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趣教育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bestc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虽没有考试的巨大压力,但作文指导为考而教的痕迹依然十分明显。教师还是在写作技法上大做文章,押题、猜题,强化训练写作技巧和材料选择,而忽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久而久之,小学生便对写作失去了兴趣,写作欲望低,写作思维固化,不会表达真情实感,文章毫无灵性和生命力。如何让小学生的作文充满童真童趣,闪耀灵性和智慧的光芒,让写作成为学生自主表达和抒发情感的平台,应该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攻克的难题。笔者从“智趣教育”的角度尝试,力求开辟小学作文教学“绿色写作”的新思路,以期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一、启智——立足教学目标,培养写作智慧
  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須给作文教学松绑。要在启迪学生智慧、激发思维灵性、提升语文素养上下功夫。一要敢于放权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权利下放给学生,使其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二要努力开拓学生的作文视野,立足教学目标,搭建观察、体验的平台,给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三要培养学生自主表达的意识。小学生的写作视野比较窄,作文就是让学生表真情、说真话、写真事,教师要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表达,不要用“八股文”“格式文”约束学生,要给学生自主选择话题的权利,让学生自由状物言情、表情达意。四要包容学生。小学生的作文思维不成熟,在练习和实际写作时会犯许多错误,教师不能用成人标准去苛求学生,要允许学生走偏犯错,教师及时纠错,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逐步提高。五要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学习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比如,指导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主题作文时,应该明白此文题意在通过描写家乡的民俗,激发学生对家乡、民族的热爱之情。但是,学生的作文主旨往往达不到这样的高度。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一是范文引路。让学生阅读本单元的几篇文章,分析文章内容,学习写作技巧。二是联系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利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当地的民俗习惯,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民俗,说一说其特点,思考这些风俗中包含什么样的情感。三是谈谈对这些民俗有什么想法和思考。最后让学生选择一种风俗习惯,按照范文的思路写作。
  二、增趣——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形象化展示文本中的场景,是给作文教学增趣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创设与文章相似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活跃气氛。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信息渠道,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培养人文情怀。教师要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事件,巧妙移植到教学情境中,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写作时流露真情。比如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有你,真好”时,我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灯下缝衣、车站送行、桌前陪读、母子视频通话、新年贺卡等20多个场景,让学生自主选择,并根据自己的体验完整叙述来龙去脉,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大家畅所欲言,课堂氛围热烈,作文效果非常理想。这个练笔给我一个启示: 只要真情涌动,一定可以写出好文章。
  三、授法——积累写作素材,传授写作技巧
  有了丰富的食材,还要有高超的厨艺,才能做出美味佳肴。放在作文教学中,就是有了素材,还要有写作技巧,才能写出佳作。因此,教师要传授学生写作技巧,但要注意,写作技巧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文章主题、写作素材灵活变通。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要包容学生的失误,用激励法引导学生爱上写作。教师还要重视练笔,让学生练习运用写作技巧,自主写作,用“智趣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总之,教师必须正视教学现状,落实“智趣教育”理念,利用“启智、增趣、授法”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其自主写作的潜能,拓展其写作思路,让他们敢于表现自我、表达自我,走上“绿色写作”之路。
其他文献
[摘要]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夯实学生英语知识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将导学方案运用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中,逐步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水平。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导学方案,对提升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关键词]  小学英语 阅读
期刊
史先生有本书叫《命若琴弦》,书里他以残缺的身体说出最为健全高大的思想,有句话说得真好:“人的命运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六瞎子觉得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双目就会复明,可这对史先生而言,他不求双腿会因此痊愈,他只觉得,弹那一千弦的过程是人逆命而行、不服天命的象征。他非要用血淋淋的十指,跌打滚爬后泥污的十指,拨弄出生命之弦,激越辽阔的金石之声。  史先生一贯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
期刊
【摘 要】  本论文探讨了如何抓住“小学一年级”这个敏感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为孩子奠定良好的书写基础。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 写字教学 敏感期 方法策略  2013-2014学年度,我担任了一年级语文的教学。作为一名刚刚教完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我深刻感受到“写字教学”对低段孩子的重要性。过去一年里,我带着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在写字“阵地里”摸爬滚打,孩子们的书写,经历了从
期刊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告訴我们:只要善于用心感受生活,勤于用文字记录生活,文章便能水到渠成。但对于处于写作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虽善于用明亮的眼睛捕捉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却不擅长运用语言文字清晰有条理地记录生活、表达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因此,在写作时常常出现难以下笔或词不达意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便不敢写、不爱
期刊
提高写作能力,只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做不到的,学生平时也要注意积累。这里所说的积累主要是写作素材方面的积累。怎么积累呢?平时可以留心生活,及时记录印象深刻的事件或产生的感悟,也可以在读到好词佳句时摘抄下来。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积累,都需要学生主观上努力,教师只能引导,不能代替学生完成任务。因此,站在教师的角度看,对于素材积累这个问题,教师能做的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感受文章的情感,让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
期刊
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挖掘学生的写作天赋,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但是学生受生理、心智等条件的限制,对世界的认识比较浅薄,阅读量也不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也比较差,写作能力有限,很难通过文字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大难点。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让学生简单摹写他人文章,这种临摹式的教学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太大帮助。所以,教师应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理念,通过创新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好写作基
期刊
本文从“学习支架”的视角,以绘本《小猪变形记》的微写话课堂教学实践为例,对小学低段微写话教学进行了探索,梳理了微写话课程的分类,总结了适合绘本微写话的素材,对学习支架在绘本微写话教学中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供同仁参考。  从1978年布鲁纳将学习支架引入教学,到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学习支架理论可谓影响深远。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构建的支架,完成写作任务。运用学习支架,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促进
期刊
在夜的枝头数星星  王丹枫  一直认为,夏天是春天前世的眼神,深邃旷远的视线之外,总是漂浮着少时流年的细密光影,缱绻,浓烈,挥之不去。然而,那些明媚的记忆大多萌发在晴朗的夏夜,盛开在星星和月亮的周围。  夏天最生动的部位是夜。  我喜欢的夏夜,与城市无关。城市的夏夜,常常与躁动、暧昧、喧嚣纠缠不清,想看星星,推窗都不知望向哪里。童年,没有星星可数是可悲的。  我喜欢乡下那些被风吹皱的夏夜,月亮、星
期刊
向内丰盈  白音格力  不知世间有没有人,拥有果园十亩,野花满坡,木屋一间,夜有月光鱼游其间。在那里,春时澹澹看溪,夏时炎炎赏荷,秋时萧萧望雨,冬时寂寂听雪。  这是我几年前写下我还不曾拥有的理想生活。  我日常的生活很平常,我诗意的生活全是诗。我一直认为,生活与诗,并不遥远。生活深处总要有自己的深情,去珍惜每一分美好。我一直固执而天真地向我的內心走进,我的内心是一座花园,所以我时常感觉我的身体开
期刊
作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从“将作文批改与阅读课结合,鼓励学生个性写作”“引导式批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两个方面,谈谈教师如何更好地进行作文批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将作文批改与阅读课结合,鼓励学生写作个性  作文是人内心感情、认识的书面表达形式,是情感、认识的载体。因此,优秀的作文往往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当下,学生写作被条条框框束缚,被教导不能用过于华丽的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