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s29224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写作能力,只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做不到的,学生平时也要注意积累。这里所说的积累主要是写作素材方面的积累。怎么积累呢?平时可以留心生活,及时记录印象深刻的事件或产生的感悟,也可以在读到好词佳句时摘抄下来。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积累,都需要学生主观上努力,教师只能引导,不能代替学生完成任务。因此,站在教师的角度看,对于素材积累这个问题,教师能做的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感受文章的情感,让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的美。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小学生素材积累的问题和现状
  1. 积累素材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虽然作文在语文分数上占比很大,但积累素材需要花费时间大量阅读,而且还需要思考,进行内化和吸收;要求学生静心感受和体会,天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他们很难提起积累素材的兴趣。学生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对于教学来说既是突破点也是难点。另一方面,由于写作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的学生写也会写出不同风格的作品,而且一些学生在积累素材方面缺少章法,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教师教学时一般也不会对积累素材进行深层次的指导,往往就是让学生找一些好文章阅读。而且由于阅读的范围太广,学生还没有掌握积累的技巧,导致他们不知如何积累,最终对积累素材产生抗拒心理和厌恶情绪。
  2.不能反复咀嚼素材内容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文章内容空洞,没有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内涵,没有表达出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很明显是为了应试而写。大部分学生抱着为了写作而写作的心态,选择的写作素材,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列举的,或者是按照教师的指点搜集的,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典型、充实的素材能让文章内容丰富,但学生使用素材的时候过于形式化,对文章主旨以及素材内容都不甚理解,只是人云亦云,或者相当然地胡乱运用,这样,即使运用了很多素材,也写不出佳作。应用素材是基本功,应用恰当的素材则是更高阶的能力。形式化地运用素材往往会造成文章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千篇一律的文章虽然在结构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拿不到高分。这样教学,是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因此素材滥用以及素材积累等方面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解决的“拦路虎”。
  二、积累素材的几点建议
  1.将素材积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可以围绕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主题练习积累素材,这样既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比如,写“旅行”这个主题,可让学生在课上讨论。旅行的范围很广,包含的内容也很丰富,让学生发散思维思考,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对于有道理的,教师可以肯定,让学生朝这个方向思考;如果没有学生能给出不同答案,教师就可以简单点拨,给出几个不同的答案,供学生借鉴和思考。
  讨论写作主题,可以培养学生围绕主题深度思考的能力,深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其次是让学生围绕主题搜集素材,素材可以来自于生活,也可以来自于书本,只要切合主题就可以选用。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多布置一些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课下完成,并予以监督。《红楼梦》里有句话,叫“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写作也是如此,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本书,那么每个字符都应该饱含情感与汗水。写作就是对生活的记录、思考,深挖生活这眼泉水,写作能力肯定能得到提高。
  2.课本是最好的素材来源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雨》时,可以从几个层面展开,第一个是主题“秋天”。秋天可以代表很多东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练习,想象与秋天相关的事物,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思考的结果写作。第二个是文章的写作手法。教材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每篇都是十分优秀的文章,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适当进行仿写训练,然后循序渐进地用同样的写作手法写自己的文章,如此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是文章本身的价值。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素材,教师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背诵精彩段落和好词佳句,以便以后写作时应用。学生积累素材时往往会忽略课本,因为课本上的事例大家都知道,缺少新鲜感,其实课本是最值得探讨以及挖掘的素材,充分利用教材,既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也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鉴赏和表达能力。
  3.运用网络积累素材
  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电脑、手机等信息化工具积累素材,可以随便定一个主题,比如“泰山”,讓学生根据主题积累素材。很多学生对泰山不够了解,查询纸质资料肯定耗费很多时间,如果利用互联网,就可以很快搜集到泰山的相关资料,非常便捷。作为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现在的孩子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运用互联网已经成了习惯。而互联网所涵盖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想要找的东西从互联网上都可以找到,在积累素材时运用互联网,可以事半功倍。
