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明月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e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西泠,最先想到的,却是吴昌硕的梅花。
  初见时吃了一惊,银钩铁戟,淡漠朱砂,一枝一干一蕊一瓣都仿佛是刻在一方石印上,风过处,满纸金石幽幽生响,有暗香。
  这让我想起我老家一种传说中的奇石,名唤梅花玉。石质淳厚,肌理细腻,常作苍苔烟岚色。内中朵朵金晶暗绽,多为五瓣,如梅花吹雪。宋时为西南名贡,而如今金沙水拍了800年,早也英雄无觅处了。
  而他的梅花,不是画,却是石,却是印。从此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记得第一次去西湖,去西湖的第一处,就是西泠印社。那时还是少年,在满院子山风山雨里把那些楹联石碑印章拓片一字一句地看过去,已是暮色四起。坐在亭子里歇着,翻着本新买的《西泠艺丛》,都忘记了是身在西湖。漫漫然,那些笔画只如苔痕上阶,染得人满心苍绿。
  原来90年前,这里始为金石雅集之处。而1913年的重阳节,印社正式成立,我所喜欢的那位画梅花的吴昌硕即被公推为社长。看到此处,就顺口笑问同来那人:“吴昌硕何许人也?”那石下坐着的少年朗声漫道:“一耕夫来自田间。”于是相与大小。
  没错,门口可不就是他那时为印社题的撰联:“印讵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
  不过这位“耕夫”可是不简单,连齐白石都曾作诗道:“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这里的“老缶”就是吴昌硕。而白石将其与徐渭、朱耷并列,敬慕之情溢于言表。
  吴昌硕(1844-1927),名俊、俊卿,初字香补,中年更字昌硕、仓石,1912年起以字行,号缶庐、苦铁等,敬慕者以“缶翁”称之。浙江安吉人。成名最早为篆刻,初冲浙皖诸家入手,上溯秦汉印,不蹈常规,钝刀硬入,朴茂苍劲,前无古人;功力最深是书法,尤擅石鼓,以笔结体,一变前人成法,力透纸背,独具风骨;自称30写诗50学画,以金石书法入画,喜作大写意花卉。笔墨坚挺,气魄厚重,色彩浓郁,结构突兀。画风震撼当世,名满天下,日本人尤为崇拜,为之铸铜像,置西泠印社中。
  至于西泠印社,地处西湖孤山风景绝佳之处,造园置景又如刻印凿章,方寸之间,尽现匠心。其选址之胜,立意之高,被推为湖上园林之冠,也可见造园主持者学养之深。正如陈从周所评:“造园有天然景观,有人文景观,两者兼有者,湖上唯此而已。”印社内胜迹遗迹甚多,其中最有名的自是汉三老石室,国宝“三老讳字忌曰碑”即收藏于此。80年前,此碑即将流落海外,吴昌硕等人义卖书画印谱,并发布募捐公启,最后集60余人之力,以8000银元将之赎回。因此,有楹联云:
  “竞传炎汉一片石,永共明湖万斯年。”
  作为印社的首任社长,缶翁虽常居上海,但此处却是他苦心经营的“田间”。据说他每次来印社时总是小住在题襟馆或是观乐楼内,还在题襟馆上留句,称“每居此,则湖山之胜,必当奔集于腕下,骈罗于胸中”。
  而这些,就是我第一次所见所知的吴昌硕了。
  那样的梅花,是出自何人的腕下,我终于是见识到了。不过奇怪的是,反而感觉很遥远。那些盛名和胜迹,如同石碑,虽然足以千古,却毕竟只供人仰止。倒是那些小小的印章拓片,点滴笔墨,仿佛可以和人说话。
  画如印,印如人,而人的生命,也都凝在这一枚枚印章里了吧。但我们究竟是年轻,还是不能懂得。
  这一次再来西泠,却是为寻他的旧居。
  题襟馆现在是陈列室,里面有社内收藏的各色印章印石;而乐观楼改为吴昌硕纪念馆,隐在园中一湾流水的后面。一位仁兄正在水边岩龛上拓字,只听见墨扑子发出的噗噗声,一下一下正拍在那石壁上。
  我往那边绕过去,绕过汉三老石室,来到观乐楼前。这是一座两层中式阁楼,楼外绿荫蔽日,门前曲水流觞。走进楼里,一楼各室已打通改为整间,四壁窗子透进树影婆娑。房里四周都是他的资料,看得人心底唏嘘。
  他6岁由父启蒙识字,14岁学刻印,从此“与印不一日离”。17岁那年,因遭兵燹远避他乡,家人四散。逐流离颠沛,辗转于荒山野谷之中。21岁才得以回家乡安吉,与老父两人相依为命,躬耕度日。并从施浴升学诗,兼学各家书法、篆刻。父逝次年,开始四出游学,寻师访友,历经20余年学而不厌,声名日隆。
  
  22岁,在县里学官的迫促下勉强应试,中秀才后即绝意仕途,不再赴考,一直以游幕和鬻艺为生。53岁那年,一度被举为江苏安东(今涟水县)县令,却因不惯于逢迎长官、鞭挞百姓,到任只一月便毅然辞官而去。为此他还专刻一块印章“弃官先彭泽令五十日”。此后他以卖画为生,生活不免穷困,故用“酸寒尉”自嘲。任伯年据此为他画了一幅《饥看天图》,他还自题一诗:
  生计仗笔砚,久久贫向隅。
  曲裘风雪侯,割爱时卖书。
  卖书犹卖田,缺阙皆膏腴。
  我母咬菜根,弄孙堂上娱。
