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的文章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e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原址为清帝皇行宫,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将行宫中的圣因寺藏经阁改建为文澜阁。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1861年,太平天国军攻入杭州,本为藏书阁的文澜阁不幸沦为兵营,阁中的藏书也都散佚四处。后来丁氏兄弟主持重建了文澜阁,收集、补抄,散尽家赀,出资赴沪购买散佚之书,使得《四库全书》得以劫后余生。之后又有史称“乙卯补抄”和“癸亥补抄”,终将文澜阁的《四库全书》抄录完整。
  站在阁楼上俯望四周,园林的布局顺应地势高下,适当点缀亭榭、曲廊、水池、叠石之类的建筑物,并借助小桥,使之互相贯通。园内亭廊、池桥、假山、叠石互为凭借,贯通一起。主体建筑仿宁波天一阁,是重檐歇山式建筑,共两层,中间有一夹层,实际上是三层楼房。全部楼阁建筑和园林布局紧凑雅致,颇具特色。
  
  
  
其他文献
(一)    它,气势雄伟的“宙斯祭坛”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列为希腊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它,曾拥有当年世界第二大的图书馆,发明了风靡欧亚的羊皮纸。  它就是土耳其西南部的帕加马古城。当年作为小亚细亚的一个独立王国,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然而在人类文明史上,却如同耀眼的流星划破历史的夜空,把刹那间的光辉变为永恒。  它,是大地的瑰宝。  帕加马古城位于特洛伊东南约210公里。那天中午,我们在正在
期刊
烟雨江南,水雾锁琼楼。  小桥流水,浣纱溪女,吴音媚好,是画家潘鸿海描绘半生的境。  “潘鸿海的水乡像梦。依水而居,依水而市。船道是河,是水网,水畔的栖居既有家园的乐处,又有水泊天涯的乡愁。潘鸿海的水乡正是抓住了水乡的这种浓浓的风味,他让这树这屋罩在有厚度的光中,如雾如梦,而让水来显发生机生趣,这就是水乡特有的诗意。”  ——许江  水乡的守望者  2012年上海的2月还是冷的,人民广场的上海美术
期刊
5月,喜逢杭州成功申请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我们《焦点》杂志在杭州市委宣传部及其魏皓奔副部长帮助支持下,与读者们一起解读杭城工艺和民间艺术的典藏圣地,解读它们的传承之秘,寻觅五千年的文化之魂。渴求让艺术走进百姓的日常世界,让城市艺术成为的文化地标。  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文化名城,罗马、巴黎、伦敦、北京、杭州……每座城市都会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和艺术特色。市民们在
期刊
如果说杭州之行是一次艺术之旅,那么第一站南宋官窑博物馆就让我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人员领略到了中国手工艺术的精妙绝伦。  在杭州众多的文物古迹中,南宋官窑作为著名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瓷器生产遗址,蜚声海内外。800多年以前,南宋官窑曾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写下了一笔,如今在杭州留下了陶瓷文化的历史足迹。  步入馆内,犹如进入了一座陶瓷的文化殿堂,那一件件青瓷色泽翠丽晶莹,纹路疏密有致,造型
期刊
走进这座胡庆余堂,它仍保持原状。整座建筑被设计成仙鹤状,鹤年延寿,主人希冀店铺生机长存。门庭是“鹤首”,过了门庭向左拐弯,便是一条长廊——“鹤颈”,廊壁上悬挂一长溜黑底金字的丸药牌。这牌全用银杏木精制,上书药名,下注各种丸药的主治功能:诸葛行军散,胡氏辟瘟丹,八宝红灵丹,神香苏合丸,外科六神丸,安宫牛黄丸,十全大补丸,大补全鹿丸,小儿回春丸……  漫步胡庆余堂,观赏民间制药工艺过程时,我不禁感慨:
期刊
公元1127年,南宋接替北宋。当时为了区分,北宋官窑就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南宋官窑有两个烧窑的地方,一个是郊坛下,一个是修内司。这两个窑址都是20世纪发现的,一个是20年代,一个是90年代。  南宋顾文荐《负暄杂录》有这样一段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袭徽宗旧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
期刊
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平海路、中河路交叉口西北角,即现在的维景国际大酒店东侧位置,原为下兴忠巷33号,当时的扇子制作经营者在原址重建了“杭州扇业会馆”。会馆,相当于现在的行业协会,会馆负责人叫长老,经常请戏班子来聚集人气,或者在此组织经营者交流经验。这块石匾,当时就悬置在会馆的大门上。  扇业会馆是砖木结构建筑,三进,整个建筑坐西朝东。进入石库门,正面一座戏台,约20平方米,院落地面用石板砌
期刊
走进中国扇业博物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风的长廊”,告诉观众扇子从古至今的演变,把观众引进扇子的王国。  中国扇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传说时代。扇业博物馆提供了几乎所有和扇子有关的知识和话题,从中国扇的起源历史、文化内涵、制作沿革,到各地扇庄扇市,最后到国外扇艺,日本的,欧洲的,其他国家地区的,无所不有。  博物馆里最大的一把扇子来自王星记。王星记的董事长孙亚青,一个与扇子注定相牵姻缘的女人。从事扇
期刊
—— 你看见我了吗  我来了,因为你在。尽管每次见你都要飞越十万八千里,无论见面有多艰难,我来了,在不确定的纬度于每天早晨醒来,都会看见你,那熟悉的庭院,在流动生命中,赏赐了我更多一份的亲情念想。  看见你了。隔着许多浮动的岁月和机场所有的人声笑语;隔着一张张翻动的泛黄书页和西湖边鱼贯穿梭的人群……透过渺渺云烟,紧闭大门前“游人止步”的木牌,告诉我,你又在修建。  几百年来因屡遭毁,你经历过多少次
期刊
靳尚谊老家的人们问某事“中不中?”意为:“是否合适?对不对?”之意。中国人对“合适”与“正确”判断标准其实是一种“中庸”标准。孔子称之为一种最高的德性。北宋程颐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其兄程颢也说:“中则不偏,常则不易,为中不足以禁止,故日中庸。”孔子的“过犹不及”“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皆是不走极端,不偏激,强调适度与平和的儒家思想。中国围棋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