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浙江文综卷地理试题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et_li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浙江省实施新课程第一年自主命题,就地理题目而言,从内容上看,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分量大致相当,气候与城市是全卷命题最重要的内容,考查的是地理学重要的主干知识;从命题切入点上看,有些题目不乏亮点,角度新颖。但综观全卷,的确存在不少问题,现从笔者的视野入手,谈些粗浅之看法,请各位同仁专家批评指正。
  
  一、试题中体现新课程理念不够
  
  看不出新老课程下的试卷差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试题设计不仅应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应发挥一种指挥棒的作用,对未来新课程的贯彻落实意义重大。
  例如: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2—3题(保留原题号,后同)。
  2.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对环境的影响,切入点是好的,能增加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有些选项来自于书本,如A、D选项,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注重基础,殊不知,“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增多和亚热带地区降水减少”这一结论是从课本必修Ⅰ第98页的“1900—200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图上得出的结论,这种考查是危险的,可能会把我们的教学带入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死胡同中去。
  
  又如:读图3(保留原图号,后同),完成6—7题。
  6.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的选项是( )
  A.布局在甲城的工业区内
  B.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
  C.布局在甲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
  D.不宜引进该企业
  7.乙城的最佳住宅区和CBD应分别布局在( ).
  A.①处和⑤处 B.①处和③处
  C.②处和⑤处 D.③处和④处
  分析:第6题,造纸企业是有水污染的,从区位上看布置在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甲城的工业区就位于主城区的下游,为什么不可以呢?可能命题者以为下游有乙城市,且两城市的距离很小。暂且不说这两个城市布局区位是否合理,我们认为只要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好环保,建好污水处理场,政府部门作好监督,企业能自觉做好,布置在甲城的工业区未尝不可。何况是“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活动中的学生思维如何检测,希望命题专家们多加关注。
  再说第7题,这道题目的关键在于知道CBD是何物,因为没有记住这个CBD而丢分的学生还是比较冤的。
  
  二、试题中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例如:11.图5中,当a、c值相差200时,该地的纬度值是( )
  A.23° N B.63° N
  C.43.5° N D.27° N
  
  图5 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是个好题目。然而,以下两大问题都属于科学性错误:第一个问题是a值在纵坐标上表示过大(a的值是3.5°,而夏至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5°)。第二个问题是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图像不是曲线,而是折线,并且折线与横坐标的倾斜角是45°或是135°,这是因为H=90°-∣α-β∣,当α为纬度,为定值时,太阳直射点纬度β与H是直线关系,并且斜率为1或是-1。
  
  三、部分命题和答案随意性过大
  
  选择题的排列顺序规则意向不明确(如3个独立题,4组选择题题组);两大题非选择题的角度不错,然而答案与试题要求差距很大。
  
  例如:36.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
  (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判断依据是什么?
  分析:本题切入点好,设问也好,为学生如何学习区域地理指明了方向。区域是一种背景,考查的还是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但答案的设置却不合理。如(1)题,66.5° N及其以北地区;原因:黄赤交角为23.5°,地球公转导致昼夜交替消失。笔者以为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平面是垂直的,这样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66.5° N(角度互余)及其以北地区。
  如(2)题,明明是从海陆分布与地形的角度来论述对两地气候的影响,但却把洋流因素考虑进去,笔者以为这是有失科学性的。这是因为海陆分布与洋流这两个地理事物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包含关系,或许命题者以为洋流是海洋中的地理事物,如果按这样的逻辑思考下去,那题目是否这样设置就可以了:分析海陆分布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为什么呢?因为地形是陆地上的地理事物。
  如(3)题,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答案是这样设置的:西部海岸曲折,多峡湾;湖泊广布,东部形成冰湖群;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多位于河流中上游。我们知道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不同的地貌类型。“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多位于河流中上游”这句话的描述笔者以为不是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而是河流的空间分布特点,明显是答非所问。或者这句描述可以认为是冰川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那么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命题者居然没有给出答案,不可思议。如果这样设置答案,是不是更能贴近中学实际:从图上看,在河流的上游地区,由于受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影响,流水表现为侵蚀作用为主,形成“V”河谷这样的地形类型;而沿海地区,则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等地貌类型。
  又如:37.(2)如果该城市群为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其以北的洞庭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实施了退耕还湖等措施,面积又开始扩大,请说明其生态意义。近年来,沿湖芦苇种植有所增加,请分析这将对洞庭湖产生什么影响?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湿地的作用。芦苇湿地与湖泊湿地都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不仅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有突出的生态价值。芦苇湿地在调蓄洪水、防洪排涝、净化污水、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丰富的鱼类资源与多种候鸟的栖息地)、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芦苇湿地面积的增加,对洞庭湖的影响,命题者给出了“湖泊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这一结论是不妥的,特别是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笔者以为芦苇湿地也是洞庭湖的重要组成部分,芦苇种植面积的增加,不能代表洞庭湖面积的缩小,这一观点是狭隘的。根据科研部门的研究成果,利用人工芦苇湿地净化污水,这一过程能够充分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资源,尤其是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供给芦苇生长发育的需求,使之提高产量,增加造纸原料的供应,同时使污水得到资源化利用,改善了生态环境。
  
