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诱抗促生防病研究取得新突破

来源 :农家致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镇江市农业科学院通过省农业科技支撑项目和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研究。日前在草莓诱抗促生防病研究上取得新突破.该研究从国内外引进30多种诱抗防病材料.合理配组.筛选出多个诱抗促生防病的新组合.能有效克服草莓的枯萎病、根腐病、炭疽病等多种连作病害.综合防效达95%左右.而且能促进草莓生长发育.使其提早开花结果5~7天.使大棚草莓亩效益增加20%~30%。近年来.该研究在江苏句容、溧水、盱眙、东海等草莓基地应用后反响较好.应用前景广阔。
其他文献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难以避免的,他们在不断地试错和改正中成长的。老师的使命就是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加强教育,匡正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大步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教育离不开处罚,在处罚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尺度,有的处罚太轻,有的处罚又太重,最终都会因为没有恰到好处,影响了教育的效果。我主张处罚学生时不要轻易“亮剑”。那么,处罚该如何把握尺度?我以寝室扣分为例,说说具体操作细则。 
邓小平是娴熟运用辩证法的典范,他的改革辩证法思想孕育于革命战争年代,应用于改革的全过程。这体现在辩证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改革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实现了
读了曹书德老师的专著《走下讲台做教师》,我们看到曹老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怀,通过他的叙述,我们从一个学科教师的角度了解到北京十一學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细节。在这个教育急剧变革的时代,以曹老师为代表的北京十一学校的教师们的做法极富现实意义。  讲台的隐喻  讲台,是教师传经布道的所在,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庄严、神圣、权威的代名词。讲台极易助长“一言堂”“满堂灌”之风,让教师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情
赵俊  10余年高端民办学校工作经历,曾担任教研室主任、教务处主任、学部校长等职,现就职于北大培文聊城实验学校。先后获市教学骨干,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称号,也曾参与《快速识字》课程研发,编写《小学语文教材全程经典解读》《名师说课》等书籍,被《小学语文教学》杂志社评为“网络教研先锋”,被多家报刊杂志聘为特约编辑,并在《德育报》《湖北教育》《校长》《中国西部教育》《新课程名师说课》《江苏教育报》《新德
“知音”对我的“批评”真是举不胜举。我坚持到底第3天,“本性难改”。“知音”便把帮助升级成了“批斗”。
《走下讲台做教师》一书是北京十一学校曹书德老师的力作。作者用大量真实的事例记述了学校转型后师生的变化,每一篇文字都饱含浓厚的教育情怀和真诚的教育思考,启迪我们要走下讲台做教师,改变传统而落后的教育方式,优化师生关系,真正地与学生平等相处,共同成长。  曹老师在从教之初也曾经以管理者自居,很少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教育必须有阳光的温度,有广阔的空间,有学生的感动,教育才可以真正发生。由此,我想起一个寓言
班级是学校的组成单位,学校文化离不开班级文化。如果说学校文化是主餐,班级文化则是营养快餐。  音乐是生活的调节剂,能让人得到鼓舞和力量。中小学生大多都喜欢音乐,喜欢歌唱。班主任如果能利用班级活动,有目的地组织各种歌咏活动,不仅能引来班级管理的活水,也能为班级文化增添一抹亮色,让孩子们在歌声中进步,在歌声中成长。  在歌声中建设快乐自信的学习共同体  班集体是师生学习生活的共同体,如何让这个共同体充
曹军孝榆林市神木县第四小学,曾获得"神木县模范班主任""班主任技能技巧大赛优秀奖"等。韩菊萍渭南中学,从事班主任工作11年,她注重以德育人、立德树人。李佳宜城固一中优秀班主
在学校的大力推行下,导师制逐渐深入人心,成为班级管理的新常态。经过一年的实践摸索,将导师制纳入班级管理成了我的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计划。  初期,我针对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学科“跛腿”状况,将学生有层次地平均分成六个小组,制作了宣传海报,并用“许愿树”的方式让同学们确立学习目标,用卡片许下愿望挂在许愿树上。  在行进的过程中,我既导行,又导心:为每科导师配备了三名助手,并相应地推出每周自主学习卡,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