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悲剧《科利奥兰纳斯》中的“战争”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ulysse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利奥兰纳斯》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也是最后一部罗马剧,写成于1608年左右。悲剧故事取材于古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Plutarch)的《希腊罗马并置名人列传》(Parallel Lives)。《列传》由托马斯·诺思爵士(Sir Thomas North)于1579年从法译本译出。诺思是十分出色的散文家,莎翁不但从他译本取材,而且文风也颇受影响,本剧中即有不少台词是直接脱胎于诺思译文,莎翁稍加点染,即成为“无韵诗”。剧中主人公科利奥兰纳斯生于公元前5世纪,当时罗马正处在由贵族独裁向民主共和过渡时期。科利奥兰纳斯本名“马歇斯·卡厄斯”,名字(Martius)内即嵌有“战神”(Mars)之名。马歇斯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在其寡母教导下,接受罗马黩武文化熏陶,从小喜欢舞刀弄枪,加之自己勤苦锻炼,体格遒劲,以勇武著称。罗马当时与邻国战事频繁,马歇斯年少即参战杀敌,几乎每战必去,去则必胜。后因在与敌人伏尔斯人战争中“独自”攻陷敌军科利奥里城,荣获“科利奥兰纳斯”之名。战后归国竞选执政,因性情高傲,蔑视庸碌的护民官及平民,遭到政敌暗算并被放逐。被家国背叛之恨促使他投敌反攻罗马,但兵临罗马城下之时,亲友前来求情,主人公仇恨化解,决定罢兵言和,最后身陷敌城,被敌手奥菲狄乌斯杀害。与莎翁“成熟”悲剧(比如“四大悲剧”)比较,许多西方论者认为《科利奥兰纳斯》一剧“不受大众喜欢”,读者一般是学者或学生。但也有论者甚为称道此剧,甚至说阅读此剧可以检验读者理解莎翁的水平。国内许多普通读者对于此剧不曾耳闻,学者系统解读论述的文章十分少见。仅从莎翁后期创作判断,此时诗人创造力并未有明显衰减,故而此剧仍具有更深入研究解读的价值和空间。本文即是在这一领域所做的微薄努力。本文坚持以细读文本亲自获得一手感性经验作为阐释和批评的基础,避免强行用空泛理论切割扭曲莎翁原作。在尊重原作整体性的文本脉络的同时,本文也注意借助有价值的理论工具对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剖析。精读文本并做统计比较后,作者发现在所有莎翁悲剧中,“战争”(war)一词在本剧出现的次数名列第一,所以本文选择从主人公参与的三次不同性质的“战争”入手对全剧进行解读,以更为深入全面地理解科利奥兰纳斯的悲剧命运以及整部悲剧的思想内蕴。论文题目中“战争”
其他文献
详细分析了数字同步解调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同步解调原理结合模拟混频的快速测相方法,介绍了该方法在相位法激光测距中的具体实现过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我国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工业发展也面临着较大挑战,智能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模式已越来越普遍。研究分析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现状,
文章通过研究和分析新旧会计准则关于金融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相关核算差异,最后,为更好地贯彻新准则的要求,提出了相关建议。
国际人道组织由于所处制度环境或自身可支配资源的限制,在实施救援时往往独力难支。面对困难,相互协调、彼此合作就成为一种自然选择。国际人道救援协调机制就是国际行为体之间
在简·奥斯丁生活的时代——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音乐是英国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力量,它尤其广泛深入到中上层社会女性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女性意识的建构发挥了其
伴随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极大发展。为了更好的保障高速公路建设质量,一定要牢固掌握以及提高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下文主要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