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感受语言的魅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kcyk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孔子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笔者在农村中学任教语文十余载,对此,颇有感触和体会。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这几句说明赠言、箴言甚至一般言谈,言语美好,都会使人觉得宝贵而乐于听取,可见语言美之重要。人与人之间相处讲究语言的美感得体,其实,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更需要精粹的语言。古今中外,但凡文坛上站得住脚的作品,哪一部没有出彩的语言?从重章叠唱的《诗经》,到优美如画的唐诗宋词;从犀利深刻的鲁迅杂文,到意蕴丰厚的秋雨散文;从动情激越的莎翁戏剧,到细腻独特的托翁小说,它们隽永的思想激动人心,它们灵美的语言魅力无限。
  笔者在长期的作文批改实践中,发现一篇好文章,“三分是内容,七分靠语言。”相信广大语文教师工作者和我一样,也有这共识。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真正精美的语言必定是生动活泼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能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起到推动的作用。而语言平庸是作文的大敌,许多学生的作文语言平淡干涩,不生动,无真情,没有丝毫吸引力,从而无缘一类文。
  语言与思想
  笔者为扭转学生作文语言枯燥乏味的局面,曾多次尝试组织学生自改作文,试图纠正其语言不通或不美之处,但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叶圣陶先生说:“修改非语言文字之事,实为思想认识之事”。作文语言的平庸其实反应出的是学生思路不清晰,對客观事物观察不够细微。学生对周围事物往往走马观花,留下的仅仅是粗略的表象,缺乏细致的体验与思考。意大利诗人但丁告诉我们,“对于我们的思想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当然,思想的深邃并非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而是来源于对生活大彻大悟。生活是一块多面镜,如何在多面镜中迸发出璀璨夺目的语言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留心观察 捕捉语言
  谈到语言,人们总以为,那是语文课堂的事。而老舍在《我怎样学习语言》中说:“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他认为“语言脱离了生活就是死的,语言是生命与生活的声音”“没有生活就没有语言”。 南宋诗人朱熹也曾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错,生活就像一股源源不断的活水,它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只有那些善于从生活中捕捉语言的人,才能使文章洋洋洒洒,美不胜收。
  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要想让自己文章的语言富有个性特色,务必注意观察和感受生活。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也不一样,因而写出来的语言也就迥然不同了。文章最忌人云亦云了。笔者曾布置一篇作文,题目:难忘的一幕。大多数学生写的尽是车来车往,扶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或者在摩肩接踵的公交车上给老妇人、小孩让座事宜。千人一面,语言也就不言而喻了,实在勾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什么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会如此乏味呢?笔者觉得,对生活缺乏热心。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人类是生活的匆匆过客,生活虽然多姿多彩,但如果你不留意身边的一点一滴,一切将会从你身旁流星般稍纵即逝。后来,笔者要求学生擦亮眼睛,仔细回想,写出真情实感。果不其然,学子们经过一番回忆,于是,“深夜,疲惫妈妈为我煮点心”“疾风猛雨中,严厉爸爸为我撑雨伞”等等动人的情景不断上演。而且,文章语言相继也变得俏皮、鲜活了。“妈妈,您真好!”“爸爸,您是我的守护神,我爱您一生一世。”“宝贝,你是我的小棉袄,以后我都还指望你给我温暖哩,嘻嘻!”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如同天籁之音,沁人心脾,感人肺腑。
  二、敢于尝试 获得美感
  有人说:“尝试,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温室里的花朵永远呼吸不到外界的新鲜空气。这似乎早已家喻户晓了。汉朝的司马迁不甘于在家研读史籍,从20多岁就开始漫游全国,考查史迹,采访史料,终于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 试想,如果司马迁不敢迈出家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部历史名著也许就很难问世了。为此,我们不得不说,成功需要敢于尝试挑战自我。
  我国南方地区,当代中学生的家庭条件、学习条件普遍优越,而且,近年来国家、政府也十分关注孩子的成长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孩子,义务教育阶段,上学不但免费,而且还免费提供营养餐。这本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减轻了广大农民供养孩子上学的经济负担,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孩子们的惰性。大部分孩子周末回家,除了玩还是玩,变得不爱劳动,不爱思考,凡事总想坐享其成、不劳而获。作业有“作业帮”;学习有“学习宝”;作文网上搜。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大多数是赝品,语言也索然无味,缺乏真情实感。
  笔者在一次作文课上布置了一道作文:我学会了 。许多学生信心百倍,胸有成竹,“唰、唰、唰”,不一会儿功夫,一篇篇文章就大功告成。可仔细一瞧,尽是雷同。令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后来,笔者要求每个同学亲自尝试一件你最想学的事,并把学习的过程与感受用生动的语言记录下来。心动不如行动,一声令下,学生如初生牛犊般尝试着自己最感兴趣的事。记述的语言也有声有色了。不但有鲁迅笔下雪地捕鸟般的真切详尽,而且还有朱自清春天般的甜美语言。
  三、勤于思考 锤炼语言
  有人说,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品出真味道。赏花和品茶讲究的其实就是一个字:“思”,即思考。单纯靠感官直觉感知,是很难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赏花品茶如此,写文章更是如此。
  一篇好文章,必须有绝好的文采。讲究文采,是在语句通顺、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等一般要求的基础上,对作文语言提出的更高要求。语言是一门艺术,它来自于生活,但并非是对生活口语的简单复制,它需要作者对生活口语进行艺术加工。
  自古以来,我国无数的文人墨客在创作中非常注意炼字,炼句和炼意。并在这方面留下不少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和分析、借鉴。 从文学作品的构成来说,它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语言。尤其是诗歌,因为它要求更集中而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它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就要求更加精炼。因此,优秀的诗人对于语言的选择取舍、加工提炼,都是苦心经营的。所谓“吟安一个宇,捻断数茎须”,“吟安五个字,用破一生心”,所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以及“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自述,正说明了诗人们为了更大地发挥出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辞警意丰、笔无虚设的境地,在遣词用字方面是如何讲究锤炼,费尽心思。
  现代作家叶圣陶先生也主张文章要写得“上口”、“入耳”, 这样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写文章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内容,还要注意锤炼语言,使其符合平时说话的习惯,做到“通”,接下来在平时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做到“巧”。在实际写作中,语言通顺方面,大部分学生容易做到。可在语言的巧妙方面似乎成为许多学生无法逾越的难关。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对语言的推敲琢磨了。同样的人物,同样的场景,在甲、乙、丙不同人的笔下,往往赋予读者的品味也就大相径庭了。而且对于一些读音相同意思相近的词不加以甄别,容易鱼目混珠。例如,的、地、得三个词,许多学生对它们往往凭兴趣去使用,不知从定语、状语、补语上进行区别。
