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艺博会的精英们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ua9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年初,我就踏上了德里印度艺术博览会的旅程。
  艺博会定于几天之后的1月25日开幕,但与此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却已经处于进行时了。豪华的私人预展汇聚了孟买艺术界的各路精英,但最吸引眼球的还是艺术家薛堤的双层红巴士雕塑,它还长着一对巨大的银色翅膀。难道这是要把我们带到不胜寒的高处?
  印度艺术博览会上新的国际化趋向还是理论大于实践,不过在这些艺术品中仍能碰到一些意外的惊喜,比如柏林阿尔恩特画廊带来的索菲·卡列斯的图片文字组合作品《精致之痛》系列,它表现了新德里皇家酒店里的悲欢离合。而立森画廊展位展出的录像中,玛瑞纳?阿布拉莫维奇一边用牙连皮带肉咬着一颗洋葱,一边列举她厌世的各种理由。也许她要是知道自己的两件作品卖得很顺利,就不会这样失落了。
  孟买Volte画廊的Tushar Jiwarajka绝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他已然喜上眉梢:“我们的作品正在进入印度和国外的各种公共和私人收藏”。当然,不是每家都能像他那么走运。很多西方画廊都在叹息印度的买家不出手,同样,印度画廊也为缺少新藏家而发愁。一位印度画商说:“国际性机构来的是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买东西”。另一位也表示同意:“市场不行,谁要是说行,那纯属胡扯”。相比之下,纽约画商托马斯·恩本说得更为中肯:“人们的心情肯定有点压抑”,他的意思是说,缺乏买家是会展日期导致的,这次博览会正值周末假日,还和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撞了车。
  其中,最吸引人的“周边活动”就是Skoda奖展览。该奖效仿英国的透纳,今年已是第二届。获奖候选人名单包括超级明星吉提斯·卡拉特、正当红的塔鲁,还有新人那文·托马斯。众望所归,托马斯最终折桂,艺术家莎米拉·撒蒙特欣喜万分地说:“黑马胜出!” 托马斯的雕塑表现了一群被关在有铁树的房子里的鸽子,意在体现动物对城市空间的适应不过,就算那些鸟对假树已经习以为常,还是有些人对他们的环境怨声载道:“艺术博览会是观赏艺术的最下策,我们还要支持其他的展现方式。”吉塔·卡普尔如是说。
  不过,就当前而言,印度艺术博览会还是印度艺术界最隆重的盛事。基帕尔说道:“对于博览会而言,今年是一个转折点,我们见到了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收藏家。”
  如果说,印度进入全球艺术界,意味着会有更多类似的有文化深度的展览出现,那么,我们定要把失去的加倍补回来。
  
其他文献
公元1127年,南宋接替北宋。当时为了区分,北宋官窑就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南宋官窑有两个烧窑的地方,一个是郊坛下,一个是修内司。这两个窑址都是20世纪发现的,一个是20年代,一个是90年代。  南宋顾文荐《负暄杂录》有这样一段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袭徽宗旧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
期刊
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平海路、中河路交叉口西北角,即现在的维景国际大酒店东侧位置,原为下兴忠巷33号,当时的扇子制作经营者在原址重建了“杭州扇业会馆”。会馆,相当于现在的行业协会,会馆负责人叫长老,经常请戏班子来聚集人气,或者在此组织经营者交流经验。这块石匾,当时就悬置在会馆的大门上。  扇业会馆是砖木结构建筑,三进,整个建筑坐西朝东。进入石库门,正面一座戏台,约20平方米,院落地面用石板砌
期刊
