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语文:追求绿色生态课堂境界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hrim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盛老师,您的“和美”语文在小语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能不能谈一谈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这一教学主张的?
  盛新凤:前几年,小学语文教学及研究一直被一种二元对立的极化思维操纵,非左即右,非此即彼,一直在做一种钟摆运动。极化现象的产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迂回徘徊,停滞不前,造成了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近年来我读了一些书,如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一分为三的哲学观、古代建筑学、中医理论以及圆美理论等,接受了一些传统文化的熏陶,回过头来再去思考语文教学问题的时候,发现我们只有用一种“和”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才能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事物因“和”而美,语文教学也可以因“和”而美。克服极化现象,构建“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绿色生态课堂境界应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记者: “和美”语文的基本教学主张又是什么呢?
  盛新凤:“和美”语文,这个“和”字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儒家的“中和”、道家的“妙和”与释家的“圆和”。要把不同的事物加以综合,形成“和”之态,就要把极化的事物进行融合、融通。“和美”语文就以“融通”为关键词构建了自己的理念体系。融通之一是雅俗共赏,这是一种优课观。阅读教学“雅而不俗和者寡,俗而不雅则无精神滋养”。太“阳春白雪”,会造成“曲高和寡”;太“下里巴人”,则会流于枯燥机械,缺乏美感和情趣。雅俗共赏的阅读教学,正是追求两极融通的“和美”境界,达到“共赏”的目的。融通之二是显隐结合,这是一种学习观。内隐学习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因为语文具有极强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揭开内隐学习的神秘面纱,充分发挥内隐学习的巨大威力,还应把内隐与外显两种学习方式紧密结合,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融通之三是主客相生,这是一种师生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角色不断变换、冲突,直至胶合,使课堂生成一种“有冲突之和美”。融通之四是言意相谐,这是一种性质观。“言”和“意”是个相互转化的过程,由“言”到“意”的转化策略有:据言悟意、由言带意、创言补意。由“意”到“言”的转化策略有:由意带言、循意识言、会意生言,最后达到“言”“意”共振。
  记者: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文体是多样的,刚才您也提到过“和美”语文对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了分类研究,现在能不能结合具体的文体来谈一谈,怎样根据课文特点寻找不同的融通点呢?
  盛新凤:好的。文体不同,教学各异,关键是要找准不同的融通点。如导读写人文章,表里融通是阅读的关键。我们可以从描写人物外表的语言切入,在逐层朗读、感悟中不断在学生头脑中“塑像”,塑有形的外在形象之像和无形的内在精神之像。叙事类文章的最佳融通点是事理融通,应紧紧抓住事件中耐人寻味的“细节”细读品味。写景文章应该把感受景物之美与体会作者情感融通起来,找到最佳融通点——情景融通。状物类文章,既要感受物之“形”,又要感受物之“神”,做到形神融通。民间故事的特点是用虚构的情节表达人民真实的情感,教学的抓手是虚实融通。诗词类文章,要在诗(词)境与文章外显的语境之间找到巧妙的融通点,使诗(词)境与语境融通。
  记者:在历时10余年的教学研究中,“和美”语文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盛新凤:“和美”语文主要是从“哲学观”“美学观”“生态观”三个层面开展研究的,历经三个阶段。
  研究初期,在哲学思辨“和”的基础上,抓住“融通”这个关键词,在四个领域构建“雅俗共赏的优课观、显隐结合的学习观、言意相谐的性质观、主客相生的师生观”。又针对课堂微观层面的极化现象,研究了细节上的“融通”方式。
  2008年到2010年,我们提出了“圆美”的审美形态研究:“和美”语文努力追求和谐婉转的圆润之美、流动变化的圆转之美,最终达到含蓄蕴藉的圆融之美。重塑了“和美语文”课堂教学美学观:走向实践的和济之美,调和融通的和融之美,和畅圆润的和润之美,两极平衡的和谐之美,和乐喜悦的和悦之美,行云流水的和舒之美。和而不同,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
  2011年至今,针对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我们进行了生态观层面上的“和美”教学研究,建构了“以练导学”“和美”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优化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结合教师艺术巧妙地引导,导练融通,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整体语文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课堂呈现实效之美。
  记者:看来,“和美”语文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不断思考,不断深入,不断创新。能不能跟我们具体说说什么是“以练导学”?它同“和美”语文又有什么联系呢?
