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生命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mxfy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0月前后,我的两位兄长眼底先后出血,早晨起来,睁开眼睛,看见眼睛里有一轮红太阳。
  我这两位兄长,一位是学富五车的专家,我叫他老师;一位是宽厚善良的老领导,我称他老兄。老师的大儿子在北京做证券,腰缠万贯,经和父亲协商,决定在协和医院为他父亲做手术,并且千方百计地找到了当年为毛主席做手术的专家,期望他出马。
  得知这一消息时,我就像吞下了一颗小型定时炸弹,紧张得很。毛泽东主席已经去世多年,为他做手术的医生起码已经进入垂暮之年,医生本人的眼睛应该起雾,手也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准确掌握机械,怎么能让他做手术呢?但是为毛泽东做手术的医生,还是按时为我这位兄长做了手术,做得很成功,并且用了高科技,以细小的激光束,把出血的毛细血管结扎了,只留下已经出血的部分,让它慢慢吸收。
  一个多月后,我见到老师,戴着双层眼镜,一层是他原来的近视镜,一层是加上去的墨镜。老师揭开墨镜让我看他的眼睛,说治疗百分百成功,但是从此以后,酒不能喝,烟不能抽,而且这副墨镜,在光线稍微明亮的地方,必须戴上。老师说到这里凄然一笑:“这就是古人说的畏光羞明。”
  另一位官员老兄,等着我老师的手术结果,如果好,他就去做。他的夫人是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她坚信人能自我修复,不要急于手术。于是,当我的老师戴着双层眼镜从北京回来时,他眼底的出血已经被吸收,他照样和我们喝酒,大声划拳,让我们羡慕不已。
  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启发,并且直接影响到我母亲的健康。
  我母亲去年5月下楼时,不小心多下了两级楼梯,一下子不能动弹,到医院一检查,两节脊椎压缩性骨折。河南省体育工作大队骨科大夫王世伟是我的好兄弟,他一看片子,就说:“仰躺在床上,不要动,70天后自然就好。”医生还说了另一种方法:如果老人是急性子,躺不住,可以打骨水泥,把压缩的地方补齐,第三天就可以下床。
  我母亲确实是急性子。但我想,母亲已经八十岁了,X光片显示,整个脊椎都已经半透明了,如果用了骨水泥,坚硬的水泥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特别坚硬的它,和原本已经半透明的脊椎不可能和谐相处,稍有运动,它就会坚决地和半透明的脊椎脱开,对母亲的脊椎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于是,我发動兄弟姐妹以及下一代来照顾母亲,其中一个主要任务是,看住母亲,不让性急的她下床上厕所。
  正如王大夫所说,母亲第70天后可以下床,X光片显示,脊椎已经恢复到原位。但是,母亲卧床两个多月,下床时双腿发软,我们每天搀扶母亲数次练习行走,十多天后,母亲已经能够自己行走。
  我不禁想到那两位兄长,心中感叹:我们对生命认识太浅,但我们要相信生命。
其他文献
一位老专家披露了一件往事:那时,他还不是专家,一位级别挺高的老干部因为咳嗽来找他看病,他检查发现没有大问题,就让老干部回家多喝点白开水。结果老干部觉得自己没得到重视,跑到科主任那里去告状,科主任马上安排老干部住進了高干病房。不就是咳嗽吗?止咳!吃了止咳药,确实不咳了。但痰咳不出来,变成肺炎了!不就是发炎吗?消炎!大量消炎药一用,炎症消退了,但是火毒出不来,变成急发性肺源性心脏病了!得了心脏病,喘不
2016年3月4日,著名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周小燕在上海去世,享年99岁。这位“中国之莺”用真挚的感情和一个又一个音符,完成了一部荡气回肠的“生命交响曲”。  不“关门”的终身教授  周小燕是上海音乐学院的终身教授。她说:“既然是终身教授,就要干一辈子,干到底。”  1949年,周小燕受聘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老师,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活。  周小燕的老伴张骏祥說:“小燕除了躺在床上睡觉,其余时间全部给
