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业企业统计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行业出现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同时有些企业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本文对建筑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建筑企业 统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建筑行业出现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也还有一部分的企业,由于管理工作薄弱,经济效益不景气。从内因上分析,主要是管理工作不善,制度不够健全。由于管理不善,物不能尽其用,人不能尽其力,货不能畅其流,损失浪费大,反之节约潜力也很大。因此要深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务必两眼向内,从内涵挖潜,在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上下功夫,花力气,向管理要效益,这是必由之路。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我们在企业管理工作上,有一被忽视的重要环节,就是企业统计基础工作不扎实。如各项原始记录,计量制度、统计台帐,检验测试手段等不健全,一些最基本的数据不准确;有的不重视统计工作,好像统计只是些加加减减,填报几张报表就算了事;有的企业,主观愿望想把管理搞好,也的确尽了努力,但事倍功半,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从统计基础工作做起,没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二、建筑企业的业务特点
  建筑企业,也称建筑施工企业,是指从事房屋、公路、铁路、桥梁等土木工程施工生产的企业,根据施工生产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和其他工程作业。其他工程作业,是指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工程作业以外的各种工程作业,如分包电信工程、水利工程、绿化工程、道路修建、疏浚、钻井(打井)、拆除建筑物或构筑物、平整土地、搭脚手架、爆破、送电线路等工程作业。
  建筑施工企业不同于一般生产经营性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的特殊性使它与一般生产经营性的企业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工程周期长、异地施工现象普遍、先投标承包后分包或转包、劳动用工方面需要聘用合同工和临时工、贷款利息大等。
  三、建筑业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原来的国有、集体所有发展到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建筑业市场,承揽建筑工程的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困难。企业经营者清楚的意识到,要想使企業发展,想要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脱颖而出,就必须寻求科学手段管理企业,因此统计工作即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时下,喜欢统计数据,善于用数据说话,用数据作为依据预测、分析、规划、决策企业的未来,正成为一个合格领导者、企业家必备的素质之一。尽管如此,在当今企业管理中,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部分企业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仍然没有受到重视,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无法得到发挥。据观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企业经营者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统计观念狭隘。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统计的职能逐渐被弱化成简单的信息职能,每个报告期仅以一张张报表的形式把企业的运行状况、运行结果反映给国家政府部门,以满足其宏观调控的需要。或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也或是统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问题,导致一部分企业领导人乃至管理人员对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没有意识到,片面认为统计工作的任务就是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报表任务,统计信息的来源以上级布置的统计报表为主,完全将统计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分开,使统计工作游离于经营管理之外。甚至还认为,统计人员的岗位职责仅限于算数、汇总、上报报表,一个报告期的工作三天就能完成,所以有些企业的统计工作干脆让其他业务人员兼管,造成统计工作一再被动,埋没和曲解了统计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失去了统计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
  (二)企业统计人员更换频繁,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对统计工作的不理解和偏见,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认为统计工作简单,谁都能胜任,所以许多刚刚深入统计工作表现出一定能力和才干的人,又会被调到其他认为更加重要的岗位。另外,基于统计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并不看好,统计人员自身一旦有机会也会离开这个岗位,造成统计人员频繁更换,许多参加过培训取得统计岗位证书的人员,没有从事统计工作,而在岗人员则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持证上岗(因岗位证书每年培训考试一次),如此种种导致了统计人员素质相对参差不齐,个别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理解不透,只会机械填空,更谈不上发挥统计的三大职能了。
  (三)办公自动化建设不完善,同一指标数出多门。
  统计办公自动化建设不完善和滞后也是当前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益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者的理念。但是在一部分企业中,各部门专业统计指标不能在同一时间及时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统计信息利用率不高。且由于企业各部门专业统计指标没有纳入综合管理,所以重复统计甚至同一指标数出多门各不相同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怎样做好统计基础工作
  根据建筑企业管理的要求和三大核算的需要,把健全统计基础工作与加强企业管理密切结合在一起,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提高对统计基础工作在建筑企业管理中重要性的认识。