  我妻炊扊扅,瓮中无斗糈。
  故人非绝交,到门不降舆。
  冗笑道旁谁,屠贩鬑鬑须。
  虽是落魄,并不潦倒。虽临严寒,并不委顿。回首萧瑟,也不自怜自艾。一生清贫,却常以书画义卖赈灾。这样的吴昌硕,为人确深得梅花筋骨。方孝孺曾有画梅题诗“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知”。这句用来形容素爱梅花的吴昌硕也甚是妥帖。不过,如果将“草木”理解为寻常百姓,后一句又似不妥。因为他其实始终是个朴实谦和,忠厚温存的“田间耕夫”,全无士大夫的自命清高之气。
  据说他寓居苏州时,有次访友归来,途中遇雨。在一废园中避雨时,遇到一个卖豆浆的人。交谈之下,卖浆者知道他是一位画家,就求他为自己作一幅画,他即慨然允诺。过了几天,卖豆浆者到他寓所里取画,他果已认真绘好一幅相赠。且有题诗一首叙述这次邂逅经过,以作纪念。
  缶翁一生诲人不倦,对贫寒后世尤为提携关照。弟子有诸闻韵、诸乐三、刘玉庵、王一亭、杨植之、荀慧生、沙孟海、潘天寿、王个簃等人。先生在日本声望尤隆,其作品在日甚至被奉为国宝追捧。来华求教的弟子以河井仙郎和水野疏梅最著名,后来均为日本书画篆刻名家。而日本汉学家日下部鸣鹤与长尾雨山与他交谊最厚。鸣鹤卒,他亲书篆文墓碑,至今屹立在鸣鹤故土,与鸣鹤于杭州紫云洞题名石隔海遥望着。
  我就这样尽自胡思乱想,在“观乐楼”门口的小石凳子上坐着,慢慢也就自得其乐起来。门上的对联是他78岁时题的:“宜雨宜晴静观自得;尽善尽美为乐至斯”。真是好一种俯仰自得。并不是林和靖那种清逸,更不是张岱他们那种风流,他是一块石头,一方印章。从容淡泊中自有坚韧固执,并不像羽化登仙,而只想刻下生命印照。我忽然想起他一生中曾用的号多达几十个,不知别人会作何解,我却把它们都当成他对颠沛一生的记忆留存。
  波折虽人人难免,却并非人人都会记之念之,留此存照。而那种炫之耀之,洋洋得意之人,大多标榜的只是功成名就时的风光,至于失落潦倒,真是恨不得一笔抹去。即使有时忆苦,底子也都透着对如今得志的炫耀。而这个刻石头的沉默之人,却一笔一划把这一路上的印象都刻了下来。记在心里。于是,“印”不仅是“学”,还是“心”。
  若说人如其印,最能代表他的也许是那枚“爱己之钩”——不爱江汉之珠,唯爱己之钩。江汉虽有珠,非是吾有,也未必我愿。而重己之钩,善施以用,即可得鱼。于是自得自乐,乐在其中。寥寥四字,不卑不亢,不张不狂。却是“如有佳语,大河前陈”。
  
  
  
  
  而我最揪心的,却是他66岁时所作的“明月前身”,印侧造元配章夫人背影像。空旷天地中,仅一女子背影端然而立,长裙曳地,衣袂翩然。款文曰:“元配章夫人梦中示形,刻此作造像观,老缶记”。
  而“明月前身”四个小篆极是纤媚。明字作心形,日正月斜,如夜渚月明之神情。月字欹斜,运笔婉转,又仿佛好风相从。前身二字却是流水潺潺——水月光中,思君如日月,回还是昼夜。
  吴昌硕19岁时,战乱中失散的聘妻章氏病逝于乡里。直到两年后返乡,他方得噩耗,将其迁葬于庭中枇杷树下。自此不能萦怀,十年后才与归安菱湖施氏成婚。婚后虽琴瑟和谐,但对前妻怀念之情终难磨灭。41岁那年,他在苏州寓所梦见了章氏,曾有《感梦》一诗记之。25年又过,66岁的老人再次梦遇章夫人。于是,就有了这枚“明月前身”。
  我坐在观乐楼前的小石凳子上,看着前面浅浅一湾小潭。潭里水草枝蔓,树影斑驳,落日的金沙轻轻罩下去,暗绿里绽出点点金晶,如梅花吹雪。
  如果是月光下,这门前景致是不是恰是一方小小印章呢?只是那隔着47年离别的背影,只在他的心里,在他的印里。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其他文献
如果说杭州之行是一次艺术之旅,那么第一站南宋官窑博物馆就让我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人员领略到了中国手工艺术的精妙绝伦。  在杭州众多的文物古迹中,南宋官窑作为著名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瓷器生产遗址,蜚声海内外。800多年以前,南宋官窑曾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写下了一笔,如今在杭州留下了陶瓷文化的历史足迹。  步入馆内,犹如进入了一座陶瓷的文化殿堂,那一件件青瓷色泽翠丽晶莹,纹路疏密有致,造型
期刊
走进这座胡庆余堂,它仍保持原状。整座建筑被设计成仙鹤状,鹤年延寿,主人希冀店铺生机长存。门庭是“鹤首”,过了门庭向左拐弯,便是一条长廊——“鹤颈”,廊壁上悬挂一长溜黑底金字的丸药牌。这牌全用银杏木精制,上书药名,下注各种丸药的主治功能:诸葛行军散,胡氏辟瘟丹,八宝红灵丹,神香苏合丸,外科六神丸,安宫牛黄丸,十全大补丸,大补全鹿丸,小儿回春丸……  漫步胡庆余堂,观赏民间制药工艺过程时,我不禁感慨:
期刊
