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表 发 言 制”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il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学生的有效参与程度决定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从分析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因素入手,分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新课程标准提倡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构建认知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认为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是无法由他人代替的。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为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操作时,尝试把“代表发言制”应用于课堂活动中,可以解决学生开口难的问题。目的是依靠制度管理,有效控制学生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同时提供给每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平台和机会。
  关键词: 代表发言制 英语课堂教学 学生参与
  英语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学生的有效参与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调查表明,只有不到10%的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也就是说,如果是50个人的班级,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学生不超过5个。而语言知识的获取,需要通过大量语言实践才能实现。英语课堂是学生进行英语实践的主要场所。因此,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非常重要。我们的问题是:超过90%的学生没有有效参与课堂活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析,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消极的原因是什么。
  一、探索与发现
  1.仔细分析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因素得出如下结论:排在首位的是英语课是否有趣,其次是班级英语学习的氛围是否活跃。较高比例的学生把教师列为决定性因素,而相对较低比例的学生把自身的知识、个性、学习过程体验列入其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决定因素。
  2.调查结果让我们深思:理论上,我们已经用新课改的指导精神武装了头脑,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而实际上,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还是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中心,以老师的灌输为主要形式,依然是教师的一言堂。消极松弛的课堂教学直接导致学生对参与课堂甚至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如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呢?
  3. 新课程标准提倡建构主义学习观,它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构建认知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认为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的意义是无法由他人代替的。我的理解是,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灌输者。
  4.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学生如果不开口实践,就无法获得这项技能,那么英语教学就是失败的。所以,让学生开口说英语才是关键。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为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操作时,尝试把“代表发言制”应用于课堂活动中,可以解决学生开口难的问题。目的是依靠制度管理,有效控制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同时提供给每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平台和机会。试行一学期后,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学生的支持和认可。以下是我酝酿、实施这种方法的全过程。
  二、方法和应用
  1.代表发言制是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老师抛出问题后,在规定时间内,所有组员积极思考,认真准备,最后一到两人举手汇报学习结果。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行、有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两大类因素在发生作用,一类被称做“智力”因素,它包括一个人的记忆、思维、想象力等,另一类被称做“非智力”因素,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人的记忆、思维、想象力是在一定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的支撑下进行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得好,智力因素才能够得到更好地发挥,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智力与学习效率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所以要想提高英语课的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激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只有给予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他们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没有不渴望进步的学生,也没有不想学好哪一科的学生,只是学习方法和方式的问题。
  在与多名同学深入沟通、交流之后,我发现,尖子生,不屑于说;中等生,不确定说;学困生,不敢于说。这种方法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如(1)满足学困生的进步需要;(2)满足尖子生优势展示的需要;(3)满足中等生重拾信心的需要。在实施代表发言制的过程中,一旦需要得到满足,人人都愿意站起来,大声说英语。有了小组,学生才有集体荣誉感;有了小组,学生参与课堂不再单枪匹马,而是集体智慧的展示;有了小组,学生体验互教互学的快乐;有了小组,学生感知在同一问题上,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无形中多出一份压力和动力。代表小组发言的学生可以轻装上阵,不必担心自己的回答会招来同学们的讥笑;也不必担心老师对答案不满意,等等。荣誉是集体的,不足之处也是集体的。学生能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这样,大大消除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心理。在这个平台上,尖子生有展示自己学习优势的机会,在给其他同学答疑解惑时,新学的知识必将得到巩固和运用,无形中也在提高。在帮助组员的过程中,他们体验到助人的快乐,体验到作为尖子生的自豪和骄傲。同时,同学关系也比从前融洽多了。有个尖子生说,他以前认为,自己学好了,就行了,不怎么关注别人。现在,在英语课上,通过这种活动,他感觉周围同学对自己友好多了,他也越来越愿意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体验分享给周围的人。他说满足别人的正确需要,就能体验到感恩的快乐。
