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分层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511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中的“面向全体”,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所以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就要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此,仅就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问题做一探讨。
  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者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找准重点、难点,而且还要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准确、恰当地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如:“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制定出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教学目标。
  共同的教学目标:会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不同的教学目标:
  ①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
  ②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
  ③能推导出求根公式。
  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处理课堂教学环节
  1.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每一堂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与其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对不同的知识内容、类型采取不同的复习引入,当新知识引出后,及时板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对目标做一简要的说明或解释,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课堂提问的层次性
  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既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还能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对学习较为困难的A组学生,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回答一些基本的或较浅显的问题,不论回答的对与错,首先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对成绩较高、能力较强的C组学生,让他们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有时还与他们较劲儿,故意为难他们,训练他们的能力。
  3.课堂练习的层次性
  课堂练习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巩固、发展、深化的作用,同时又起到一种激励效应。通过课堂练习,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悟,都能体验到成功和快乐。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即设计出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其中基本要求一致,习题技巧分三个层次,分别与三个层次学生的水平相适应。对于A组的学生,设计基本练习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些基本的、与课堂例题相近的题目,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知识的内化,落实第一层次教学目标。对于第二层次的B组学生,设计发展性练习,通过练习一些稍微有变化的、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第三层次的C组学生,设计综合性练习,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完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后,可设计几组练习,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
  4.课后作业的层次性
  布置课后作业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布置课后作业切勿一刀切,否则会使第一层次的学生吃不消,只能抄袭作业,而第三层次的学生吃不饱。为此,布置课后作业同样要有层次性,作业量与难易程度要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一般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做题只要求第三层次的学生或第二层次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在批改作业时,对A组和B组的学生的作业要格外改得仔细些,有时要进行面批。对C组的学生可提出灵活性的问题供他们探索、研究。
  5.达标测验的层次性
  检测对师生双方都具有信息反馈的作用。检测的内容着重在基础概念和基本技能,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拟定出不同层次的测试题,也可以采用同一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或采用附加题等形式。总之,检测的内容、深度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相一致,落实教学目标。对检测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并注意反馈信息的层次性,除了由教师讲评分析试卷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试卷找出错误,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的活,记得牢,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还应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培优的目的,在于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爱好数学的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学习数学确有困难的学生扶他一把,通过课后个别辅导及时补救,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还要防止把着眼点只放在知识缺陷的补救上,要注意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做到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文汇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想象是诗歌审美鉴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理活动。闭眼凝神,可以视为通往想象的一个入口。在诗歌想象的教学中,尝试采用三步:第一,闭目凝神,也作诗人;第二,编织细节,重回现场;第三,闭目描绘,体验分享。也许,能够完成想象并藉之获得审美体验。  【关键词】闭目凝神 编织细节 描绘分享 审美心理体验  已逝的朦胧派诗人顾城在他的诗作《生命幻想曲》里写下诗句:“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这句非常符
【内容摘要】阅读经典作品,对于当代初中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与语文学习能力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经典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分量,可以使语文学科的本色得到突显,促进初中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目标。本文以回归语文本色,重塑经典阅读为题,对经典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复兴的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经典阅读 教学方法  经典文学作品经历了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变化,经历过时间的检阅。一般
【内容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让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对新知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能集音、形、色于一体的直观形象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使之与传统的教学手段高效结合,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
新的学期,新的教材,满怀信心,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八年级教室。互相认识之后,我直接切入主题,开始了苏少版美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的教学,通读完课本,抛出几个问题,让同学们说说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原本美术课上气氛应该是很活跃的,今日学生竟然冷场了,这让我大跌眼镜。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感觉他们对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国山水画感到非常陌生。这一现象引起我的思考:  一、学生为什么会对中国
【内容摘要】要想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效率,我们既要不断探究怎样教学,还必须深入研究学生怎样学习;我们既要做英语知识的“传道者”,更要做学生学习英语的启发者。本文探讨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下,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特别是怎样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目的在于强调指导学生学习英语技能的重要性,并为英语新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提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困生转化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如何转
【内容摘要】教学偶然事件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能够很好的成为课堂上的点缀。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偶然事件 潜在课程资源 研究  教学偶然事件在课堂中偶尔会发生,许多教师都会先入为主地视其为一种危机。其实,这种理解是存在偏差的,如果能够善用这些偶然事件,它们往往能够成为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成为打开教学新局面的
笔者看到这样的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课程改革的实验状况,当地很有名气的一位教学能手就上了一节公开课,夺得了在座很多教师的称赞。但是,就是这样一节别人认为很成功的数学课,却遭到了专家的种种质疑,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这些专家的评课,让这位教师很难过,竟然大哭起来。新课程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当前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审视课堂,优化课堂,提
【内容提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老师囿于教参、教辅、《考试说明》,进行程式化的训练,而语文课堂中乐趣被湮没在“题海”之中,笔者建议,回归本真课堂,重拾遗失的美好,构建大语文思维,把语文课上得津津乐道,趣乐无穷。  【关键词】语文乐趣 七彩课堂 大语文 创造美 细节美 人情美  应试教育中,受教育者,关注的是分数立竿见影的提高,教育者往往急功近利,把一篇篇课文肢解为零碎的考点、变成应试的“敲门砖”
【内容摘要】现行的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贴近生活、时代、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所以,我们应当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把“生活”引入课堂,用“生活”教英语,让学生“学生活中的英语,在英语中学生活”,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高中英语生活化教学,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构建生活化的英语学习课堂;(二)拓展生活化的英语学习空间。  【关键词】英语教学 生活化 英语课堂 学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方法上入手,着重强调了研究性学习与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教材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主动的进行研究性学习,同时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平等有效的朋友式沟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深刻发掘不同学生的不同潜质。尽量做到因人而异、以人为本、因势利导、从而能使学生充分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主动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