  语文一直是小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还间接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写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总而言之,想提高语文成绩,必须先提高作文水平,而作文水平的提升又离不开素材的积累。所以,学生只有多读、多记、多想,才能积累充足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质量。因此,教师应牢牢抓住教学重点,制定教学方案,更加高效地引导学生积累素材,进行写作训练,以更好地完成写作教学任务。
其他文献
有些同学的作文语言干巴,读之味同嚼蜡。究其原因,是不会给文章化妆。文章写得美,才能吸引人阅读,像《荷花》《丰碑》《海上日出》《可爱的草塘》等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文思,给人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心灵震撼。那么,怎样才能把文章写美呢?  一、细节描写扣人心弦  如果说文章是大树,那么细节则是最突出的枝干和最鲜亮的叶子。文章的“亮点”往往体现在扣人心弦、动人心魄的细节描写上,因为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事
期刊
读过美文、好书或者观看电影后,会有一些感受和体会,受到一些启迪和教育,写出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不但可以加深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升思想认识。写读后感有章可循,就是引、议、联、结。  一、引——围绕感点,引用材料  读后感,“讀”是基础,“感”是延伸,“引”是“感”的落脚点。具体来说,读文章后生发感想的地方很多,需要选择感受最强烈的内容,也就是有的放矢地引述原著中与“感”相关的内容。写好这部
期刊
[摘要]  在“言传”与“身教”之间,“身教”更胜于“言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榜样就在身边,榜样就是你我他。教师要以最好的行为示范,积极地影响学生。我们的课程是要延伸到孩子们的生活中、生命里。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延伸,是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关键词]  身教胜于言教 示范 榜样  小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崇高
期刊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可行化作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合理运用个性化作文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字创作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时要采取一定的策略,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的目的。[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个性化  小學语文
期刊
[摘要]  和以往相比,如今的课外阅读出版物市场更为可观,由于许多课外读物有着明确的市场定位,对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非常关注,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接受和认可。通常而言,小学生在课外能够获得更加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这种体验在语文课堂上是无法获得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出科学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关键词]  小学 语文 课外阅读 指导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高质量课外
期刊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堂作为问题的集散点和讨论的校场,理应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在深入思考质疑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有效学习思维和方法,打开认知视野。围绕问题多与作者、文本以及人物进行深度对话,不仅能有助于学生产生豁然开朗的顿悟之感,更能使得他们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大胆尝试,进一步释放学习的才情与潜能,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一、问出思维:用疑开路  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的鲜活思想和鲜明个
期刊
[摘要]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夯实学生英语知识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将导学方案运用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中,逐步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水平。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导学方案,对提升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关键词]  小学英语 阅读
期刊
史先生有本书叫《命若琴弦》,书里他以残缺的身体说出最为健全高大的思想,有句话说得真好:“人的命运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六瞎子觉得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双目就会复明,可这对史先生而言,他不求双腿会因此痊愈,他只觉得,弹那一千弦的过程是人逆命而行、不服天命的象征。他非要用血淋淋的十指,跌打滚爬后泥污的十指,拨弄出生命之弦,激越辽阔的金石之声。  史先生一贯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
期刊
【摘 要】  本论文探讨了如何抓住“小学一年级”这个敏感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为孩子奠定良好的书写基础。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 写字教学 敏感期 方法策略  2013-2014学年度,我担任了一年级语文的教学。作为一名刚刚教完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我深刻感受到“写字教学”对低段孩子的重要性。过去一年里,我带着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在写字“阵地里”摸爬滚打,孩子们的书写,经历了从
期刊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告訴我们:只要善于用心感受生活,勤于用文字记录生活,文章便能水到渠成。但对于处于写作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虽善于用明亮的眼睛捕捉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却不擅长运用语言文字清晰有条理地记录生活、表达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因此,在写作时常常出现难以下笔或词不达意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便不敢写、不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