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执行分析与研究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zid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可再生能源相关电价政策及历史沿革,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电价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执行
  1 概述
  甘肃省新能源资源富集,土地资源优势明显,有着发展新能源得天独厚的条件,河西走廊是全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全省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2.36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为6000万千瓦;太阳能资源理论储量巨大,初步测算技术可开发量超过4000万千瓦。
  截至2014年底,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容量2338万千瓦,其中水电813万千瓦、风电1007万千瓦、光电517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超过总装机的55.8%,其中风电和光电装机之和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36%以上,成为甘肃电力的第二大电源,风电并网装机总容量排全国第二,光电并网装机总容量排全国第一。
  2 甘肃省可再生能源电价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甘肃省可再生能源开发面临的诸多问题和障碍逐渐显现,其中电价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2.1 可再生能源资金缺口尚未弥补,电网公司面临较大压力 目前甘肃省收取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较实际应付补贴缺口较大,虽然2013年9月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大幅上调有助于改善可再生能源补贴的一些情况。比如补贴的地区范围、补贴的申请制度及下放速度。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壮大,未来可再生能源基金仍存在较大缺口,电网公司面临较大压力。
  2.2 财政资金拨付渠道不畅通 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存在审批环节多、周期长、程序繁杂,电费补贴不到位等问题。财政“按季预拨”工作未常态化,导致“按月支付”工作无法落实。同时年度总预拨资金与电网企业上报预算资金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电网企业无法做到“按月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结算电费”,对发电企业经营发展造成极大影响。受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和不能足额征收等因素影响,2011 年5 月-2013 年12 月,国家财政部等部门共欠甘肃发电项目补贴电费36.42 亿元,其中,已纳入补贴目录项目的欠费22.64 亿元(截至2014年3 月底,甘肃省电力公司才收到2014 年财政拨付的第一笔补贴资金10.2亿元),未纳入补贴目录项目的欠费13.78 亿元。
  2.3 接网工程补贴资金难以完全到位 财政补贴资金在实际拨付过程中,财政按扣除增值税后金额予以补贴(即:按照应支付补贴资金/1.17确认财政应拨付资金),导致接网项目实际补贴标准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如国家规定1分/千瓦时的标准,实际到位补贴为0.85分/千瓦时,少拨付0.15分/千瓦时。根据甘肃省2013年已列入补贴目录接网项目应付补贴1.03亿元计算,因财政按扣除增值税后金额拨付,导致企业少享受补贴资金0.15亿元。
  2.4 分布式项目电费管理规则有待明确 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电量的计量和电费结算问题,国家电网公司明确了上、下网电量分开结算的原则,对建于用户内部场所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发电量可以全部上网、全部自用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由用户自主选择,用户不足电量由电网企业提供。在实际操作中,具体的计量方法和结算价格以及用户售电给电网公司的合同、并网协议文本等内容均有待明确。目前居民家庭光伏发电上网电量只能计量,尚不能进行电费结算,长期以往,将影响居民家庭使用光伏发电的积极性。另一个难题是,即使结算价格和条件已经明确,由于居民家庭用户并非企业法人,也无法开具发票到电网企业进行结算。
  3 有关建议
  3.1 加大政策争取力度,争取通过财政资金弥补可再生能源补贴历史欠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相关制度越来越完善。全国各地区必须严格落实可再生资源的电价补贴政策。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一些附加征收力度,必须严格做好把关工作。关于能源补贴的兑现时间,必须保证的一个原则就是“按时”。因为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日常工作的进行,从另一方面还可以缓解发电企业的经营压力。针对于拨付能源补助的办法,简化审批流程; 争取提高可再生能源接网工程财政补贴标准;对历史欠账,应当明确补偿时间,在今后逐步予以兑现。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可再生能源辅助服务补偿机制 甘肃省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不确定性和不可调峰性等特征,导致在接入电网时需要其他电源提供相应的辅助服务。对于提供辅助服务的电源应给予相应的成本补偿,一是对常规火电厂商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对电网公司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进行给予补贴,补贴资金来源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三是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以及完善可再生能源發电定价制度。
  3.3 加快可再生能源补助系统建设,建立起规则清晰、流转顺畅、业务与财务高度融合的信息平台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管理工作中,涉及的项目种类繁多,应用的技术类型多样,并且信息上报渠道过多。在以往项目申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问题,比如多次上报同一项目申请、写错或登记错误信息、漏掉部分申报等等。从而造成了整体工作进行的拖延,导致效率低下。当前针对此情况,通过一些创新手段大大改善了以往的工作情况(信息化手段),继而达到高效、准确的工作状态。这样贯彻工作,不但可以奠定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服务政策而且更加速了本行业的良好发展。
  4 结语
  甘肃省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目前技术条件也逐渐成熟,伴随着我国能源需求日益增加,使我国能源供应形势越来越紧张,以及国家对可再生能源补贴力度逐渐加大、且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等多因素的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执行也将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董艳芬,邢雁,刘东旗,史立明.供电企业服务可再生能源工作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
  [2]谢旭轩,王仲颖,高虎.先进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补贴政策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J].可再生能源,2013.