  盛新凤:“和美”语文提倡“主导与主体”融通的理念,即以学生的“学”为主,辅以教师的“导”,两者融和、贯通。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导学意图的训练是能促进教师“导”和学生“学”相融的胶合剂,能发挥导学训练的最大功能,也能有效建构“练”“导”“学”“和美”融通的教学格局。基于此,从课堂操作的微观层面,我们提出了“以练导学”建构“和美”课堂的教学构想。
  “以练导学”旨在通过设计多维、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辅以教师得力的引导、指导,利用课堂冲突,将师生思维推向巅峰,将课堂引向高峰,享受思维碰撞的快乐,创造课堂的精彩与生动,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努力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这种课堂“生在前,师在后;练在前,导在后”的模式,“练”是载体,“导”是路径,“学”是落点。这里的“练”指一切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课堂所有生命活动的轨迹,包括口语、书面语、情感、语感、审美、思维等训练,形式也很多,包括朗读、品味、体验、圈画、书写、游戏、实验、表演、辩论等,其操作程序主要有“先练后导”及“边练边导”两种。
  记者:盛老师,“和美语文名师工作室”成立后,您带领着学员到各地做“和美”语文的学术交流,取得了很好的反响。目前工作室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盛新凤:到目前为止,我已带了两届工作室的学员。我们工作室采用“任务驱动、层层挂链、内外兼修、多向交流”等策略,把“和美”语文的理念和实践操作策略以点带面地向整个区域辐射。几年中,全区共组织过20多场大型“和美”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最近几年,我们主要围绕《小学语文“以练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以练导学”建构“和美”语文课堂的实践与研究》两个省级课题进行了生态观层面上的“和美”教学研究。   首先,针对传统课堂的训练时间往往集中在课堂的某一个时段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以练导学”最佳训练导学时机的探究,摸索出了“课前练习,找准方向”“课中训练,交叉进行”“课后练习,实践提升”三种具有各自优势的训练时机。
  其次,我们总结提炼了“训练板块清晰明了”“训练内容指向语文”“训练方式追求情趣”“导学过程相互推进”四个训练过程的操作要义,研究开掘了“点拨学生理解文本”“帮助学生关注文本言语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法”“熏陶学生的情感”等训练的多重导学功能。
  现在,我们的两届学员正一起从两个角度着力研究“训练环境的差异策略”。一是通过对写人记事类文体、诗歌类文体、写景类文体、寓言类文体、说明性文体等不同文体特性的研究,构建了不同文体的“以练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二是聚焦听、说、读、写等不同的要素,思考开发了“以读导学”“以说导学”“以写导学”“以听导学”等有关语文素养全面提升的新课型。
  记者:“和美”语文的研究至今已取得了哪些成果?
  盛新凤:“和美”语文的研究在国内属首创,这几年“和美”语文的研究受到了专家、同行及各级各类杂志的关心、指导和扶持,我深表感谢!“和美”语文在大家的关心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将“和美”语文的研究成果写成了六本教学专著,即《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两极之美》《盛新凤讲语文》《盛新凤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和美》《盛新凤:生态文明烛照下的和美教学》。其中《盛新凤讲语文》一书获浙江省首届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30周年论文、专著评比一等奖。《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和美》一书受到了吴立岗教授及很多专家的高度评价。10余年来共有120篇跟本课题相关的论文、案例公开发表。全国多家权威小学语文教学杂志都对“和美”语文做过专题报道。我本人开发了10多节不同文体的公开课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公开教学,并做专题讲座400多场,全国20多万名教师听过我的讲座和公开课。全国各地很多学校、教师主动要求加入到“和美”语文的研究中。目前,“和美”语文作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教学流派在全国小语界独树一帜,也已成为我们湖州市小学语文教学的品牌。2011年,在山东日照举行了“盛新凤首届和美教学专题研讨会”,山东日照新营小学成为了“和美”教学实验研究基地学校。