朋友的女儿因发热伴咽痛、鼻塞、流涕来急诊看病,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我给她开了退热药和清热解毒药,让她多休息、多饮水。朋友似乎对我的处理不太满意,问:“能否输点液,好得快一些?”  内科急诊医生经常会遇到类似情况,感冒、腹泻等疾病通过口服药物对症处理,即可自行好转、痊愈,患者却主动要求输液治疗。临床上,一般是以下四种情况下才需要输液。  消化功能差,无法口服药物。患有某些胃肠道疾病,如急性消化道出
护理老人,有非常多的细节需要注意,而其中许多细节,是平时很多人都会忽视的。高级家政培训老师黄琳菲一一为你支招儿。  移动老人身体  错误细节:在移动老人身体的时候,老人的身体与床没有形成斜角。  黄琳菲指出,如果老人身体过于靠近或过于平行于床沿,就有可能翻到床边掉下床。为了保证安全,老人身体应与床形成一个斜角。有的人虽然知道这一点,但是移动的操作是不规范的。“必须先移动头部,然后移动双脚,让老人仰
随手搜一些号称能够“给你的肠子洗澡”的排毒产品,就能看到成分有大黄、芦荟这些东西。不错,这些东西都有促进排便的功效,因为它们都含有蒽醌类物质。蒽醌类物质在肠道内分解,释放出蒽醌,刺激结肠推进性蠕动,造成大便增多,这就是所谓“清肠道、排宿便”的机制。但是,吃了它们就真的能给我们的肠子洗澡吗?  如果给你一张使用蒽醌类物质之后的肠镜图片,你就会发现,那效果,哪里是给肠子洗澡啊,简直是刷漆,而且还是黑漆
管理学有个“短板”理论: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板,而是最短的板。生命也一样。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点:“癌症患者,1/3是治死的,1/3是吓死的,1/3是该死的(指死于疾病本身)。”临床观察表明,癌症患者的短板,就是他的精神、心理状态。  心理休克比癌症更可怕  2004年年底,长沙一位刚退休的中学教师,因头晕得厉害,去找一位已成为主任医师的中学同学咨询。医生初步检查后告诉他:有可能是脑瘤,
在医生看来,高龄老人做手术如同走雷区。24年前,83岁的杨克泉老人因胃癌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如今,107歲的他又完成了食管癌狭窄扩张及支架植入手术,目前恢复良好。专家表示,高龄不是手术禁区,手术可以大大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90岁以上的食管癌手术成功的病例并不多见,有很多人觉得年纪大、手术风险又高,没有必要进行手术,改为保守治疗。杨克泉却在全麻的状态下,完成了食管癌狭窄扩张及支架植入术,让生活质量
维罗妮卡·福瑞斯特居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养老院,今年110岁,是美国60名超级百岁老人(年龄在110岁以上)中的一员。  老太太每天阅读报纸、看当地的电视节目,每周日还去教堂做服务。当维罗妮卡的39名孙子女和68名曾孙子女来探望她时,老太太能准确无误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她的视力也好,只是听力稍差,但她不乐意戴助听器。  年轻时的维罗妮卡生活在农庄里,喜欢四处闲逛和旅游。当被问及长寿的秘密时,她说:
早起前练腰  山东省立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王海泉每天起床前就活动腰部,给身体这个发动机先做做预热:趴在床上练习小燕飞,这对缓解慢性腰痛有益。此外每天走路,少则8000步,多则15000步。王海泉饮食清淡,且坚持一点:若是吃东西后不舒服,拉肚子了,坚决不治疗。他认为这是身体的自我识别过程,不吸收是好事,说明身体在自我调节,不宜过多干预。打个比方,10个人吃一锅菜,7人闹肚子,3人不闹,您觉得闹还是不闹
从治疗观念上,西医更长于“杀敌”,比如抗炎、抗癌等等,中医看病讲究先“交友”后“杀敌”,先把自身正气护卫住了再对敌。  如果敌人来势汹汹,比如严重的细菌感染,那就直接用西药的抗生素,不要用中药代替。一来时间紧迫,二来即便是中医也有“急则治其标”一说。当然,最好是同时配合中药给身体打基础,无论是为减少杀敌药物的副作用,还是减少外敌对身体本身的伤害,中药都有西药达不到的效果。  很多糖尿病人问,用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