  [3]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驻点甘肃监管报告.国家能源局,2014.
  作者简介:丁筱筠(1987年3月),女,甘肃,硕士,工程师,营销政策研究;许多红(1966年6月),男,甘肃,硕士,高级工程师,市场营销;黄葆文(1969年2月),女,甘肃,本科,高级工程师,电力营销。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作者通过对配电网线损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同时就电力市场中配电网经济运行所面临的问题及降低配电网总损耗的有效手段作了全面的探讨,为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关键词:配电网降低线损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b)-0057-02    1 配电网线损现状  目前,我省与发达地区相比,配电网的线
本文介绍BSY108型油泵试验台测试功能的二次开发的方法、测试原理,通过实际应用表明测试功能完全符合JB/T8886《内燃机机油泵试验方法》,可以测试汽车发动机机油泵的各种工作
目前干混砂浆混合设备存在混合均匀度和混合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在剖析现有混合设备结构与物理作用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复合运动高效混合原理,设计一种基于外筒旋转与叶片搅拌复
摘 要:天然气是为工业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提供能源支持的一种基础性资源。本文主要针对天然气计量方法的种类、测量原理、优点及其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天然气计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天然气计量;差压流量计;涡轮流量计;超声流量计  1 概述  天然气相对于煤、石油而言,属于高效节能的一种资源,因此广受社会各界的青睐。我国是一个天然气资源储备丰富的国家之一,而工业的发展、城
摘 要:明一联分离器在生产运行中常出现流量计卡、过滤器堵塞等故障,为了满足各种生产情况下的排除故障需求,我们在计量间安装了一套集泄压、扫线等多种用途的工艺流程,便于遇到过滤器脏、进出口压差大、流量计堵、更换等情况时,能够快速泄压放空进行故障处理,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同时避免介质外泄,做到了清洁生产。  关键词:原油计量排除故障快速泄压清洁生产  中图分类号:TD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维修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汽车专业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通过学习这些专业课
摘 要:简要介绍了十一五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情况,重点介绍了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推进产学研工作。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合作模式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c)-0002-0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明确地阐述了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而重点之一就是建设以企业为
自从上海国际车展诞生以来,"她"就一直生活在北京国际车展的阴影下.虽然号称国际车展,但始终没有几家国际著名汽车商参展,因此在我们的印象里,上海车展更像是一个地方车展.但
摘 要:在建天平铁路六盘山小断面特长隧道全长16690m,为天平铁路全线第一特长隧道,是整个铁路线的控制性重难点工程。隧道穿越六盘山山脉中段,隧址地形、地貌复杂,Ⅳ、Ⅴ级围岩占69%,F4、F4-1、F5断层及影响带共长1580m,地下水丰富,施工难度大。为加快施工进度,全隧采用长隧短打施工,共设置4座施工斜井,其中,2号和3号斜井本身及其间主洞施工为控制工期的关键线路,是本项目的重中之重。在3#
摘 要:本文从系统耦合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并以随机抽取的1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计算数据为研究样本,测算了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协调度,在对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协调演化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针对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耦合系统在人力资本方面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耦合问题;人力资本;经济增长  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