走进中国扇业博物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风的长廊”,告诉观众扇子从古至今的演变,把观众引进扇子的王国。  中国扇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传说时代。扇业博物馆提供了几乎所有和扇子有关的知识和话题,从中国扇的起源历史、文化内涵、制作沿革,到各地扇庄扇市,最后到国外扇艺,日本的,欧洲的,其他国家地区的,无所不有。  博物馆里最大的一把扇子来自王星记。王星记的董事长孙亚青,一个与扇子注定相牵姻缘的女人。从事扇
期刊
—— 你看见我了吗  我来了,因为你在。尽管每次见你都要飞越十万八千里,无论见面有多艰难,我来了,在不确定的纬度于每天早晨醒来,都会看见你,那熟悉的庭院,在流动生命中,赏赐了我更多一份的亲情念想。  看见你了。隔着许多浮动的岁月和机场所有的人声笑语;隔着一张张翻动的泛黄书页和西湖边鱼贯穿梭的人群……透过渺渺云烟,紧闭大门前“游人止步”的木牌,告诉我,你又在修建。  几百年来因屡遭毁,你经历过多少次
期刊
靳尚谊老家的人们问某事“中不中?”意为:“是否合适?对不对?”之意。中国人对“合适”与“正确”判断标准其实是一种“中庸”标准。孔子称之为一种最高的德性。北宋程颐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其兄程颢也说:“中则不偏,常则不易,为中不足以禁止,故日中庸。”孔子的“过犹不及”“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皆是不走极端,不偏激,强调适度与平和的儒家思想。中国围棋崇
期刊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原址为清帝皇行宫,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将行宫中的圣因寺藏经阁改建为文澜阁。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1861年,太平天国军攻入杭州,本为藏书阁的文澜阁不幸沦为兵营,阁中的藏书也都散佚四处。后来丁氏兄弟主持重建了文澜阁,收集、补抄,散尽家赀,出资赴沪购买散佚之书,使得《四库全书》得以劫后余生。之后又有史称“乙卯
期刊
还不曾见过单只手端一杯热茶,两条腿又迈开大步前行的人。如果您确实是想品茶而不是解渴,你不会手提瓶装茶饮料边走边喝,你必须首先消停下来,不管是坐在客厅,坐在茶馆,还是坐在路旁。你必须让自己的身躯进入外在的某种静止状态——品茶是一种内在的思想活动,活动的开始起于双脚的停止。  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打招呼:来,喝杯茶吧。那么,他或者是她其实是说:来,到我这里来坐一会儿吧。  这是一种善意的召唤。从前日本
期刊
西泠印社是杭州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申报“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的重要门类之一,因而邀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员和众多国际友人前来参观。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员,我也应邀来到了这座被马可?波罗称为“美丽而华贵的城市”。  西泠印社的人带我们参观了他们收藏在馆里的各种印章。看着展示柜和展示橱窗内的一枚枚小巧玲珑的章印,我很是惊讶,这些心灵手巧的中国人是如何能在这么小小的空间上,雕刻出花样繁多的艺术印
期刊
说起西泠,最先想到的,却是吴昌硕的梅花。  初见时吃了一惊,银钩铁戟,淡漠朱砂,一枝一干一蕊一瓣都仿佛是刻在一方石印上,风过处,满纸金石幽幽生响,有暗香。  这让我想起我老家一种传说中的奇石,名唤梅花玉。石质淳厚,肌理细腻,常作苍苔烟岚色。内中朵朵金晶暗绽,多为五瓣,如梅花吹雪。宋时为西南名贡,而如今金沙水拍了800年,早也英雄无觅处了。  而他的梅花,不是画,却是石,却是印。从此眉间心上,无计相
期刊
“马图拉”这三个字,已因艺术,由地名变为著名的佛教造像艺术流派代名词。  到印度已是第9天,一早,在马图拉博物馆门前,我们与前两天由胡馆长率领从国内来的另一支队伍会合。  考察、旅游,一路走来,我们希望将对异国及其艺术的想象,给予种种落实或颠覆。印度之行,对佛教石刻造像艺术,或熟悉,或陌生,已触动我连番的认同与惊异;在它的博物馆,在一尊尊石刻造型前,我仿佛总在不断地拥抱艺术,抑或又被艺术的历史拥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