  过去,对统计在建筑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企业统计职能得不到发挥,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企业统计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实践证明,它们处于一个同一体中。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要加强企业管理,势必强化统计职能,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把它提到企业管理的位置上来,渗透到企业各项管理中去,以促进企业管理工作深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积极推行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与企业之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更为激励、突出,要在这样的竞争中取胜,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制定得力措施,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减少消耗,优化技术,提高人员素质,减少资金占用等具体化,层层加以落实,并作为考核各级经济组织和企业工作好坏的主要指标。
  (三)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实施必须与进行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验收达标工作紧密结合。
  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验收达标,要作为企业管理好坏的一票否决权。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统计组织机构、投有统计的原始记录、没有统计资料、没有统计Et常报表工作、没有统计分析、没有统计管理制度,特别在是信息化的社会生产中,没有完善的统计信息网络,一句话,就是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没有规范化,这个企业将像一位沙漠中行走的盲人一样,寸步难行。
  (四)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实施必须与企业的管理体制工作紧密结合。
  企业的发展,在于一个企业的管理体制、一个企业的管理素质。要完善企业管理体制,要提高企业的管理素质,统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的基础,统计基础工作直接反映一个企业基础工作的管理水平。稳定统计队伍,提高统计人员素质,是统计基础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完善企业管理体制的最基本的要求。
  (五)提高统计队伍的素质。
  统计工作人员,除了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素质,还要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包括统计理论、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生产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还要有组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改变有的人认为统计谁都会干,谁都能干的片面看法。大力加强对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按照“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标准”大中型企业要设置综合统计机构。统计工作人员要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更好地为加强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创效益提供优质的统计信息及统计服务。
  (作者:经济师,2003年毕业于兰州商学院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企业经营管理。现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建设工程处计划科从事综合统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郝福锦.浅谈企业税务筹划方法和技巧.商业会计.上半月,2009(9).
  [2]许柏青.建筑施工企业营业税的税务筹划.财经界,2010(2).
  [3]耿晓霞 王丽娟.浅谈企业税务筹划.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17).
其他文献
树立三面旗帜引领“先锋号”rn2017年,省禁毒办、文明办、综治办联合召开专题会议,号召在毒品治理方面体现较高水平的基层单位,积极争创社区、学校、乡镇三面旗帜的“禁毒先
期刊
摘要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是促进会计、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观念更新、推进财务管理现代化的过程。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财务工作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中的简称。我国会计电算化从上世纪
期刊
马克思异化观虽曾受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但为了深入剖析当时的政治经济现象,他提出了劳动异化的思想,并把“异化”作为基本范畴批判资本主义,论证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
本文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应用EXCEL进行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并对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进行设计,以期通过该实践教学改革来提高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县长刘建军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直播网红”。在短视频平台上,他拥有近10万粉丝。“刘建军经常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并发布大量短视频,内容多为办公日常、网民问政等。”  争议表出现了:有些人比较反感,很世故地认为,这是通过媒体树立个人形象,尤其是让上级的上级注意到他。有些人直接批评:“想崭露头角,用政绩说话就是了,何必玩这些取巧的花样。”  也有很多人赞同。比如有一种观点认为,网
期刊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是新时代下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权威读本,不啻是一座伟大的思想宝库.近几年来,我国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扶贫工作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接着对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風险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 对策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产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总的看来是财务活动本身及其环境复杂多变性和财务主体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共同作用的结
强化组织领导打响创建整体战rn党政领导抓.黄石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审议通过《创建方案》,明确创建目标、措施、责任,以“两办”名义发文,并将创建工作纳入文明创建
期刊
张薇是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档案馆馆长.曾长期从事战略情报和学科情报研究工作;目前的主要研究还包括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利用.rn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