  四、命题中不应该回避热点问题
  
  为了体现公平性,防止师生搞题海战术而回避热点试题是很好的。但刻意回避热点并不可取,因为文科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是一种能力。专家们如果在不回避的基础上命出有新意的、能反映学生能力的热点试题不是更好吗?[比如第37题第(3)问就很好]再比如2005年全国文综卷就没有回避印尼海啸的问题,命出了对考生具有明显分选功能的、中学师生认可的好题目。
  命题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它关系到高校选拔怎样的苗子,它影响着全省高三师生如何复习迎考,它牵动着全省地理新课改的神经。我们知道命好题是不容易的,需要对题目、答案的精心设计、精雕细琢。只要我们再细心点,从细节上加以关注命题的质量,我们的教育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责编 周侯辰)
其他文献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儿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集中体现在爱心上。教师只要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生活,一句话语、一个微笑,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只要倾注一片爱心,就能扣响学生心灵的大门,就能走进学生稚嫩的世界,走进学生纯洁的心灵。    一、用爱心培育爱心    在爱心里成
长期以来,惩戒教育备受争议。有教育专家认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有观点认为,惩戒学生是教育和教师的黔驴技穷。惩戒教育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古代,老师都有一把戒尺。有人认为,戒尺的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儆戒、警示,所以戒尺的形式不可缺;第二是尺度和方式,正是教育心理学需要研究的警戒标准。  背景材料:因未按要求自带清洁用具参与教室清扫,昆明市盘龙区双龙乡双龙中心小学一年级(2)班3名学生被班主
《周易》有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这反映到语文课堂中就是要求教师正确地处理好教学中的活跃气氛与静默沉思,使之有效地结合起来,动静相宜,张弛有度。但是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课堂越来越向“动态课堂”倾斜。各种研究性学习课、各级优质竞赛课,都是热闹非凡、动感无限:凡用多媒体,则求图文并举、声像并茂;凡诵读,则求书声琅琅、整齐洪亮;凡讨论探究,则求“一石激起千层浪”;凡合作对话,则求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努力挖掘学生潜能的教育潮流中,许多教育者和研究者对如何培养孩子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了深入研究,并发表了一些有见地的观点。从现阶段初中各学科的现状和发展需要看,能否培养初中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现今教育的严重问题之一,是过于控制人的个性发展。由于个性受到压抑,而使得个性没有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就不敢“为天下先”,这只会做些别人做过的事,而不会去做别人不做的事。尊重和保
高中世界历史教学中,在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们都会注意到一个问题:意大利原本是同盟国的成员国,但后来却加入到协约国中作战。这让我们产生了很大的疑问。那么,具体的历史事实是怎么样的?意大利又为什么玩这样一个“烟幕弹”呢?  历史事实是这样的:一战前,意大利由于和法国争夺北非的突尼斯失利,在德国俾斯麦的拉拢下,加入同盟国。但事实上,一战爆发时,意大利始终置身局外,与交战各方讨价还价,以便在卷入冲突时
古人云:“未见乐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是学生认识的需要,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越浓,注意力越集中,观察也就越细致,反应也就越迅速,思维、记忆等各种智力活动也就更有成效。教师每天都要授课,教学方式、学习方法千变万化,只要我们有“快乐教学”的观念,有一颗让学生“愉快学习”的哺育之心,就会使加减乘除这些运算符号变得生动有趣,就会让那些看起来干巴巴的数字成为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小精灵。和谐课堂,学生愿意学,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象征,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我们,会随之失去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寄托。”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视野逐渐成为人们流行意识的今天,这样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寄托”正逐渐消失。当人们处于全国乃至全球流动与变幻不定的现代文明状态时,心里的一大痛苦就是“思乡”。这时候的人们,尤其需要故乡、家园的精神抚慰。  但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吃着“肯德基”、穿着“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不仅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标任务,而且明确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根据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体会,阐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必须科学把握和有效引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 自主 合作 充分 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2009年7月5日20时左右,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多名无辜群众和一名武警被杀害,部分群众和武警受伤。7月6日凌晨,在乌鲁木齐市大湾南路的跑马场地段,多辆公交车被烧毁。这就是震惊中外,社会影响面极大乌鲁木齐7·5事件。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应该抓住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充分发挥政治课堂应有的道德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民族意识、爱国意识等,教育学生在这一事件中保持清醒
【摘 要】 创造性阅读能力培养是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素质的基本要素。新一轮的课改要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以创造教育为理论基础,学生通过教师创设开放式的课堂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及课内外有效途径,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时代要求的创造性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 创造教育 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思维素质    在中学创造性教育中,笔者认为,创造性阅读能力培养是创造性人才素质形成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