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控制源的调整对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3697313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外控性病人的健康心理控制源调整对其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对符合标准的58例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控制源的内控训练,对照组维持常规治疗;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在入院时、术前进行测试比较。结果:两组在入院时在HAMA量表得分差异不显著,术前实验组患者得分低于对照组,达到非常显著水平(<0.01)。结论:外控性健康心理控制源病人在术前进行内控训练对病人克服焦虑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健康心理控制源 外控性 焦虑
  
  对象与方法
  
  对象选取:对2005年2月~200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手术病例进行健康心理控制源测评,确定出控制源是有势力他人和机遇的外控性病人58例。男36例,女22例,年龄21~69岁。手术种类:普外手术30例(其中乳腺11例、胃6例、胆道8例、结肠5例),泌尿外科手术16例(其中膀胱7例、前列腺9例),妇科手术12例(其中子宫肌瘤10例、卵巢肿瘤2例)。然后将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为确保实验组与对照组条件均衡、具有可比性,对两组对象一般资料,包括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既往手术经历、现病种、手术类型(大、中、小)、心理健康控制源的外控类型(有势力的他人或机遇)等分组情况进行统计检验,结果两组无显著差异(均>0.05)。
  测量工具:采用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筛选出外控性病人58例。此量表包括内控性(IHLC)、有势力他人(HLC)、机遇(CHLC)三个维度,从心理控制源的三个角度评定了对健康的看法。其常模资料:IHLC M=26(SD=5),CHLC M=15(SD=6),HLC M=20(SD=5.5)。从很不赞成到很赞成分为6个级别,依次记为1~6分。因焦虑状态需评定2次,又考虑手术病人心理状态,未采用自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而用他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在入院时评出病人的焦虑状况,在手术前1小时再次评定病人焦虑状况。该量表包括14个项目,分5个级别,总分评定信度系数0.93,效度系数0.36。
  测量方法:具体测量有经过培训的1名精神科医生和1名心理硕士实施。汉密顿焦虑量表可在入院时、手术前1小时对手术病例进行测量,所有项目根据病人口头叙述进行评分,强调受检者现在或近日的主观体验。
  健康心理控制源的调整方法:针对实验组29例外控性病人在入院后、手术前有专业心理人员实施1天1次的心理控制源干预,每次15~20分钟,干预围绕提高自信心,充分认识个人对手术成功重要性,让病人实现认知重建。干预过程注意方法变换,具体内容包括:①说明:通过讲道理,摆事实,使个体认识某一事件的结果与自己付出的努力息息相关,保持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也是由自己决定的。②讨论:要求患者回想自己做过的成功的事情,与之讨论分析自己主观努力的作用。③示范:专门制作录像,让一些术前心理状态良好而手术成功病例现身说法。④强化矫正:针对患者表现出的对自己对疾病作用的正确看法、做法,及时强化;对于仍存在的错误看法、做法予以矫正。⑤个别再干预:对上述措施效果不明显病例进行再干预,直至效果明显。对照组29例外控性手术病例只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不进行心理控制源的自控性训练。
  统计学方法:x2检验或t检验检查分组是否有差异。汉密顿焦虑量表测量所得数据,使用SSS11.5软件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然后实验组、对照组之间的比较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为了了解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水平变化,还进行了相关样本的t检验。
  
  结 果
  
  实验组、对照组在控制源调整前后焦虑水平比较(X[TX-]±S):干预前两组焦虑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t=1.30,>0.05)。对实验组采取心理控制源调整后,对在手术前1小时的两组评分结果再进行统计检验,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得分明显下降,两组平均分比较,差异达非常显著水平(t=4.77,<0.01)。本结果还显示干预前、后实验组差异达到非常显著水平;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另外,两组有59.5%的病人HAMA评分>14分。其中大型手术占68.1%,明显高于中型手术23.3%(<0.01〉;不同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既往手术经历、现病种、心理健康控制源的外控类型等在焦虑情绪评分上比较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均>0.05)。
  