  2.学困生说,怕上英语课,什么也听不懂;怕老师让回答问题,什么也不会说。不上课也不行,还得参加高考,只好硬着头皮听课。只要不捣乱课堂纪律,就不会有大麻烦。可是,每次上完课,心里空荡荡的,特别不踏实。在小组合作学习、代表发言的体验中,尖子生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讲解知识点,一起解决难题,让他们有了第二次学习知识的机会,也感知到来自同龄人的自信,别人都可以学好,自己也可以。站起来汇报集体讨论的结果,不仅锻炼他们的胆量,而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连班里最胆小、英语成绩最差的学生都能积极举手,争取机会。渐渐地,他们把回答问题当成锻炼、学习的机会。以往,教师总是忽视中等生,老师都忙着顾两头。这种方法给了中等生最大的空间,不是每个小组都有尖子生的,在没有的小组里,中等生肩负着提高自己、帮助别人的责任。在责任的驱使下,他们听讲比过去认真,作业比过去仔细。讲解更为耐心、细致,因为知道自己存在不足。最可贵的是,能够鼓起勇气向老师提问。
  三、思考和疑问
  这种办法似乎给每一位在学生都搭建了学习、展示、提高的平台,可是它是否会降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依赖性,久而久之降低学习能力呢?我恳请大家一起探讨研究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郭泉江.学生课堂参与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
  [2]陈时见.课堂管理理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1.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如何转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就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实践证明: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大大提高,合作学习比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合作教学 高中历史 教学运应用  孔子曾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
摘 要: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和实施,教师重新认识了美术活动的教育价值,树立幼儿是活动主体的意识,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实际上每个孩子天生喜欢涂涂画画,且都具有艺术潜能。教育要呵护孩子的天性,保护他们的“喜欢”。  关键词: 美术教学 自主探索 小班玩色游戏  如何让孩子喜欢美术课堂,始终保持积极、浓厚的兴趣;在美术活动中,如何教
摘 要: 语言是文章的细胞,只有细胞活跃、有生气,文章才能活起来。作者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的表达,注意炼字炼句,达到文质兼美的效果。  关键词: 作文语言 画面感 修辞美 韵味美 趣味美  在中学生作文中,有的语言生硬晦涩,读之如登险峰;有的则语言幽默,读之如沐春风;有的语言平淡无奇,读之味同嚼蜡;有的则生动形象,读之历历在目。在写作中,只有了解和掌握运用语言的有关技巧,注意炼字炼句,才能准确
小时候听《西游记》总想做孙悟空,上学了便做了班干;高中时,喜欢上了唐僧,因为他有紧箍咒,没曾想现在就做了学生的师傅。唐僧有口头禅,一句叫“赶路要紧”——这是对所有徒弟说的;还有一句叫“悟空,你在哪里?”——这是遇难时说的。当了几年小学语文老师,有学生私下就叫我唐僧——他们说我唠叨,心软。慢慢我也认同了,只是认同之外,又多了一些认识:“赶路要紧”和“悟空,你在哪里”的心态常在心中打着小鼓点。常态课,
摘 要: 我国研究生考试诚信缺失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每个事件从发生到结束都包括当事人行为被质疑不当、信息传播、资源动员等环节。这与我国社会道德水平和信任水平整体下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公众期望存在反差、有效监督与制约机制缺失、制度倾斜与不公正的现象密切相关。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诚信缺失 社会背景 演变趋势  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考试作弊集团化、产业化等一系列失信于公众的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关注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特别是班级英语学习中的“双差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差,自主学习能力基本没有。如何在课堂上激发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强化学习效果,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是教
摘 要: 本文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实验稿的课程内容部分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实验稿修订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上做出的调整情况,把握《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思路与实质,旨在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以及相关学校制订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提供前期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稿 课程内容  1.引言  随着基础
摘 要: 在形成性评价体系下,为满足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个体差异是设计相关活动的重要参考因素。通过关注不同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课堂评价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学生差异 课堂活动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仅以单一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的终结性评价的负面效应开始受到关注。2007年,《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应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目前,日益受到重视的形成性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受传统教学思想与教育体制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缺少创新型的教学方法,缺乏有效的语文课堂设计,教师不能利用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语文学科学习的魅力。打造高效初中语文课堂,优化初中语文课堂设计成为当代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对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
我结合多年语文教学实践感受到:学生年级越高,年龄越大,举手发言的越少,自主探究的意识越淡薄,这除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外,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学设计层面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如何优化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课题,引导阅读预测  教学新课文,教师要紧扣该篇文章题目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预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