公元1127年,南宋接替北宋。当时为了区分,北宋官窑就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南宋官窑有两个烧窑的地方,一个是郊坛下,一个是修内司。这两个窑址都是20世纪发现的,一个是20年代,一个是90年代。  南宋顾文荐《负暄杂录》有这样一段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袭徽宗旧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
期刊
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平海路、中河路交叉口西北角,即现在的维景国际大酒店东侧位置,原为下兴忠巷33号,当时的扇子制作经营者在原址重建了“杭州扇业会馆”。会馆,相当于现在的行业协会,会馆负责人叫长老,经常请戏班子来聚集人气,或者在此组织经营者交流经验。这块石匾,当时就悬置在会馆的大门上。  扇业会馆是砖木结构建筑,三进,整个建筑坐西朝东。进入石库门,正面一座戏台,约20平方米,院落地面用石板砌
期刊
走进中国扇业博物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风的长廊”,告诉观众扇子从古至今的演变,把观众引进扇子的王国。  中国扇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传说时代。扇业博物馆提供了几乎所有和扇子有关的知识和话题,从中国扇的起源历史、文化内涵、制作沿革,到各地扇庄扇市,最后到国外扇艺,日本的,欧洲的,其他国家地区的,无所不有。  博物馆里最大的一把扇子来自王星记。王星记的董事长孙亚青,一个与扇子注定相牵姻缘的女人。从事扇
期刊
—— 你看见我了吗  我来了,因为你在。尽管每次见你都要飞越十万八千里,无论见面有多艰难,我来了,在不确定的纬度于每天早晨醒来,都会看见你,那熟悉的庭院,在流动生命中,赏赐了我更多一份的亲情念想。  看见你了。隔着许多浮动的岁月和机场所有的人声笑语;隔着一张张翻动的泛黄书页和西湖边鱼贯穿梭的人群……透过渺渺云烟,紧闭大门前“游人止步”的木牌,告诉我,你又在修建。  几百年来因屡遭毁,你经历过多少次
期刊
靳尚谊老家的人们问某事“中不中?”意为:“是否合适?对不对?”之意。中国人对“合适”与“正确”判断标准其实是一种“中庸”标准。孔子称之为一种最高的德性。北宋程颐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其兄程颢也说:“中则不偏,常则不易,为中不足以禁止,故日中庸。”孔子的“过犹不及”“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皆是不走极端,不偏激,强调适度与平和的儒家思想。中国围棋崇
期刊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原址为清帝皇行宫,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将行宫中的圣因寺藏经阁改建为文澜阁。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1861年,太平天国军攻入杭州,本为藏书阁的文澜阁不幸沦为兵营,阁中的藏书也都散佚四处。后来丁氏兄弟主持重建了文澜阁,收集、补抄,散尽家赀,出资赴沪购买散佚之书,使得《四库全书》得以劫后余生。之后又有史称“乙卯
期刊
还不曾见过单只手端一杯热茶,两条腿又迈开大步前行的人。如果您确实是想品茶而不是解渴,你不会手提瓶装茶饮料边走边喝,你必须首先消停下来,不管是坐在客厅,坐在茶馆,还是坐在路旁。你必须让自己的身躯进入外在的某种静止状态——品茶是一种内在的思想活动,活动的开始起于双脚的停止。  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打招呼:来,喝杯茶吧。那么,他或者是她其实是说:来,到我这里来坐一会儿吧。  这是一种善意的召唤。从前日本
期刊
西泠印社是杭州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申报“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的重要门类之一,因而邀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员和众多国际友人前来参观。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员,我也应邀来到了这座被马可?波罗称为“美丽而华贵的城市”。  西泠印社的人带我们参观了他们收藏在馆里的各种印章。看着展示柜和展示橱窗内的一枚枚小巧玲珑的章印,我很是惊讶,这些心灵手巧的中国人是如何能在这么小小的空间上,雕刻出花样繁多的艺术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