  语言是艺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果简单复制,那就不是艺术,而是技术了。艺术是智慧的结晶,不假思索很难造就一门艺术,只有潜心造诣才能达到艺术高峰。
  四、关注网络 语言创新
  近年来,科技、信息日益网络化,我们的生活也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网络语言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为语言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活力。诸如粉丝,楼主、潜水、美眉、“886”等已经成为语言时尚的象征了。当然,新鲜事物的出现,难免会带来一些瑕疵,但只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语言也将为语言的发展增光添彩。
  生活需要语言,语言改变生活。只要做一个生活的热心人,就能感受语言的别具风采。
  参考文献
  1、 荀子 《荀子·非相》
  2、 童金宽. 《从生活中学习语言》[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旬刊》, 2003(14):35-37).
  3、 骆祖健. 炼字·炼句·炼意——古典诗词学习札记[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3):41-42.
  通讯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中堡中学
  联系电话:13110682085
  邮编:364305
  工作单位:武平县中堡中学
其他文献
1. 一、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从人能够认识世界到人能够改造世界,从而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这是第五课的核心问题。  2.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思维主要还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生活经验比较简单,认识哲学理论需要教师铺设大量的情境。  3. 三、教学目标  (1)(一)知识目标  知道意识活动的特点  明确意识的能动作用,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
期刊
摘要  幼儿园“学习故事”重视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把幼儿当做是有能力和有自信的学习者与沟通者,关注幼儿能做的,记录幼儿学习时的精彩一刻,为教师的有效介入提供支持和引导,使课程与评价紧密结合。我园“游戏街教师介入”园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中,借鉴和学习 “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并将其进行本土化的探索,致力提高我园教师的观察和评价能力。  关键词 学习故事、课题研究、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
期刊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新《课标》在对识字量做出调整的同时,着重对写字教学做出了更细致的要求。解读新课标,不难发现识字与写字教学同等重要。而实际教学中,教师重识轻写、学生能识不能写、能写而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教学中要将识字与写字相结合,以“识”促“写”,以“写”固“识”,重视落实识字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写字指导。  1.一、小学阶段识字和写字教学的重
期刊
习作就是将自己平日生活中的见闻真实地写下来,并将自己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过程。可是,我们的孩子对习作总是敬而远之,我们的部分老师总喜欢搬出所谓的作文“公式”,强调作文格式,使习作远离了孩子,远离了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所以,习作教学,特别是小学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孩子们热爱生活、
期刊
摘要:当今中小学生的作业书写存在字迹不清晰、字体不端正、结构不规范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实际情况分析出发,以当今学生书写汉字不规范的症状、问题入手,提出一些解决“症结”的有效措施。同时呼吁广大语文教师重视写字教学,一起给写字教学加“力”!  关键词:书写 症状 原因 措施  记不清多少次叮咛学生写字要规范、端正,卷面要保持整洁;也记不清多少次因看到学生作业字迹潦草而愤怒撕掉最后要求学生重做;更记不清多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集语文知识、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方面的综合体现,由此也成为语文教学中最棘手的一项内容,作文教学在小学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小学中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因此中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中年级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作文,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下面谈谈自己的见解和做法:  一、激发习作兴趣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已逐步进入到学校内部的教学活动之中,尤其是课堂领域的改革备受关注,给我们带来的思索太多,而存在的迷茫和问题也太多。专家认为:教育即是打麻将、教育是选鞋子、教育是找水源、教育是解放;教学是踢皮球、教学是串项链……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Chinese
期刊
内容提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我经常发现学生们一谈到写作文,他们都很害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这正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最棘手的一大难题。让学生在生活中习作,调动学生的写作内在潜力,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搭建学生写作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成长中习作,在习作中成长,学生就不怕作文。  关键词:习作 生活 成长 素材  作文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联系生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寓枯燥于趣味,将模型思想渗透、突显在教学活动中,从生活实例的感知、探究、比较分析、应用拓展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数量关系模型。以《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教学为例,在建模的过程中,用比较与思考,数形结合,展示交流等方法,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注重解决问题的策略形象化、多样化及优化,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建构和应用数量关系,领略到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数量关系及它的广
期刊
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信息相对闭塞、教学设施相对不完备的农村小学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小学作文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学生对写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部分把作文当成一项学习任务,老师叫写什么就写什么,真正对作文有兴趣的学生屈指可数。;  2.、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不够;。在教学中,忽视观察训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