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1980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使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当然,任何事情都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因此所有理论的知识都要用于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活跃了,课堂提问才变得更有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 质量 有效性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075
  现今世界都提倡素质教育,不得不说之前一味地老师教学生学,没有任何的新颖性,让学生形成了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真理的思维定式,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不是按照老一辈的形象原封不动的塑造新一代,而是给孩子们更多的空间,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造性,在课堂上老师更要配合学生,讲究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也让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课堂提问的策略非常重要。
  一、提问不仅是多少的问题更是质量的问题
  为了充分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很多老师都会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使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来说,老师应该抓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在課堂上提出问题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讲究提问的方法。课堂提问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可要让课堂提问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么一个好的提问方式是必需的,多提问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固然重要,但盲目提问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适当的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带动大部分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不能全是简单的。这对于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可能会使其骄傲自满甚至丧失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在适当的时候要提高难度,让学生多维度思考,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错了也没关系,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除了简单和难相结合以外,还要注重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一些问题应从本课重难点出发,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刻在脑中。
  学生在课堂中展现怎样的自己,和老师在课堂中的表达方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使一节课达到很好的效果老师必然要付出很多。这节课应该准备些什么,应该创设怎样的教学情景,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用怎样的提问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快的融入到课堂中来,课堂中哪些问题可提可不提,这些都是需要老师在课外就必须做好,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预见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对那些地方可能会难以理解,想好应对措施,针对性的提问。因此一节课的提问除了注重提多少的问题,更要注重这些问题能给学生带来多少收益,即要达到量的标准也要有质的保证。
  二、教学准备对提问的重要性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即兴发挥那只是对于那些没有准备的人的自我逃避罢了,不管是任何课程,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数学的课前准备也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一节课之前老师就会准备这节课所要用到的道具,在学生之前预习好这节课以及下节课的知识,掌握重难点,这样才能使整节课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超过预期的效果。在上课前老师就应准备好这节课应该提出的重要问题,从重要的知识点出发,在适宜的时机提出问题,当然还要尽可能的想到课堂中会出现的小插曲,能够轻松自如的解答学生的疑惑。如果没有想好课堂中一些重要的问题,那么在课堂实战时就很容易抓不住重点,提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学生抓不住主干,就会对重要的知识点模糊不清。因此教学准备不仅对一节课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一课时第一节中,课前老师要准备探索三角形全等过程的道具,在探索新知的环节引入问题:当两个三角形中只满足全等性质中的一条或两条时,那么两个三角形会全等吗?本人认为这就是这一节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自己推导出当两个三角形只满足一个或两个条件时这两个三角形是不全等的。这样不仅为接下来引入的重点打下了基础,而且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来的结果印象会更加深刻,轻松的就掌握了本课的难点。在这个问题之后,再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通过上面的探究,你认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应该至少满足几个条件?这个问题就可以老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同桌合作,根据自己的假设制作三角形模型,当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时,得出本节课的重点。这样提出问题不仅使学生轻松的掌握了重难点,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师生的关系更加密切。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三、课堂提问应具有巩固性、循序渐进性、启发性、幽默性
  作为老师的都知道在一节新课开始之前,都会对上一节的内容进行复习,这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这时候就要注意所提出的问题,一要检验学生是否对旧知识达到熟练程度了,二是要巩固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接纳接下来的内容,所以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巩固性。例如在初一上册学习的加减时就需要先提出问题:什么是整式?只有理解了整式的含义,才能更好地理解整式加减的含义,才能更快的掌握整式的运算。接下来就需要一步一步的逐渐深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新知识,提问的跨度不能太大,要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感受。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他们正处于抽象思维发展阶段,因此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不一定任何问题都明确的问,每个答案都是规定好的,只需要带动学生,活跃其思维,启发式教学即可,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而定,有时候能够简单直观解决的问题也没必要走一些弯路,直观清楚的表达给学生或许也会有意外的收获。提问时带有一定幽默诙谐的语气也是很重要的,初中生的注意力也还不是特别长,一直讲课,学生难免会有枯燥乏味的感觉,因此在课堂中在合适的时候适当的活跃一下气氛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四、结束语
  本人认为在课堂中不应由老师占据主导地位,这样会使学生变得被动,不善于思考。其实更多时候我们应该做学生的引导者,帮助孩子自主学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与学生合作学习,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发言,答疑解惑。有了疑惑才有了学习的方向,才有奋斗的目标。愿我们能制定更周密的学习计划,做课堂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其他文献
在"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过程中,使用了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对管道进行内窥测、高压水清洗是实现管道内修复的前提,运用其对城市管网进行监测和维护是保证城市管网正常运
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中的管理和控制,它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以工程项目所确定的效益为目标,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中心,按工程项目内在规律并服务于工程项目效益的全面质量保证体
在国内外有关隔震加固和基于性能设计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性能的隔震加固设计的理论框架。其中包括加固结构的性能目标、加固结构的性能评估、设计方法等环节,较为清晰
筏板基础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由于实际建筑物都是由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组成的完整系统,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面又共同作用的,在这个完整系统中三者的受力和变形是相互制约
对2012年甘肃省农村体育骨干教师置换培训项目的实施进行个案研究,结果显示培训目标的价值取向突出强调社会需求,不能满足农村体育教师发展需求;培训管理系统内部任务分配不
介绍一种基于视频图像的实时多目标跟踪的方法.文中引入了跟踪窗口的概念,实现了对多个运动目标的同时跟踪.文中详细分析了这种方法的原理,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和应用实例.
蒙古灭亡西辽之后,大蒙古国与花剌子模成为邻国。两大强国均向外扩张,他们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两国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试探接触期,两国互相试探摸底,摩擦最终
具有损伤自监测功能的智能结构是一个多传感器体系结构.多传感器体系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多传感器信号处理及多传感器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对智能结构损伤监测的多传感器信
对树根桩应用于加固高路堤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讨论树根桩加固高路堤的稳定性设计及计算,阐述了树根桩加固高路堤的施工工艺,并结合京九线K2155+700~+980高路堤加固实例,对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疾病,多起病于青少年,常有感知、思维、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程多迁延,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发生率高,影响将近世界人口的1%。占用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