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园林苗木移栽成活率关键技术的思考

来源 :砖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ldw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各大城市都在通过园林建设,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城市绿化建设、景观建设中,都需要使用到大量的苗木,很多城市都是采取苗木移栽的方式,提升城市的绿化率.但是苗木移栽过程中,如何提升苗木移栽的成活率,减少苗木移栽的成本,成为城市园林建设必须时刻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分析影响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因素,然后提出如何有效提升苗木移栽的成活率,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其他文献
为实现漆酶基因稳定高效的异源表达,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同源整合表达载体pGQLR,删除其来自原核的DNA序列后电转化至产朊假丝酵母菌(Candida utilis,C.utilis),构建一株表达漆酶的产朊假丝酵母工程菌ZHQX1,并对其遗传稳定性和酶活进行评价.ZHQX1在连续传代100代时外源基因仍稳定存在,保持了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培养96 h时其漆酶酶活是同时期原始菌—云芝栓孔菌酶活的4.8倍,达到1078.9 U/L.
为明确不同品种蓝莓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的差异,选择3种类型的20个品种的蓝莓为试材,对果实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维生素C进行测定,计算糖酸比,并利用电子鼻系统对果实香气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参试蓝莓品种间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维生素C和糖酸比4个单一指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参试蓝莓品种香气物质的构成具有差异,发现“奥尼尔”品种香气物质构成与其他品种具有较大差异.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可以将“瑞卡”、“晚蓝”、“斯巴坦”、“喜来
乡村振兴是通过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改变农村的传统的发展方式,借助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来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幸福感.通过积极挖掘乡村内涵,发展乡村支柱产业,从环境、产业、居民素质、社会服务四个方面对乡村进行现代化改造,通过吸引城市人才、资金、技术回流乡村,实现乡村与城市等值化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重庆市乡村旅游产业与旅游食品产业发展颇有成效,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延伸出以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等数十种农村发展模式,以此为模板依据不同的乡村特点进行不同的发展模式探索.该文通过阐述重庆市乡村旅游食品物流体系
期刊
为降低黑木耳多糖的分子量,提高黑木耳多糖的利用率,采用β-葡聚糖酶对黑木耳多糖进行酶解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得出4种因素对β-葡聚糖酶的活力影响顺序:加酶量>酶解pH值>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最优工艺条件:加酶量700 U/g、酶解pH5.2、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30℃,在该条件下,得到的还原糖生成量为42.64 mg/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分子量、傅立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oscopy,FT-IR)及紫外光
以革胡子鲶鱼鱼头为原料,研究鱼头汤的熬煮工艺,以大豆油油量、熬煮时间、加热功率作为考察因素,以汤中蛋白质含量为筛选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熬煮工艺条件.响应面优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大豆油油量18.1 g、熬煮时间64.1 min、加热功率489.2 W.根据实际操作的方便性将最佳工艺调整为大豆油油量18 g、熬煮时间64 min、加热功率500 W,此条件下汤中蛋白质含量为0.943 g/100 g,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