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液体敷料在预防早产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ei88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3M液体敷料在预防新生儿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市三甲医院收治的早产儿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胃管留置成功后,常规用3M胶布固定妥当;观察组胃管留置成功后,在胶布接触的皮肤处涂抹一层2 cm×1 cm的3M液体敷料,再用3M胶布固定妥当。比较两组面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胃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4.67%,低于对照组的12.67%(P<0.05);观察組胃管留置时间为(2.62±0.43) d,长于对照组的(1.59±0.82) d(P<0.05)。结论:3M液体敷料可降低新生儿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严重程度,延长胃管留置时间,效果较好。
  关键词:3M液体敷料;新生儿疾病;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新生儿胃管;
  新生儿胃管作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较为常见的置管类型,经患儿口鼻插入,沿咽喉、食管达到胃部,以协助临床治疗以及诊治,还可为患儿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但在新生儿科计划外拔管中,胃管意外拔管排在第一位[1]。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特别是超低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皮肤屏障功能更不健全,轻微外力因素持续作用都有可能诱发局部皮肤改变,再加上原发病严重、免疫力差等原因,反复更换、粘贴,易造成患儿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发生,不仅增加患儿痛苦,也增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了减少患儿痛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本研究观察3M液体敷料在预防新生儿MARSI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2021年1月NICU收治的早产儿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男75例,女75例;出生胎龄27~37周;出生体质量950~2 300 g,平均体质量(2 150.35 ±782.61) g。对照组男89例,女61例;出生胎龄26~37周;出生体质量900~2 300 g,平均体质量(2 288.27±830.96)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早产儿胃管固定胶布均采用3M弹性柔棉宽胶带(日本3M公司),操作由经验丰富、在NICU工作>5年的5名护士执行,并对5名护士进行新生儿胃管置管操作标准和质量控制标准培训,培训内容有胃管留置长度测量方法、固定胶布裁剪方法、更换胶布技巧及相关注意事项。由5名护士对患儿MARSI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跟踪。对照组胃管留置成功后将胶带裁剪为T字形,T字形上部(6 cm×1 cm)固定在新生儿皮肤,下部(3 cm)为固定胃管处。在更换胶布时,以0°或180°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小心移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胶布固定前使用3M液体敷料(美国BD公司)由内向外螺旋涂抹,涂抹范围超过6  cm×1 cm,每次更换胶布或重新置管时需再次涂抹。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早产儿胃管胶布固定部位的MARSI发生情况以及胃管留置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对照组胃管留置时间短于观察组MARSI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皮肤较脆弱,面部皮肤较薄,但在NICU应用医用粘胶机会较多,因此面部是造成医源性皮肤损伤常见部位之一。胃管作为早产儿早期营养物质供给的重要通道,需置管时间较长,反复粘贴胶带会造成MARSI。由于NICU患儿皮肤发育不完善,角质层和胶原纤维相对少,导致皮肤薄且表皮与真皮间连接弱,当粘胶与皮肤间连接强度大于表皮与真皮间连接时,粘胶移除时易产生表皮剥脱,甚至表皮与真皮部分或全部分离,造成中重度皮肤撕裂伤。3M液体敷料为多聚合溶液,内含有六甲基二硅氧烷、丙烯酸三元聚合物、多聚苯甲基硅氧烷等,涂抹后可迅速于皮肤表面形成无色透明、透气的保护膜,保护皮肤免受擦伤。其次,3M液体敷料还可以抗水洗,能有效降低其使用频率,从而延长胶布的更换间隔时间。在更换胶布时,3M液体敷料形成的保护膜可以避免撕拉动作引起的疼痛及皮肤损伤。
  本研究中,观察组早产儿胃管留置处皮肤MARSI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胃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这说明3M液体敷料可有效预防早产儿MARSI的发生,降低胃管意外脱管率。
  参考文献
  [1]周丽华,杨娇梅,林少惠.儿科PICC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心理医生,2015,21(7):164-16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对照阶段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进行常规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实施观察阶段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后两个阶段医疗器械的质量情况以及各科室满意度评分。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护理质量合格率及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改进实施前(P<0.05)。结论:消毒中心质控管理结合持续质量改进模
期刊
摘要:当前,临床通常应用高分辨CT检查肺部疾病。此项检查设备具有良好的分辨率,能够在图像中精准呈现病灶规格、位置等情况。但不容忽视的是,高分辨CT极易引发辐射,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对受试者实施低剂量CT扫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减少辐射量。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低剂量CT肺部扫描技术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低剂量;CT肺部扫描技术;推广价值  1低剂量CT的概述  低剂量CT是为筛查肺癌而专门调整优化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细菌性肠炎患儿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应用头孢他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排便频率(1.33±0.23)次/d、腹泻持续时间(5.19±0.18)d、大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3.11±0.43)d均短于对照组(P0.05)。  1.2 方
期刊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以无创、检查便捷、精准度高的优点被应用于多疾病诊疗中。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够通过3D成像将患者的血管病灶状况立体、直观、全方位呈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应用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原理是通过向患者静脉注射对比剂,在患者靶血管内的对比剂处于充盈高峰期之时,实施连续性的原始数据容积采集,而后依托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对症治疗)和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礎上给予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PaCO2、CRP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  纳入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正面接生法的助产士职业暴露特点及防护措施。方法 将2020年1~12月助产士16人,参照自设表格分为两组,一组8人。分别采取正面无保护接生法和传统接生法。比较两组助产方法造成的锐器伤次数、两组助产方法造成的皮肤黏膜暴露次数。结果 正面无保护接生组出现锐器伤的概率明显低于传统接生组(2=4.63,<0.05);而出现皮肤黏膜暴露的概率超过传统接生组(2=234.23,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激素治疗急危重症风湿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甘肃省中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风湿病患者64例,采用Excel抽样功能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选择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治疗,研究组选择冲击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危重症风湿病患者,冲击量糖皮质激素
期刊
摘要:目的:为芬太尼透皮贴剂应用在临床工作及出现呼吸抑制的急救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几年文献,对芬太尼透皮贴剂的适应症、临床研究、不良反应及相关急救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方便、起效快速、镇痛时间长、止痛效果好、较少成瘾,在临床癌痛治疗中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但严重不良反应会威胁患者生命,故需对患者进行严格的观察护理及用药指导。  关键词:芬太尼透皮贴剂;适应症;用法;不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血糖及肾功能各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的效果。方法:对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抽查,选择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检测两组血糖、血脂、肾功能的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TC、TG、LDL-C、FPG、Cr、Urea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NPWT+局部氧疗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进行NPWT治疗,研究组进行NPWT治疗+局部氧疗,比较两组创面瘢痕评分改善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创面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等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