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策略分析

来源 :天府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20051313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在初中数学科目教学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在教学改革的推进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视阈下,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选择合适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本文对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情境;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具有较为宽泛的内容,具体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囊括整个初中数学领域的内容。作为一种基本素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良好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有效提高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水平。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发挥数学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增强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寻找教学良方,在不同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兴趣教学情境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在兴趣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将兴趣作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创设兴趣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探究欲望,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无限的扩展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比较线段的长短》的部分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借助信息化多媒体展开教学,出示一幅具有三条线路的“藏宝图”,让学生选择一条最短寻宝线路,通过图示,学生直观的洞察到最短的线路并选择。教师公布公理: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即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长度为两点之间的距离。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教具出具图示,河流两旁的两村庄要在河边建立供水站,让学生研究最佳的水站建立地点。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纷纷投入设计,在作图完毕后,教师检查后并总结:在供水站选址的过程中,避免选用目测法,应充分考虑各项因素,选取两地之间最短距离,合理选址。学生在兴趣教学情境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掌握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数学性质,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有效形成了数学核心素养。
  二、问题教学情境训练逻辑推理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关键的形成时期,其数学逻辑推理能力水平较低,致使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影响,无法透过现象获得数学本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在问题教学情境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基于逻辑原点出发,在问题中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真相。
  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第四章《概率》的部分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展示概率公式,并讲解构成公式的各个要素。教师向学生发问:某学生有一半的概率考试获得满分,用概率公式怎么表示?学生回答:。教师让学生在纸上写下0到9十个数字,问学生:在十个数中抽到数字9的概率为多少?学生回答。教师又问: 在十个数中抽到偶数与抽到奇数的概率相同与否?学生列出概率公式:,,并回答概率相同。在问题教学情境中,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提问的概率问题,对概率公式深刻的理解,逻辑推理能力大幅度提高,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运用概率有关知识逐步推理问题,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深化数学理论知识学习。
  三、活动教学情境强化数学建模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学习积极性,有效增强化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部分知识教学为例,介绍完一次函数原理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模拟古代水井打水活动,让学生用弹簧连接不同材质的吊坠测量弹簧长度,并给出如下条件和问题:绳子(由弹簧所模拟)长度y在一定限度内是悬挂水桶(由吊坠所模拟)重量x的一次函数。现有以下数据,水桶重量为4kg时,绳子长度为7.2cm;水桶重量为5kg时,绳子长度为7.5cm,求水桶重量为6kg时绳子的长度。学生将同比缩小的吊坠逐一连接至弹簧上,分别测量并获得数据后,根据条件设数学模型为,将已知的条件带入模型中得到和,求解后得到,,故得到数学模型,为求水桶重量为6kg时绳子的长度,学生将代入数学模型中,得到,所以,水桶重量为6kg时绳子的长度为7.8cm。学生作为一次函数的初学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情境中,通过假设找到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高效的解决实际函数问题,为后续的深层次函数知识学习奠定了稳固的知识根基,有效的增强了数学建模能力。
  四、合作教学情境提升数学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解题效率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教师通过创设合作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中,发挥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主观能动性,经过一系列的合作讨论、验证后,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图像》的部分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出示以下例题让学生进行合作求解,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二次函数图像过点,,三个点,求该函数图像的解析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在合作教学中情境中被充分调动,但是只有少部分学习能力水平高的学生掌握了不同解法,此时教师要向全体学生展示不同的解题步骤。解法一:设一般解析式为,将三点代入得,求解后:,故解析式为。解法二:由于点,在轴上,是一对称点,对称轴是,而点在对称轴上,所以点是抛物线的顶点,设顶点式,将点带入其中得到,因此所求解析式为。随即教师让全体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两种解题方法之间的区别,感受不同解题方法所带来的便利。通过创设合作教学情境,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在具体的问题研究中,提高运算能力,提升解题效率,形成核心素养。
  结束语
  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具體教学策略包括:兴趣教学情境培养抽象思维、问题教学情境训练逻辑推理、活动教学情境强化数学建模、合作教学情境提升运算能力等等。初中数学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灵活转变教学思维,运用高效教育手段,赋予核心素养鲜活的生命力,诠释了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优秀的数学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改变学生,促进学习,形成态度,培养品格,促进技能的发展。学生的目标是通过规定的学习和发展过程尽可能地改变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我国教育的发展形态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不仅改变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新课改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探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索  在新课程
期刊
摘要:本着“以终为始”的逆向教学设计思路,从预期学习目标设定倒推学生理解的表现证据,再着手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自然地理解核心概念。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2019版)第二册第四章第一节,教学重点是数列的概念、表示方法及数列与函数的关系。预设学生应达目标为通过观察实例,初步形成数列的概念,能够准确辨析数组是否为数列;通过问题系统的引领,建立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认识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并能
期刊
摘要:学生的智力及技能的发展在小学时期处于初始阶段,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够为学生夯实稳固的健康成长基础,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调动兴趣和提升学习效率。为了将心理健康教育注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运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在掌握数学专业知识和激发智力的同时,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使学生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全面性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因其教学内容的抽象性,给學生理解与吸收带来一定困难,需要教师探索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教学;高年级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多个方面的意义,有利于教师丰富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社会获得高素养的实践型人才。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设计富有乐趣和教育意义的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实践学习的机会。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高效开展初中数学实践教学活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践教学;数学教学  随着新
期刊
摘要:在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的学习极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新时代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真正将所学融会贯通。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望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效策略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数学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步入高中的教学过程中,针对高中数学教学而言,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知识与数学理念,简单化、通俗化,让学生可以有效的进行记忆与理解,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与现代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和解题思维进行有效的开发,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GeoGebra;辅助教学;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基础课程中重要的组成成员,
期刊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导数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导数适用于最值、单调性等函数问题的求解。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应该重点开展导数教学指导工作,为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定义、概念知识,借助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等简化抽象化的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导数知识期间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深入掌握导数基本知识和内涵,杜绝课程教学的错误,提升整体教育指导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期刊
摘要:对于小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认知和学习数学而言,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时期,数学的学习和其他学科不同,并不是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简单的学习和处理,而是要培养学生建立起策略和思维能力。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将处理问题的策略意识巧妙的渗透到学习过程中,让小学生从意识形态上明确“策略”对于数学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同时还要将策略的各种类型和应用进行教授,确保其真正领悟到数学学习的内涵。  关键词:小学数
期刊
摘要:为了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学会思考数学知识点背后所蕴含的逻辑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数学老师要注重通过合理的课堂活动安排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此,本文提出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模式和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数学情境和问题导学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农村生活环境中挖掘数学教具,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应用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