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想用到应用再到能用、效用,事实上是教师意识转变、能力提升的一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能力提升了,教师意识转变了,他们才能实现“学能力”提升。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最该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呢?就是问题教学法。通过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学生了解了数学学科的本色,了解了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了解了如何成为一个发展型的数学人才。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应用问题教学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问题教学;初中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46-02
  在初中学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想了很多方法,就为了实现数学知识的思维性,就为了解决数学教学的枯燥性。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在笔者看来就是问题教学。通过应用问题教学,学生学会在思考中学习数学,学会在探究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所以,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参与由问题做主线的课堂教学,他们需要参与由思维做主导的课堂教学。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我们需要应用问题,实现本色化教学,实现“思维化”的教。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实施问题教学呢?
  一、问题的设计与解决必须立足思考
  课堂中问题的设计者是教师,而解决问题的是学生,在问题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那么教师设计问题的原则是什么呢?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思维。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积极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很多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后再思考、讨论的余地,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动脑、力求创新的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景,营造问题氛围
  初中数学教学是较为枯燥的学科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其实最令学生头疼的问题,往往是最能带给学生“成功感”的问题,最枯燥的地方,往往是教师与学生最能展现智慧的地方。那么如何才能将枯燥的数学上出智慧的味道呢?如何才能将头疼的问题变成一次次挑战呢?就需要应用问题教学,创设问题情景,营造问题氛围。因此教师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过程中,尽可能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然后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对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学生在这样的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三、问题要有开放性
  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维,问题的解决应用了学生的思维,问题的探究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体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也要向“四十五分钟之外要效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同样是问题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来不断优化数学思维品质。开放性数学题的解答一般不能按照常规的套路去解决,而必须经过思考、探索和研究,寻求新的处理方法。如求过点((2,3),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有两个:x+y=5或3x-2y=0。如果学生按常规思维方式去解决的话,就会忽视截距是0的特殊情况而得不出完全正确的结论。
  四、应用信息技术
  数学知识是理性的,是枯燥的,但是在应用信息技术之后,在应用网络环境之后,数学可以从理性转变为感性,从枯燥转变为趣味。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应用问题教学时,要注意与信息技术相整合。这样才能将让问题变得更有吸引力。其实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数学的整合,是解决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多媒体可以提供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能使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公式形象化。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感官同时接受信息,大大增加了课时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让学生保持好奇心
  其实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大的教学难题不来源于学科,而是来源于学生,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能够积极地成为学习者,“难学的数学知识”也并不难学,“枯燥的数学知识”也不再枯燥。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拥有好奇心,让学生“愿学”数学。实践中让学生在轻松、偷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不再感到单调枯燥,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数学中的概念、定理很多,而这些内容往往很抽象,学生学起来很枯燥,难以接受;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能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定理。如通过投影,可以将物体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表现得生动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六、给学生探究的平台
  初中学生不喜欢让老师“牵着手走”,他们虽然对于外在世界也非常彷徨,但是,他们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想自己闯一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不妨配合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学生去“独立探究问题”。教学中面对新知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首先让学生自己独立看书探索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及知识的发展过程等,其次小组交流,展示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一个认识过程,最后由教師引导、点拨、拓展思维。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体会到一些成功的愉快,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最喜欢什么呢?最喜欢展现自我。通过展现自我,学生学会了交流分享;通过展现自我,学生学会思考与探究;通过展现自我,学生成为了有信心的学习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展现自我,不断地思考与探究呢?就要应用问题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中,反思性教学是创新教学方式,以解决教学问题(不足)为基本点,是对教学方案的改进与完善,促进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它有助于教师自我发展与反思,推进有效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又该如何开展反思性教学?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37-
【摘要】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入,阅读材料里繁乱的内容信息能以图式清晰系统地展现出来。思维导图的构建能使枯燥乏味的英语阅读课堂焕发活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能大大地被激发出来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阅读,这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双赢的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阅读;中职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40-02  目前,中职生
【摘要】反思性教学法具有以思促教的作用,可以有效督促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结果,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本文主要分析了反思性教学法的特点及优势,并着重探讨了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高中生物;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42-02  反思性教学是反思文化发展的产物,作为适合素质教育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现实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这些不足体现在学生情感目标培养被忽视、学生差异性未得到合理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理念未得到有效落实、信息技术未得到充分利用。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这些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重视学生情感教学目标实现;第二,实施差异化教学;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摘要】作为一门具有一定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如果不能对于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改进,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很容易会变得枯燥无趣,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快乐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降低数学知识学习门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本文就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快乐教学来构建一个妙趣横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爱上数学
【摘要】农村小学在教学中严重缺少教具的配备,而学具的使用在教学中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它能使学生更加简单更加深刻地领会知识,在教学中能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学具的制作,全面掌握哪些知识点的突破可以借助教学具来实施,把学生的现有水平与教具的制作有机联系起来,才能使制作的教具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全面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翻转课堂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并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这一理论的提出引发了全球范围之内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浪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获取了众多教育者的一致性认可。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为例,阐述翻转课堂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并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苏教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关心和研究的一个方向,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兴趣盎然,充满活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高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给原本“呆板”的教学带来“一池春水”,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创设;情境;表演;游戏;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幼儿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能够实现人们更好的发展应该注重幼儿教育,但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因此为了能够促进人们更好的发展应该注重对幼儿教育进行改革。本文对当前幼儿园语言活动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在进行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加强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应用,从
摘 要:自从2012年美国政府推出《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以来,全球各组织、国家都纷纷在大数据战略推进方面积极行动,大数据相关的基础设施、产业应用和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大数据正从单一的技术概念逐渐转化为新要素、新战略、新思维。然而,目前社会各界关于大数据的基本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系统化的描述。为深入理解认识大数据的本质,更好挖掘利用大数据的潜能和优势,文章从大数据概念入手,从多个维度剖析了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