  讨 论
  
  有调查表明,术前焦虑的发生率为23.33%~88.64%[1]。手术之前的这种焦虑心理如果得不到一定缓解,将会影响麻醉[2]、手术效果。有关研究证实,外在控制与焦虑情绪有关[3],外在控制性强的人更难以应付紧张的生活环境[4]。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焦虑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组患者经心理控制源调整后,焦虑评分与对照组存在非常明显差异。另外,干预前、后实验组焦虑评分差异非常显著,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以上两个方面都说明对外控性病人心理控制源调整能明显改善的手术前的焦虑状态, 从而为更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提供条件。从研究结果中我们可看到:手术类型对焦虑影响是显著的,大型手术的焦虑评分显著高于中型、小型手术。
  
   参考文献
  1 周意丹,李晓凡.国内手术焦虑的研究进展.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12(1):119
  2 唐育民,张可贤,夏振莲等.焦虑病人与非焦虑病人硬膜外麻醉效果的比较研究.四川肿瘤防治,1998,11(1):25
  3 童辉杰. 孤独、抑郁、焦虑与心理控制源. Chinese ournal of Clinical sychology, 2001.9(3):196
  4 曲银娥,范雪云,姚三巧等。工作心理控制源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分析. Chinese ournal of Coal Industry Medicine 2002.5(5):512
其他文献
批判性思维是一系列特殊的认知能力,是理性和创造性的核心素养。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斯坦福大学把批判性思维理念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
摘 要 目的:总结甲亢术后病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130例甲亢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切口出血2例,甲状腺危象1例,呼吸困难3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治愈率100%。结论:对甲亢术后病人进行系统全面的观察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愈率。  关键词 甲亢手术 并发症观察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38    资料与
学习障碍是学龄儿童较常见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些孩子学习困难状况,本文对96例学习障碍儿童的智力水平,学习适应性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希望通过了解这些孩子智力因素、心理特征和社会家庭因素等方面问题,为今后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提供指导。    对象与方法    对象:①学习障碍(LD)组:使用中山医修订的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RPS)对齐齐哈尔市小学1~6年级学生进行测试,按PRS量表制定的标准(言语得分在2
目的:陕西关中地区是胃柿石的高发区,本文旨在探讨胃柿石在胃镜下应用高频电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胃镜下高频电对胃柿石打孔,并自孔内注入5%碳酸氢钠后切割,网篮碎石后口服5
患者31岁,因月经来潮6天经量增多6小时,于2003年12月22日23时30分急诊入院。
在医院管理中,公共关系学运用有其必要性与可能性。把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和技巧,运用在儿科医院管理中,  更好地搞好护理工作,形成护理公共关系学,是急需实施的问题。    进入角色,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初次见面,给予对方的第一印象,往往成为交往中的重要依据。患儿家长带着孩子进入医院给孩子看病,心里非常急躁。与医护人员建立不起来感情的交流。尤其是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
摘 要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复位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对149例肱骨干骨折复位后病人康复锻炼指导前、后康复知识进行对比。结果:肱骨干骨折固定后康复知识的了解情况,指导前了解13.4%、部分了解24.8%、不了解61.7%,指导后了解82.6%、部分了解14.1%、不了解3.4%。结论:指导病人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以改善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促进骨折愈合。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康复护理    资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尿酸(U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1例CHF患者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水平变化及采用日本岛津C
膨胀土是一种富含亲水性矿物并具有特定结构和特殊工程性质的粘土,多以非饱和的状态存在,遇水则膨胀变形,失水则收缩干裂,具有较大的往复胀缩性。膨胀土是一种区域性土,在世
结合高校图书馆评估模型,运用ANP方法进行具体分析,构造初始超矩阵,建立加权超矩阵,借助软件Matlab 7.0计算极限超矩阵权重,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