  “和美”语文的研究在全国乃至国外华语教育地区也引起了很大反响。2010年4月,我应马来西亚华教总会的邀请赴马来西亚吉隆坡、雪州两地讲学,反响强烈。全国小语会原副理事长吴立岗先生称赞“和美”语文是“充分吸取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之精华,在太湖之滨茁壮成长起来的一株奇葩,它学理透彻、案例生动、易于借鉴、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日前,北京市通州区北苑小学组织教师设计“五育并举”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并推送给学生,同时把向学生征集“疫情期间,我在家里这样做”的稿件在公众号推出,家校合作助力學生在延学期间的自主学习与全面发展。  摄影报道/刘美芳
近日,浙江省杭州区萧山区衙前镇第二小学举行了小学科学“新课标 新教材 新实践”研训活动。半天的教研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同學们学到了知识,老师们研学了同行教师的两堂设计巧妙、构思精良的公开课,收获满满,受益良多。
日前,浙江省杭州四季青中学团委书记、党员教师黄丽娜老师与潘怡丹、娄俊老师一行前往西藏那曲,赶在冬季来临前将100件冬衣送到西藏那曲杭嘉中學的学生们手中,探望贫困学生,送上他们亲手准备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近年来,杭州四季青中学陆续开展了为那曲送教、向那曲捐书、承接杭嘉中学教师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当地提升教育质量,让那曲的孩子享有优质的教育。  摄影报道 / 田 恬
马里亚纳海沟,全球最深的海沟,它像一座在海底倒立的山峰,最大深度“挑战者深渊”相当于珠穆朗玛峰顶叠加一座西岳华山的海拔高度,是已知海洋的最深处。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坐底“挑战者深渊”,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在世界上首次同时将3人带到海洋最深处。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奋斗者”号,中国深潜人用劈风斩浪的数十年,矢志创新,一次次挑战着深海科技的制高点,书写着一幕幕深海传奇。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抓住人物语言特点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乐器葫芦
【备课思考】  由《语文课程标准》可知,第二学段识字量在减少,但对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和识字态度的要求明显提高。如何在识字教学时间减少的情况下,提升识字效果、保证阅读质量呢?基于单元整合教学的思路,我们将本课执教的内容设定为将一个单元的生字进行整合教学。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 通过画思维导图、朗读和赛读文章句段等形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熟练认读“畅、磕、弧”等22个生字。  2. 通过小组
引 子  笔者不久前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一线语文教师中有过撰写下水文经历的人数比例非常小,很多语文教师甚至不知道何为“下水文”,更不清楚其意义及功用。“生写师不写”已成为习作教学的常态,并且有固化的倾向。很多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忽略指导,鲜有示范,更缺乏必要的学情观察和分析,未能发掘“下水文”所蕴含的教学价值和研究价值。笔者认为,能写、会写“下水文”,是一个成熟语文教师的标志;爱写、善写“下水文”
《出发!奇妙的自然险境·失踪的“大嘴号”》  绘本简介:  “蛋蛋学校万物探秘之旅”是国内原创的一套极富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探索万物的科普漫画绘本。讲述蛋蛋学校的十二个蛋族小伙伴,在师父太极龟的带领下,通过神奇的蛋壳飞行器,来到昆虫世界、沙漠海洋、月球太空……经历了各种爆笑、惊险、有趣的历险,在一次次探秘中了解了万物的奥秘。  阅读推广人  姜娜  北京市大兴区礼贤新航城幼儿园  《出发!奇妙的自然险
教育惩戒,要区分“惩戒”与“体罚”  文/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非常必要,教师这个职业决定了他必须有惩戒权。就好比一辆车,它要有发动机,同时要有刹车,如果没有刹车,这个车子就控制不住。教师没有惩戒权,就无法对学生履行教育的责任。  要明确区分“惩戒”与“体罚”。过去我们因为相关的法律当中明确了对学生不能体罚,没有明确教师的惩戒权,就使得在实践过程当中,很多人偏向于
在语文名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通过对名著的阅读和学习,形成相应的能力,是每个教师努力的目标。基于此,为提高教学效率,可以用以画代讲的教学手段,找到师生的契合点。本文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教学为例,将绘画引入语文名著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使他们获益匪浅。  调动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班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美术学习,已经对美术技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