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对“文复运动”的批判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反思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xiaoyonghe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林语堂晚年迁台后,仍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重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中,他委婉批判国民党对儒学的政治操弄和负面影响,主张去除汉代经学、程朱理学中的消极元素,发挥孔孟原初儒学的价值,并输入西方优秀文化,使中华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参与世界文化的建构.林语堂从文化角度切入台湾社会转型和中华文化复兴的思考,体现出强烈的中华文化认同和鲜明的现代性,对增进两岸同胞文化认同、建构共同的文化认知体系均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从1936年至今,新马鲁迅诗学研究已逾八十载.八十余年间,鲁迅诗学研究在新马历经三个时期,各时期研究路径皆不相同:初期研究着重呈现鲁迅诗学的“中国性”;中期研究偏向验证鲁迅诗学的“左翼性”;新近研究侧重探究鲁迅的“诗性”建构.事实上,三种研究路径分别对应了新马华人三种不同的身份意识:初期研究与“中国认同”密切相关;中期研究则是“族裔认同”引导下的产物;新近研究则受到“国族认同”直接影响.以郑子瑜、方修、林万菁的研究为例,可以看出新马鲁迅诗学研究与华人身份意识的互动往来,亦可透视鲁迅诗学在新马被筛选、改造乃
文章将马思聪《山林之歌》第一乐章和辛沪光《嘎达梅林》这两部作品,作为中国建国初期专业作曲技术衍变的研究课题.在追溯两位作曲家创作思维形成的过程和了解作品概况后,文章将研究重点集中在这两部作品中对中国民歌旋律的器乐化处理方式、西方多声思维的融入过程与乐队音响的写作风格这三个方面的比较分析上.通过两部作品在这三个方面与西方经典管弦乐作品在写作上的共性对照,文章探讨在建国初期的社会环境下,两位作曲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不同思维倾向以及各人在中国器乐音乐创作衍变中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汉代刘歆总结、实践的五则一体同律度量衡钟律制度,为历代造律之总则,始于何时,是谁所定向有争议.结合文献与汉代出土量器,可证1975年湖北凤凰山汉墓出土刻有“黄律”的钱衡杆,是张苍“以律定度量衡”的新证据,张苍对汉初律历度量衡制度确有肇始之功,但尚未以律起历.从《淮南子》展示的汉初黄钟律数据及律与度量衡的关系,到落下闳以律起历,司马迁、京房、刘歆造律一致,可知在太初元年的律历改革中,五则一体制度的基本规则和数据起点,已被落下闳、邓平确立了下来.刘歆钟律理论源自落下闳,汉代黄钟律管形制长9寸,积810分一以贯
本文以4名零起点汉语言预科生为期8个月的120篇周记为数据样本,采用微变化分析的方法考察词汇、句法两个层面的复杂度与准确度的动态发展.研究发现,学生的复杂度和准确度都在提高,但句法层面的发展要缓于词汇层面.另外,无论学生的个体发展模式是否与其他同学趋同,都会存在对发展趋势有一定影响的变异.而且,学生跨层面及维度的竞争-支持关系也是动态变化的,体现了汉语初学者对于词汇和句法掌握的一般特征.在这些考察基础上揭示的学生个性习得特征对因材施教有参考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大众需求,将绿色施工管理模式运用到建筑工程中,创新管理方法,推动了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分析绿色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必要性,深入探究有效创新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可以为建筑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随着虚拟票卡、生物识别等技术的发展,电子发票系统在地铁的运用成为必然,纸质定额发票将逐渐减少甚至被淘汰.分析电子发票系统的构成及在日常运营中的应用,助力节约生产成本、提升地铁服务质量.
现代文化打破了人们对时间的信任与崇尚,转而将“当下”作为中心向无限延展,强调流动、多元、边缘、差异与暧昧含混,重视以自我为中心展开的空间书写.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盛于新世纪的台湾散文空间书写,注重探讨我/城、我/私人空间、我/乡或土地的辩证关系,追求自我情感的表达和身份认同,表现多元空间文化意涵,凸显了鲜明的后现代特质.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娜拉”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形象.旅美时期的张爱玲以亲身经历为主要蓝本来创作小说,塑造了不同于其前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她不断重访“五四遗事”,为鲁迅的“娜拉走后怎样”做了多次增补,以此来表现和探索现代中国女性真实的处境及命运.
现行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定位不清、结构失衡、特色缺失、评价粗放等问题,为了保障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高效性,有必要基于实践导向探索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路径,以弥补高职教育课程短板,为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2021年10月15-16日,广东韶关市委宣传部和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文化高等研究院联合举办了“全国首届《韶》乐文化专题研讨会”.作为此会的综述,文章梳理了韶乐研究领域的部分成果,并就韶乐中“善”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论证,指出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除了“美”之外的“善”的内涵和通过“礼”而达到“善”的途径.对于中国新时代的音乐创作和区域文化建设中怎样利用这些历史的资源,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