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规则意识培养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1A2B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文明的社会,离不开各种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什么是规则呢?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规则意识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也明确指出: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规则意识,为幼儿一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幼儿园是孩子们踏入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作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规则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幼儿从早晨入园到晚上离园,一天的生活当中,上下楼、如厕、盥洗、进餐、午睡等等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规则,教师应在了解孩子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把规则落实到行为上。如每天孩子们排队时,往往乱作一团,整理队伍很是费劲,但当我们在孩子们排队的地方贴上圆点时,孩子们排起队来会变得很迅速。再如上下楼梯时,我们在楼梯的左右两侧贴上小脚丫,以此提示幼儿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行走。在楼梯的转角处贴上严禁拥挤图片,通过环境的暗示与提醒,孩子们会自觉遵守规则,改变了原来的拥挤、不靠右行的现象。规则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只有教师紧抓不懈,严格要求,长期以往孩子们会自觉遵守各项规则,逐步树立规则意识。
  二、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游戏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活动,是他们积累经验、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其游戏与学习是分不开的,富有情趣的游戏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中,将幼儿的规则学习与培养有机地融入于幼儿的游戏中,可以帮助幼儿了解规则,巩固规则。 如:角色游戏“娃娃家”中,有的孩子扮演爸爸、有的孩子扮演妈妈、有的孩子扮演奶奶,每种角色都有他们相应的行为规则。再如表演游戏“公共汽车”,幼儿扮成年龄、身份不同的乘客,在有情景的社会性游戏中,幼儿模仿生活中人们的语言、行动,体验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实践着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则,幼儿在反复的游戏中了解了乘车的规则与礼仪,并逐渐会把社会的规则要求变成自己的主动行为,进而迁移到生活当中去。
  三、 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陈鹤琴先生曾提出:“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是最好的教具。” 因此,创设环境,营造氛围也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有效途径。在区角活动中,利用环境标志法,让孩子明白各种规则,如用玩具标志,每种玩具篮边都有与篮里玩具统一的图标,孩子们在整理玩具时不会放错。在阅读区,贴上安静图标,提示孩子们迅速安静。饮水机前设置等待线,告诉幼儿喝水时不拥挤,要排队等候。幼儿物品的摆放标志,告诉幼儿物品取放要归位。在午休区,看到小床边的鞋子置放标志,孩子们会自觉的将鞋子放在规定的地方。在幼儿生活学习的活动室、游戏场、走廊、楼梯等……根据需要,巧妙地设计图标、利用图标,这些无声地提醒,会让孩子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自觉遵守规则,同时强化了幼儿的规则意识。
  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教育活动。幼儿园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让孩子们走出园门,在广泛接触社会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获得体验,使幼儿的社会性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如组织大班的孩子参观社区卫生院、参观超市、参观博物馆等活动。在超市购物、医院就诊、博物馆参观需遵守的规则,如排队等候、购物交费、不大声喧哗、先挂号再就诊等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在公共场所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则。使孩子们从小了解社会,学会独立、学会融入,为他们今后适应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过程, 它需要在长期环境中通过个人的观察及成人对其行为的强化而去实现,需要幼儿园、社会、家庭的共同配合,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有心人,点点滴滴、随机渗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幼儿的个性与社会性和谐发展的统一,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摘 要  进餐管理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保持良好的情绪、食欲,让幼儿爱上吃饭,需要积极就餐情绪的支持。怎样培养幼儿积极的就餐情绪,让幼儿爱上吃饭,成了新班幼儿日常生活管理的聚焦点。教师通过找准新班幼儿就餐管理的“问题点”,分析新班幼儿就餐问题的“关键点”,探讨新班幼儿就餐兴趣的“切入点”三部曲,探讨了有效的进餐组织策略,提高了进餐管理质量。  关键词  新班幼儿 进餐问题 进餐质量  幼儿期是
期刊
摘 要  少数民族幼儿教育应以培养兴趣为主,创设适宜的哈语言学习环境,利用多种形式、多渠道让幼儿接触哈语言,在丰富的游戏情景中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力求使幼儿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愉快情绪下,学会丰富的哈语词汇,掌握简单的日常用语,养成喜欢学习母语的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  幼儿时期 语言教育思想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迅速的时期。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
期刊
在大力提倡幼儿自主发展的今天,幼儿教师的发展也让我们深深的思考。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的一天教学生活中自主吗?快乐吗?有成就感吗?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在日常管理中主动亲近教师,倾听她们的心声,了解她们的想法。  片段一:A老师到外面找来了很多区域创设的材料,正准备到班级和配班老师一起创设环境。路上碰到了园部主任,于是她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想改变原来的区域格局是否可以,还有让幼儿自主吃点心是
期刊
一、借助背景音乐,带领幼儿走进文学作品美妙的意境  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具有愉悦的功能,其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情感极易激发幼儿的共鸣和表达。选择与主题相吻合的背景音乐,可与文学作品相互融合,极大地提高文学作品意境的渲染力度,增强孩子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如:学习诗歌《梦》时,在幼儿欣赏《梦之船》和《梦幻曲》的音乐声中教师以“旁白”的形式朗诵诗歌,声音由轻至重,表示由远及近,从背景中走出来,
期刊
摘 要  幼儿创造想象画是幼儿在已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想象活动,将头脑中的原始材料重新加工、改造、组合,产生新的形象,新的构思和新颖题材的图画。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每个幼儿生来便具有巨大的创造想象力的潜能,只要得到适时而科学的开发,都可以成为充满想象力的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想象画教学对于幼儿来讲既是学习,也是一种思维创造的实践活动,价值在于它引发了幼儿的审美情
期刊
摘 要  所谓早期教育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一些国家出现提前开始学习读、写、算,提前开始正式教育的探讨和实验。但另有人主张早期教育应重在发展智力。还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家庭教育对早期教育有重大影响,本文就早期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做出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早期教育 早教原则  一、早期教育的概念  早期教育是全
期刊
摘 要  著名的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非常强调教学方案的弹性和幼儿园课程的生成。瑞吉欧教育中的课程取材来自幼儿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共建,课程注重过程的设计而非活动前的设计。由于科学活动需要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获得感悟和发现,因而某些科学教育活动常常伴随着手工制作的环节,教师要对这些环节加强探索与监督。  关键词  科学活动 学前教育 幼儿 科学教育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获得对周围有关物质世界及其
期刊
目前,我国许多幼儿园都存在“重教轻保”的现象,即重视幼儿园教师素质,而对保育员只要求每天照顾好幼儿的吃、喝、拉、撒、睡就可以了,保育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低于教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幼儿园必须要更新保育观念,保育要与教育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只有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实现保教合一,才能高效率、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保育员的“五心”  保育员的工作对象是各方面都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强的学
期刊
摘 要  凤阳人杰地灵、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有明朝中都古城遗址、江北第一洞韭山洞、古禅窟寺、龙兴寺、卧牛湖、狼巷迷谷、鼓楼等人文自然景观。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让幼儿的社会性得到更好的发展,笔者收集了很多关于凤阳的资料和图片,让幼儿对家乡有了初步的认识。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社会性 社会资源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
期刊
摘 要  绘画不仅能激发幼儿美感、陶冶性情,并涉及幼儿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智能、知识及身体发育诸方面,而且能促使幼儿在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上都有所提高。尤其对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激发 审美能力 绘画活动 培养  一、充分感知客体,激发幼儿的审美感知力  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注重幼儿对色彩组合能力的培养和直观形象记忆,并对色彩明亮、鲜艳的东西能产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