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产朊假丝酵母中的表达

来源 :食品研究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漆酶基因稳定高效的异源表达,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同源整合表达载体pGQLR,删除其来自原核的DNA序列后电转化至产朊假丝酵母菌(Candida utilis,C.utilis),构建一株表达漆酶的产朊假丝酵母工程菌ZHQX1,并对其遗传稳定性和酶活进行评价.ZHQX1在连续传代100代时外源基因仍稳定存在,保持了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培养96 h时其漆酶酶活是同时期原始菌—云芝栓孔菌酶活的4.8倍,达到1078.9 U/L.
其他文献
以花椒叶为原料,对花椒叶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花椒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优化得到各因素最佳参数为料液比1:56(g/mL)、提取温度81℃、提取时间107 min,验证试验所得实际多酚提取率为4.63%,与预测值接近.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花椒叶多酚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ABTS+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能力.
该文对炒制、低温烤制和高温烤制3种烹制方式香菇的挥发性成分和嗅觉感官特性进行研究.香菇挥发性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的方法进行测定,挥发性成分与感官特征的关联以皮尔森相关系数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低温烤制的风味成分与高温烤制和炒制存在较大差异,低温烤制香菇中的含硫类、烷烃类、酯类挥发性成分高于高温烤制和炒制.在检测出的75种挥发性成分中,17种挥发性成分与感官特征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烷烃类、芳香族、酯类、酮类、含硫类、含氮类化合物(12种)含量与喜爱程度呈正相关,反式-2,4-癸二烯醛含量与香气
为研究灵芝菌粗酶液缓解糙米老化的最优条件,首先对灵芝菌发酵液的胞内与胞外粗酶液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纤维素酶和酸性蛋白酶酶活力进行测定.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液料比为变量,以糙米回生值比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灵芝菌胞内粗酶液缓解糙米老化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灵芝菌胞外粗酶液各酶酶活力明显低于胞内,且发酵第4天时胞内各酶酶活力达到最高,其中α-淀粉酶、纤维素酶和酸性蛋白酶的酶活力分别为(69496.21±1250.72)、(75517.73±2142.82)
以青钱柳叶片提取多糖后的残渣为原料,对酸碱法、超声辅助碱法、微波辅助法、双酶法和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的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红外光谱显示,5种方法提取的IDF均具有纤维素类多糖的特征吸收峰,且峰形相似.酸碱法和超声辅助碱法提取的IDF具有较高的膨胀率;超声辅助碱法提取的IDF具有良好的持水力和持油力.不同方法提取的IDF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差异,综合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微波辅助法提取
对实验室已经进行16S rDNA鉴定的来源于浓香型白酒窖泥的近似梭菌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型,19株梭菌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可以分为3类,分别与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广西梭菌(Clostridium guangxiense)近似.结果表明,通过筛选获得4个具有良好的分型效果的随机引物,基于其RAPD扩增图谱的0/1矩阵
丙烯酰胺(acrylamide,AA)具有多种生物毒性,该文综述不同来源丙烯酰胺的暴露水平、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途径和抑制策略以及天然产物用于丙烯酰胺的毒性预防,为丙烯酰胺的日常防控、生成抑制和膳食防治提供依据和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以L-半胱氨酸和葡萄糖作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制备具有优良荧光效果的碳量子点,通过紫外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以碳量子点为荧光探针,研究链霉素及溶液配制条件对荧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值为7.4时,激发波长为440 nm以及在5 mL容量瓶中加入1 mL的碳量子点进行定容,15 min后检测较合适.最佳反应条件下,链霉素的浓度在2×10-9 mol/L~2×10-6 mol/L,链霉素的浓度与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比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62219x+0.8123,相关系数
以新鲜海棠果及新鲜奶酪为主要原料,探讨海棠再制奶酪的配方及加工工艺.先以海棠果汁酶解液透光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酶解工艺: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120 min,果胶酶添加量0.08%.然后以样品感官品质和弹性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试验设计,得出最佳配方及工艺:35%天然奶酪、18.31%海棠果汁酶解液[料水比1:3(g/mL)]、2.5%复合乳化盐(柠檬酸钠:多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质量比4:2:2:1)、12%黄油、6%脱脂乳粉、6%白砂糖、0.
以碎米为原料制备果葡糖浆,研究液化和糖化的工艺条件.利用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的液化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5(g/mL),液化温度90℃,液化时间为35 min,加酶量40 U/g,pH6.5.此条件下的液化液葡萄糖值(dextrose equivalent,DE)为17.2%.利用含有糖化酶和普鲁兰酶的复合酶糖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糖化工艺条件:加酶量330 U/g,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为48 h,pH4.8,此条件下的糖化液DE值为99.5%.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大豆低聚肽粉、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白砂糖和橙汁制作乳饮料,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其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橙味大豆低聚肽乳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大豆低聚肽粉与全脂乳粉质量比1:8,白砂糖添加量5%,橙汁添加量6.5%,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4%.此条件下制作的乳饮料色泽呈乳黄色、滋味和气味适宜、组织状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