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奥兰纳斯》的两个伦理问题分析

来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p2781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利奥兰纳斯》的艺术成就奠基于其伦理问题的复杂性,其中最为突出的两个伦理问题是政治伦理的重建与家庭伦理的异变.政治伦理的重建表现为:在政治制度方面,贵族制转变为一种复杂的混合政治体制;在政治行为方面,基于政治德性与“回报论”的政治行为遭到排斥,基于功利主义的政治行为得到认同;在政治观念方面,平民不再因为德性的原因被排除在城邦治理之外,取得政治参与的合法性.家庭伦理的异变表现在伏伦妮娅自然情感的缺失以及基于城邦利益做出牺牲科利奥兰纳斯的伦理选择两个方面.在家庭、军事、政治三位一体的独特社会背景下,家庭伦理的异变是政治伦理重建的必然结果.
其他文献
有关《史记》称引《论语》传本系统及方式问题,前代学者研究尚有空白.从《论语》在汉代的流传、《史记》所称《论语》书名、《史记》所引《论语》文本三个方面综合讨论,判定《史记》所称引《论语》系《古论语》.在内容上,《史记》所引《论语》多同孔安国、郑玄校注本《古论语》,而与汉石经本、定州竹简本《鲁论语》异.在判定《史记》所称引《论语》文本性质的基础上,对《史记》称引《论语》的不同方式作了例释.
李白、杜甫是唐代诗风的典型代表,其作品中的李广形象很好地体现出了他们的风格差异:在家国层面上,李白突出自己的“精诚”,而杜甫则表现自己的“赤诚”;在追求仕进层面上,李白好直抒,而杜甫则沉郁.李白较全面地挖掘了李广的形象内涵,甚至认为自己是李广后人;而杜甫则在李广形象的用典技巧上做得更好.
“金课”是美国高校创办一流大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严格的教学管理体制、批判性创新思维的培养、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考核制度和严谨的学术诚信规定等都是打造“金课”的成功举措.
农户的土地收益分配满意度是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绩效的衡量基准,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关注点.在农户土地收益分配满意度影响因素理论解析的基础上,实地采集山东省微观农户数据,应用Logit、Probit两种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农户土地收益分配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的土地配置状态和所在集体组织的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户土地收益分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按照重要程度排列,表征农户土地配置状态的变量依次为家庭人均承包地面积、承包地被征收占用对家庭生活水平影响情况和家庭人均收入,代表集体组织发展水平的变
人格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和核心,更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最迫切要求.目前,高校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普遍存在问题,即人格教育定位模糊,缺乏精确性;人格教育实施零散,缺乏系统性;人格教育师资不足,缺乏专业性.科学运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原理与研究方法,可以助力高校构建符合大学生需求的人格教育课程体系,增强人格教育的系统性、丰富性,加强人格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建党百年来,爱国主义教育经历了救国、兴国、富国和强国四个阶段.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紧紧围绕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制定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导向,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坚持立足中国和面向世界的统一;做到知行合一,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统一;抓住时代契机,在守正和创新的结合中提高教育效果.
浙西南革命精神作为区域性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将浙西南革命精神融入浙江高校思政教育,有助于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传承革命精神,丰富思政教育内容.现阶段,浙西南革命精神融入浙江高校思政教育还面临一定困境,包括缺乏对浙西南革命精神内涵的深度理解、学生对浙西南革命精神缺乏足够兴趣等.对此,高校可通过加强理论自觉,传播浙西南革命精神;丰富教育媒介,提高教学趣味性;强化宣传转化,创建长效机制等,促进浙西南革命精神有效融入浙江高校思政教育中.
媒介融合时代,博物馆内容的建设与传播也发展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叙事形态阶段.面对机遇与挑战,跨媒介叙事理论提出的去中心化故事世界、多平台合作和粉丝参与,与发展博物馆内容传播、构筑博物馆类图书的媒介生态系统具有可适性.博物馆类图书融合出版依靠自身资源建构故事世界,选取优质故事内核,借助不同媒介平台特性拓展故事内容,并通过多平台间的协作互通形成“互媒”特质,发挥和利用粉丝群体的创作性,最终实现完善受众阅读体验、吸引受众持续关注和参与.
伴随着教育部公布197所“双高计划”建设名单,高职院校拥有了 自己的“双一流”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国家、社会和高职院校关注的重要焦点之一.当前,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主体单一化、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学业评价主观化等突出问题.为此,构建职业核心能力结构,强调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于日常教学的思想是很有必要的.强化师资力量、重视育训并举、发挥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优势,有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有助于“双高计划”之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农业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内涵,分析了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意义.同时,基于课程基本组成要素,尝试构建了一套由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框架体系,并对二级指标的具体标准作了详细描述.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对课程实施的必要性进行了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