤(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全班交流——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实施合作学习。做到导之有趣,激活引导的動情点,使学生想学;导之有时,找准引导的连结点,使学生能学;导之有法,把握引导的成功点,使学生会学;如: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一课,要利用各种器材探究出光的反射定律。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合作学习的分工、要点、思路不太熟悉,一些组半天都下不到手,不能很快的找到方法。这时,老师适时抓住“反射”两字,要求学生从反射面入手,结合镜子反射太阳光的事例,仔细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设计出自己的合作探究模式,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很快找到解决方法,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并为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导之有度,掌握引导的平衡点,使学生多学。还要对合作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有效实施科学评价,及时调控合作学习的形式与方法,平衡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发言机会。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以促进学生的物理理解和个人认识发展作为根本目的,使合作学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物理交流的内容和方式科学地选择和设计,真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以“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作为评价合作学习最终的目标和尺度。
  合作学习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也有很大不同。传统的教学评价强调的是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这种评价是有局限性的,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有鉴于此,我们以“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作为评价合作学习最终目标和尺度,这有助于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如:九年级物理大气压强这一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桌上的大小试管、薄塑料板等进行探究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比一比哪组方法多,并请小组成员一起到前边来展示,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学生积极性很高,合作意识增强。合作学习将合作、竞争和个人行为融为一体,并进行优化组合加以利用,符合教学规律和时代的需求。
其他文献
摘要:从目前中考答卷来看,学生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审题能力不强,缺乏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方法;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间的联系;思维不活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差;对开放性试题不适应等问题。这反映出改革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紧迫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 素质教育 多媒体教学  一、不一味追求课堂容量而要重视质量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
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转变教育观念  “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  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的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
摘要: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它应该是极具开放性的,语文的学习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让语文课走向生活,和生活“链接”。  关键词: 生活语文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它应该是极具开放性的,语文的学习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让语文课走向生活,和生活“链接”。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呢?  一、要学会观察生活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