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培训 提升教师素质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medma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突出骨干引领——选准亮点,辐射带动
   身边的典型最具有影响力。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学校于新学期分学科召开了骨干教师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与传统意义上的经验交流会有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人员的选择及交流的内容上,可以说是做到了两个精心。
   1、精心确定人选:充分发掘本校教师资源优势,由各教研组结合组内教师个人特长,从常规管理、教学成绩、师德修养等多个角度,推荐二十名教师,最终由学校确定十一名教师,分语、数、英三个学科进行交流。
   2、精心确定汇报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对本组以及本人(交流者大多是组长)上学期期末考试的试卷进行分析,坦陈得失,未雨绸缪,目的是对新学期任教本年级学科的教师进行引领,以便更好地把握目标和方向。二是学校依据其个人的特点选取角度,交流者以此为中心,再结合个人在师德修养、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突出做法进行典型交流。如选择上学年个人及教研组整体成绩位居全市前茅的教研组长蒲昕昕老师交流“如何实现个人及教研组的合作共赢”;推荐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尤其是作业的验算及书写方面表现最优的刘希琳老师交流“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推荐在上学年学校基本能力竞赛中成绩最突出的姜雪芹老师交流“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做法与尝试”等。
   二、巧抓教材教法培训——下移重心,持之以恒
   结合本学期分流不便于集体组织的实际情况,学校下移培训重心,由年级备课组长为主体组织进行培训。以两个周为一个周期,按以下常规模式运作:
   1、试题命制:以全程教材知识点为范围,针对重、难点,由各学科教研组长轮流命题。第一阶段,重点是单项命题,按不同知识领域进行;第二阶段是综合性命题,强调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从而体现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培训特点,让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全程教材的知识体系。
   2、教师练习:以分流学校为单位,将试题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利用业余时间,独立完成,并定时回收试卷,交给原命题组长。
   3、回收批阅:由原命题组长对试卷进行批阅,并统计教师在练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撰写批阅报告。
   4、反馈矫正:分两种形式。一是将批阅后的试卷回发至教师手中,由教师自行矫正;二是针对普遍性问题,利用集体备课、研讨的时间,统一评析矫正。
   三、巧抓课堂教学研讨培训——细化分工,多点观课
   1、确立观察点:在上级教研部门的引领下,多方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际,学校确立了 “课堂整体评价”“课堂教学结构”“预习的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情况”“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学生发言覆盖面”“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七个观察点。
   2、合理分工:参与听评课的教师每人选取一个观察点进行重点观察。主要有两种分工模式。一是由学校结合听课教师本身的特点,统一安排。如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方面有缺陷的教师,着重观察这一方面,从而便于自己学习、借鉴这方面的经验。二是教师结合自己的需求,自主申报观察点。
   3、有效评课:听课教师在评课时,针对自己的观察点进行重点交流,从而把研课的注意力从以往的泛泛而谈具体到对“点”的关注,捕捉在这些点上观察到的有用信息。然后从以下角度做出客观的课后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教学结构的适宜程度、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协同程度、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程度、教材运用的恰当程度、教学手段的合理程度、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课堂管理的有效程度等。
   4、总结提高:听评课活动结束后,学校要求听课、执教教师做出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反馈总结,可以采取撰写总结报告,或者提交修正式教案的方式进行。
   观察式听评课活动对传统的研课模式是一个大胆的挑战与创新,对于讲课者来说,实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关注,对于观课者来说,改变了传统的泛泛共议的模式,专注于某一个侧面,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改进建议,提高了研讨的实效性。
   四、巧抓师德培训——凝乐教心态,聚向上动力
   经典传承,以文化人,平和心态,潜心做事。围绕“做好每件事,快乐每一天”的办公文化理念,学校借鉴传统文化精髓,通过传统文化引领,强抓教师观念的提升,从而不断凝炼了教师敬业、乐教的良好心态,凝聚了集体向上的动力。
   学校主要以《弟子规》作为通识教材,让教师通过传统道德经典的濡染,及时化解不良情绪反应,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运作过程中,我们主抓了“三道(到)”。首先是“知道”:通过一天一遍地诵读,做到人人“知道”。其次是“悟到”,主要是结合生活实际,“悟到”弟子规的真谛。第三是在“悟到”基础上“做到”。学校还为教师刻录了传统文化讲座光盘供其业余学习,让老师从专家谈古论今中悟到真谛,震撼其灵魂。
其他文献
一、 以人为本,找准教学突破口   众多的教育理论家都说过,语文课“教什么比怎么教要重要得多”,可见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语文课的教学内容的确定就更重要了,如果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出现了偏差,那么,再热闹再精彩的课都不能算是一节好的语文课。基于此,教师就要在课前认真细致地解读文本,并能站在学生的思维的角度有所取舍,决定教学的内容。教给学生不知道的,想知道的,从学生的所需出发,来设计教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堂教学既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各自独立的、互不相干的,而是互动的、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教学中角色、地位的转变,不是说教师的作用被弱化了,甚至变的可有可无了。相反,我认为这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课堂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体现在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课堂优化效率,学生活动体现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要把这两种效
期刊
一、把握两个方面,培养阅读习惯   (一)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种意义的理解和解释活动,也是一种创造的活动。要完成好这种活动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活动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具体介绍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1、浏览标题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浏览标题即可了解文章大体内容,如新闻类。  
期刊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却忽视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激发教师的激情。其实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激情一样重要,也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   教师的教学激情可以深深地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实践证明,动之以情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饱满的
期刊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因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因为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构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正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如果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再融入到课外阅读中,就会形
期刊
一、激发写作动机,让学生在写作中洋溢自信光辉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当“做你所爱做的,爱你所做的”自然乐此不疲。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收获积极地心理暗示,这才是恒久的写作动因。让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一次容易,让学生持之以恒就要让学生尝到写作的成就感。人往往不仅是因为兴趣而成功,也因为成功才有兴趣,这是辩证地。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疏导恐惧心理而积
期刊
曾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 故事虽短,却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著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也曾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可见,“听”的魅力之大。而小学生以学习知识、获取技能主要任务,“听”则直接影响其学习质量——专心听讲,才能获
期刊
每到教师节,身处各地的学生们便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这不,有的学生寄来了卡片,有的则发来了短信,祝福老师节日快乐。每当面对这种情境时,我总是感到很欣慰,也体验到了作为教师的光荣与自豪。但当收到这一封学生的来信时,则让我陷入了沉思,信中是这样写的:   姚老师,提笔祝你教师节快乐,感谢您这么多年来对我的照顾。如果没有你,就不会有我的现在。我也许会与父辈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也许成
期刊
有人曾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不会读书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大人。”对此,我颇有感触。扪心自问,作为老师,我们习惯了凭说教告诉孩子阅读名著的重要性,依靠师长的威严强迫他们去进行名著阅读,这种做法导致的后果就是有些学生开始也“听话”地去读几本课外书,但是坚持不久就松懈厌倦,提不起兴趣。因此,我觉得,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倘若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然后慢慢地成为他
期刊
一、潜心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   情感教育的开展需要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老的、教条式的作文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只能是枯燥、恐惧与反感。学生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黑板上僵硬的一行字——作文题目。这样,他们的情感体验只能是一片空白,情感教育的主观接受上近于停滞。因此,根本谈不上进行什么情感教育。所以,潜心设计教学情节,激发学生情感感受力,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对于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极其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