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语文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uw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发研究型课程,使课内学习研究和课外知识的延伸及课题研究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一、依托教材内容提出研究型课题
  
   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关键一环就是引导学生把教材当作学习研究的对象。比如,《赤壁之战》为什么具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朱光潜提倡“咬文嚼字”,马南邨主张“不求甚解”,两者是否矛盾?对一些课文的研究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再造想象,进行再创作。如根据《沁园春.长沙》写一个电视剧片段,根据《窦娥冤》剧情为窦娥写“申诉书”等等,使学习形式生动活泼,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一个研究过程。在学习各家各篇时,应当注意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实践表明,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发展孩子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还可以引入不同的观点,引发学生研究探索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学习《荷塘月色》时,设计了这样的研究内容:先将《书屋》(2000年第6期)关于《荷塘月色》的评论展示给学生:20世纪中国散文史上最大的一张六合彩,朱自清先生赖此文赢得声名,相当于花5元钱中了5百万。结构呆板,情感暧昧,联想不出香草美人,比喻无不家常庸劣。作者年末届而立,却满纸一片迟暮之气,而腐朽之绔念又纷至沓出---乍别妻儿,方沿荷塘,满心满眼却尽是“亭亭的舞女的舞女的裙”、“刚出浴的美人”,清雾成“牛乳”,叶子见“风致”,杨柳含“风姿”,“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恶俗之气,弥漫荷塘。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荷塘月色》被誉为“美文”的典范,近80年来一直选作中学教材,人们也大多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但作者却讥之为“恶俗”,其理由是什么?你有何看法?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研读课文,查阅资料,了解各家观点,并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组织研讨活动,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百家争鸣,形成浓厚的课堂研究气氛,老师根据学生的研究,综合形成较为一致的研究结果:朱自清擅长写漂亮精致的美文,《荷塘月色》体现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精细观察,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巧妙比喻、联想,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须构成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但有时令人感到刻意为文,不如后期散文更圆熟自然。这样的研究课,教师不仅走出了“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的阴影,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交给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二、围绕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来组织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以问题的研究解决为中心组织教学比一般地设问质疑具有更大的综合性、独立性和开发性,它往往需要综合多方面知识并创造性运用;学生在问题情景下,调动认知积极性,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学生运用有关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即使原有知识结构、技能的掌握变得更加深刻透彻、娴熟,又能获得新知识与技能。在方法的运用上,一是采用无疑生疑法,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观点和教师授课的内容进行大胆质疑,提出不同见解。二是课堂讨论法。可由教师和学生提出一个观点,然后再学生中进行探讨,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或引争论的话题,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引向深入,使问题得到解决。三是问题探索法。即让学生尝试探索研究学习活动,在探索研究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设置开放性的习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常常给学生布置一些封闭性的习题或思考题,表达形式程式化,学生总是从老师的教授或教材中寻找答案,思考的内容也紧扣教学内容,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则需要设置一些结果多样,表现形式个性化、思路开放、方法开放、结果开放的思考题,通过学生亲自动脑、动手、思考、思辨,进行合作研究来寻找答案,从而给学生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思维的内在潜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浓烈的研究气氛。
  
  四、由课堂向课外扩展,由课本理解向课题研究延伸
  
  结合课堂学习,可以给学生布置专题研究的任务,自然地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整合,使学习得到纵向和横向的拓宽,让以往分散、孤立的知识成为真正有价值、有生命活力的知识系统。教师对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又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的提高,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语文教师还应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教授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时,适当地延伸优秀作品的内涵,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风格、特点、形象等的印象,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為使学生学会搜集材料的方法,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根据教学内容,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深入街头、商场、菜市、社区、学校调查采访。有的在城区大街上观察汽车的流量,了解交通状况和环境污染情况;有的去菜市场了解蔬菜种植情况和销售情况;有的去超市、商店了解商品信息和商品价格;还有的到小学了解素质教育情况。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从封闭的校园投入到了广阔的社会,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不但拓宽了知识领域,而且受到了思想教育。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教师绞尽脑汁的命题设计,煞费苦心的点拨提示,呕心沥血的精批细改,不厌其烦的优劣评析,教师成了作文教学中的主角;另一方面,学生却习惯地、被动地按老师的意图作文,少不了无中生有,少不了虚情假意,少不了矫揉造作,少不了改头换面……对老师的评语批改,或一看了之,或熟视无睹,对老师的评析,或漫不经心,或充耳不闻。新课标下,变传统的作文模式为:“学生积累材料――师生互动命题――学生快速写作――学生自
期刊
内容摘要: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是对所描绘的物象用“朴素”的“简洁”的手法来表现的一种绘画方式和手段,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训练和理解方式。结构是物质的本质,它决定着自然界中有形体的形状和特征。素描还善于把复杂的、繁密的东西单纯化,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是视觉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对客观事物解决问题的高度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素描 观察 表现    一年一度的美术高考吸引着莘莘学子为之拼搏,为了帮助应考者
期刊
现在,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孩子的心理素质、情感素质、创新素质、思维方式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而这一切都涉及到孩子将来能不能成功。成功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成功意识、成功思维、成功的心理和成功的素质。就是要把成功学理论运用于中小学教育领域,把教育学和成功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中小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我整理几个学习方法或曰成功法则,这几个成功法则或曰学习方法也是我在班上
期刊
内容摘要:复习是在对旧知识的盘点与回顾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新目标系列英语教材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内容杂,知识点分散,词汇、句型多,极难疏理。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复习任务本文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谈出来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目标英语 复习 效率    新目标系列英语教材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融汇话
期刊
写作是作者自主地对生活、人生、自然的认知和感受的书面形式,显然这种认知感受是自主学习的结果,因而带有个性固执的特点。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的个性,综合素质都有差异,所以造成了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成了一大难题。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努力拓宽学生写作的软环境。    一、拓宽学生写作的心理环境    1、抓住说话内容,强化讲述条理  话题作文“路上”  提示:同学们在上学或放学的
期刊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   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
期刊
步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各个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中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加大课堂的知识容量,最终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电脑多媒体又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是黑板教学和电视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一、多媒体技术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1、利用电脑多媒体,易于设境激情。高中英语新教材
期刊
一个好的“情境设计”,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使数学课堂充满灵动的气息,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意义。  一、通过生活、生产实例来设置情境  例1、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量物体的重量,只须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稱一次,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
期刊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英语(实验稿)》对写作技能提出这样的目标要求:“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而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近年来教师们在教学中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加强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可是成效不大。英语写作一直是学生的薄弱
期刊
初中数学总复习不是对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而是要通过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将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中变化的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达到总复习的要求;才能达到三个“化”。下面就来谈谈如何进行三个“化”。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