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WT+局部氧疗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效果的影响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NPWT+局部氧疗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进行NPWT治疗,研究组进行NPWT治疗+局部氧疗,比较两组创面瘢痕评分改善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创面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等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实施NPWT+局部氧疗,可进一步加快患者创面愈合,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关键词:NPWT;局部氧疗;深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效果;影响
  深Ⅱ度烧伤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缺血缺氧及水肿,造成创伤无法愈合,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NPWT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创面修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在NPWT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局部氧疗,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面恢复,改善缺氧状态,抑制厌氧菌繁殖[1]。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NPWT+局部氧疗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接收的9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48.51±3.26)岁;烫伤15例,烧伤15例,电伤15例。研究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48.89±3.19)岁;烫伤15例,烧伤15例,电伤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补液、创面清理治疗。对照组完成创面清理后使用覆盖隔离物质进行覆盖,吸收创面分泌物质,覆盖范围大于创面边缘2 cm,然后使用医疗物质进行粘贴,保证不透气,在不透气的薄膜上造引流口,插入引流管,引流另一端连接负压吸引装置,负压值为-80~-160 mmHg。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局部氧疗。剪掉输液头皮针针头,将剩下的胶管置于患者引流口远端位置,置入2 cm吸垫海绵,使用切口薄膜进行固定,另一端接入输氧管,在为患者进行负压引流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持续氧疗(氧体积分数≥95%),0.5~1.0 L/min。所有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周,每隔3天做1次隔离垫、更换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创面瘢痕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创面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等指标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深Ⅱ度燒伤会造成患者真皮损坏,减慢皮肤生长速度,增加感染风险,不利于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同时做好感染预防,减少瘢痕形成。NPWT技术可使创面形成负压环境,加快创面渗出物排出,降低创面感染风险,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在NPWT技术实施基础上,进行局部氧疗可进一步实现氧气输送,提升局部氧浓度,抑制细菌滋生,增强患者免疫力,加快皮肤组织修复[2]。
  综上所述,深Ⅱ度烧伤患者实施NPWT+局部氧疗可进一步加快患者创面愈合,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焕彬,田文华,罗莹嘉.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通气在烧伤患者全麻气道管理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5):14-17.
  [2]莫林旺,黄宇伦,银桂彬,等.烧伤患者实施早期整形修复治疗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4):98-99,202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方法: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情况。结果:我院西药房药品发放差错35例,其中药品差错16例、剂量差错9例、剂型差错10例;发生差错的主要因素有:未再次核对处方,药品包装及药品剂量过于相似,药品放置不合理,单人发放药品等。结论:门诊西药房应根据实际情况改善药品管理,对已发生的药品发放差错的事件进行学习并改正,对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对照阶段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进行常规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实施观察阶段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后两个阶段医疗器械的质量情况以及各科室满意度评分。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护理质量合格率及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改进实施前(P<0.05)。结论:消毒中心质控管理结合持续质量改进模
期刊
摘要:当前,临床通常应用高分辨CT检查肺部疾病。此项检查设备具有良好的分辨率,能够在图像中精准呈现病灶规格、位置等情况。但不容忽视的是,高分辨CT极易引发辐射,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对受试者实施低剂量CT扫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减少辐射量。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低剂量CT肺部扫描技术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低剂量;CT肺部扫描技术;推广价值  1低剂量CT的概述  低剂量CT是为筛查肺癌而专门调整优化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细菌性肠炎患儿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应用头孢他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排便频率(1.33±0.23)次/d、腹泻持续时间(5.19±0.18)d、大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3.11±0.43)d均短于对照组(P0.05)。  1.2 方
期刊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以无创、检查便捷、精准度高的优点被应用于多疾病诊疗中。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够通过3D成像将患者的血管病灶状况立体、直观、全方位呈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应用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原理是通过向患者静脉注射对比剂,在患者靶血管内的对比剂处于充盈高峰期之时,实施连续性的原始数据容积采集,而后依托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对症治疗)和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礎上给予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PaCO2、CRP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  纳入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正面接生法的助产士职业暴露特点及防护措施。方法 将2020年1~12月助产士16人,参照自设表格分为两组,一组8人。分别采取正面无保护接生法和传统接生法。比较两组助产方法造成的锐器伤次数、两组助产方法造成的皮肤黏膜暴露次数。结果 正面无保护接生组出现锐器伤的概率明显低于传统接生组(2=4.63,<0.05);而出现皮肤黏膜暴露的概率超过传统接生组(2=234.23,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激素治疗急危重症风湿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甘肃省中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风湿病患者64例,采用Excel抽样功能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选择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治疗,研究组选择冲击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危重症风湿病患者,冲击量糖皮质激素
期刊
摘要:目的:为芬太尼透皮贴剂应用在临床工作及出现呼吸抑制的急救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几年文献,对芬太尼透皮贴剂的适应症、临床研究、不良反应及相关急救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方便、起效快速、镇痛时间长、止痛效果好、较少成瘾,在临床癌痛治疗中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但严重不良反应会威胁患者生命,故需对患者进行严格的观察护理及用药指导。  关键词:芬太尼透皮贴剂;适应症;用法;不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血糖及肾功能各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的效果。方法:对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抽查,选择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检测两组血糖、血脂、肾功能的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TC、TG、LDL-C、FPG、Cr、Urea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