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xiwe88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依据自身的特点(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定位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而非科研型人才)。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要因不同的专业而有所不同。
  存在的问题
  我校是医学类学校,几乎所有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均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而把Office中的三个基本组件(Word、Excel、PowerPoint)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办公自动化》,放至第二或第三学期开设。这样,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核心成了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辅之以计算机硬件及内部构成、汉字输入法,最后再介绍一些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即使再补充一些多媒体方面的知识,也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相对而言,学生对office部分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但作为一门学期课,时间太长,学生疲惫不堪,教师也觉得没那么多内容可讲。结果一学年下来,学生的普遍感受是:基础理论掌握得不扎实,基本的上机操作不熟练。
  究其原因,由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计算机公共应用基础》课程的教育不再是零起点,但地区差异使得新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已掌握了该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对他们如果还是“老生常谈”,学生会感到兴趣索然,自然会收效甚微。另外,计算机作为一种文化,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对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而的深刻影响,也为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计算机的入门教育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其知识简单、技能简单;说其复杂,是因为要把大多数学生引进这门课中,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基于此,我考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及考核等方面进行如下改革尝试: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优化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
  应首先了解中学信息教育的教学内容,查遗补漏,及时补充或更新教学内容。有选择地把一些相关的新知识、新信息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如网络和多媒体方面的新技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从而对学习计算机知识有紧迫感,提高学习自觉性。
  将Office并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以短训的方式集中介绍,以讲解基本要求为主,不按版本介绍,因为软件版本更新太快。如Word主要介绍插入艺术字(实现图文混排)、表格和邮件合并等;Excel则是以公式为主线介绍。对Windows操作系统,主要介绍菜单操作、对话框、窗口等内容,最后再将新版本软件的新增功能与特点补充到教学中去。
  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不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听课和上机,只要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该课程的考试即可(所以对考试方式应很好地进行设计)。对有些内容,如中英文录入,只提要求:如在保证95%以上的正确率的前提下,英文每分钟至少录入150个字符,中文每分钟至少录入40个汉字,而不管学生采用何种汉字输入方法。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指法,提倡使用重码率较少的五笔字型输入法,实现盲打。
  (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措施。传统的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教学方法已不符合计算机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对其学习知识非常重要。所以,可采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难点和重点,可有意识地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总结。这同时也为教师实现启发式、研究式和讨论式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在理论教学上,可采用“问题驱动”方式进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实践环节则必须进行强化训练。教师可首先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生动的示例教学演示,然后,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上机实践题目,避免学生盲目地上机实习,从而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材的选择对教学过程也很重要,因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范本。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应偏重于实际应用,教学内容要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注重学生上机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有关“二进制”方面的知识,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用处不大,可以删除不讲。但从目前使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来看,内容大同小异,几乎没有什么特色。因此,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使用的教材要慎重选用,必要时可将本校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有经验的教师组织起来,编写适用于本校的特色教材。同时,还可将某些实用软硬件的安装、常见故障的处理、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内容一并编入教材,作为补充内容供感兴趣的学生自学。
  (三)做好该课程的考核工作,处理好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关系
  目前,该课程的考核以期末笔试为主,占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上课、作业、上机)占总成绩的20%。试题类型多是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掌握,不是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严重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笔者认为对该课程的考核也应进行如下改革。
  在平时上机实践中进行考核,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一些应用题,训练学生掌握应用领域的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如有创新,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成绩。新的考核方法给学生一个发挥才能的空间,变被动的应试为主动的学习。这样做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和求知欲。
  通过多种方法检查学生的技能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在校园网上设置一些学习、对话、软件发布等栏目板块,对参与者加分,作为考核总成绩的一部分,培养学生从各个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可以在期末笔试进行,这部分可占总成绩的30%,平时的各种考核分数的累加占总成绩的70%。
  目前,几乎所有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均以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为主体。这种教学平台固然有操作简便的优点,但却使学生对其他操作系统了解甚少。在计算机应用时代,我们还可以考虑采用Linux系统的教学内容,因为基于Linux系统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满足个人计算机的使用者,而且培养网络服务器的熟练用户,这符合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况且Linux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应用程序并不排斥微软系统的应用,这对于现阶段教学的平稳过渡是有利的。
  总之,高职高专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要求所产生的新型教育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将逐步完成向指导性、探索性和交流性的转变,促进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局面的形成,从而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得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人教版初级中学英语课本的语言比旧版课本的语言难度要大一些,有些句子翻译起来踌躇再三。如So a pet can help a person feel less lonely.(L57BIII) 教材提供的译文是:因此宠物可以使人减少孤独感。这句英文因为不能逐字对译,所以不能回译成原文。如果将原文译成:因此有了宠物作伴,人就不至于感到太孤单了。虽然字面上离原文更远,却把原文的内涵译出来了,更忠实于原
期刊
如何让教学高效?精当的作业设计是达成高效的关键。“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余音”,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反馈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合理的作业设计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学生思维发展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从这个角度而言,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它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体现,是学生知识掌握
期刊
梨品种满天红和美人酥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均表现果实个大、外观美、风味好、耐贮运;高接树树势健壮,萌芽率高,成枝力较强,坐果率高,生理落果较轻,连续结果能力强;结果早,早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优化小组合作,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提高课堂实效。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创新能力,促进非智力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 高中数学 课堂实效  “群体动力理论”认为,在一个合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交流的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创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
公诉案件的庭审举证是指公诉人在出庭支持公诉过程中,通过向法庭出示、宣读和播放诉讼证据,以查清案件事实并最终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活动。公诉人通过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和被害人、宣读有关言词证据、宣读鉴定结论、勘查笔录、出示物证书证、播放视听资料等举证方式,揭露被告人犯罪的动机、目的、手段、过程和危害结果,证明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和公诉主张。庭审举证不仅是公诉人履行证明责任的要求,而且是指控揭示犯罪的前
期刊
一、前言用试验方法来确定结构的模态参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结构,用建立其动态数学模型的方法来分析时,往往由于某些不确定因素而难于分析,而试验既
人是有感情的,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事业的成功。心理学把强烈、稳定、持久的感情称为热情。有了这种感情,才会百折不挠、毫不松懈地去努力,从而达到既定目标。班主任老师要想做好班级工作,就必须对全班同学加大感情投入,浓化师生感情,用尊重、关心、理解、信任的态度激发每位学生的内在动力,调动其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为创建优秀班集体而共同努力。  “尊重”是加深师生感情的前提。一位好的
期刊
天文学家卡尔说过“每个孩子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其实,孩子们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引导得法,我们会发现科学无处不在,许多科学发现就是源于生活的。瓦特在烧水时受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牛顿在苹果树下,受苹果落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受到启发,发现了浮力定律……可见,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数学中所承载的数学思想与数学精神,让学生感受数学思想的神奇之处,体会数学思想的独特价值,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  “转化”是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策略之一。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转化”就是把复杂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它转变成一个大家熟知的简单的数学形式,并运
期刊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屯字中学  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领域涉及到工、农、医、科及社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在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生物知识的杂、繁、碎的特点,生物教学却迫使学生走进“死记硬背”的死胡同。单一的教学内容,固定的教学模式,唯一的标准答案和唯书是从做法,使得生物教学变得僵化、封闭、滞后,扼杀了学生的生气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