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应用介入疗法的效果观察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ag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介入疗法应用于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62例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1例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31例予介入疗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假性动脉瘤瘤腔面积变化、贫血与病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假性动脉瘤瘤腔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贫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病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应用介入疗法效果显著,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子宫肌瘤;假性动脉瘤;介入疗法
  
  
  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主要发生与妇科肿瘤术后,是妇科少见并发症,临床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患者术后常出现严重贫血情况,影响机体功能 [1]。本研究分析介入疗法治疗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62例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31例,年龄22-39岁,平均(31.15±7.36)岁;对照组31例,年龄22-38岁,平均(31.21±7.29)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治疗,使用宫腔镜观察肿瘤详细情况后全部切除。研究组患者予以介入疗法,进行子宫血管造影后观察子宫肿瘤与假性动脉肿瘤的载瘤血管与供血分布详细情况,选择弹簧圈栓塞的直径需匹配载瘤动脉直径,患者取仰卧位、消毒穿刺部位并局部麻醉载瘤动脉后,置于载瘤动脉近端处阻断肿瘤供血动脉,退管于子宫动脉处,推注500-700μmPVA颗粒的聚乙烯醇栓塞剂,同时再造影观察假性动脉瘤腔与子宫肿瘤供血动脉显影情况。
  1.3疗效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w、1个月、3个月假性动脉瘤瘤腔面积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与阴道流血量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病症改善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2]。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包统计分析,一般资料应用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假性动脉瘤瘤腔面积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1w假性动脉瘤瘤腔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假性动脉瘤瘤腔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假性动脉瘤瘤腔面积对比(x±s,cm2)
  组别 例数(n) 治疗后1w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3个月
  研究组 31 6.21±1.85 4.21±1.46 2.21±1.41
  对照组 31 6.20±1.84 5.84±1.77 4.31±1.42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贫血表现对比
  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血红蛋白与阴道流血量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贫血表现对比(x±s)
  组别 例数(n) 血红蛋白(g/L) 阴道流血量(mL)
  研究组 31 97.64±20.12 4.21±1.17
  對照组 31 69.45±16.71 13.15±8.59
  2.3两组患者治疗后病症改善情况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7例(87.10%)病症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内阴道出血基本消失),未出现复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例(61.29%)明显改善和3例(9.68%)复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指的是子宫肿瘤患者经治疗(或自发)形成动脉腔相通、阴道流血[3],本研究资料选取的62例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患者中49例(79.03%)由子宫肿瘤手术治疗后导致血管壁缺陷,血液外渗而形成水肿;13例(20.97%)是由患者子宫壁肌细胞肥大而自发的水肿,导致肿瘤血管增生、组织坏死形成管壁受损。临床治疗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通常为手术疗法,单纯切除假性动脉瘤,但假性动脉瘤性质特殊,手术切除中难以控制切口深度,患者术后易形成严重贫血,影响术后病症改善效率。基于此,研究组采取介入疗法,通过子宫血管造影与介入栓塞治疗准确判断假性动脉瘤位置,减少临床复发率与术后贫血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假性动脉瘤瘤腔面积情况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假性动脉瘤瘤腔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表明介入疗法在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中可有效减小假性动脉瘤瘤腔面积,缓解阴道流血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原因在于介入疗法在治疗中通过弹簧圈栓塞方式近端阻断肿瘤供血动脉,抑制肿瘤增生与转移,持续注入栓塞剂,从而有效减小假性动脉瘤瘤腔面积。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贫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介入疗法在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中治疗安全性更高,原因在于介入疗法通过栓塞介入治疗,最大限度减小手术操作的创伤性。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病症恢复情况,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病症改善情况更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介入疗法在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情况,而且能够减少复发情况。为提升患者治疗后康复效率,医护人员需在子宫肌瘤合并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予以充分的营养支持、心理干预与生活干预,随访阶段时刻观察患者病症变化情况,必要时予以抗生素与镇痛药物,促进患者治疗后机体功能的恢复,全面优化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应用介入疗法效果显著,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满平,等.介入在诊断及治疗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3,19(18):39-40.
  [2]李少波,等.子宫动脉血管内介入操作的技术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9(02):155-156.
  [3]周曼,等.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动静脉瘘的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39-140.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代临床治疗中,大部分神经外科疾病患者有术后疼痛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队神经疾病患者的术后镇痛进行研究。神经疾病术后疼痛可引起很多并发症。目前治疗的方法很少,大部分通过全身药物治疗和局部神经阻滞两种途径缓解术后疼痛。镇痛可以避免疼痛造成的颅脑损伤,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Abstract]In the modern clinical treatment,most of the Depar
期刊
摘要:目的 评价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在治疗胸腰段无神经症状的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至2013年2月58例单节无神经症状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分别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组,n=31)和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开放组,n=27)。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以及后凸畸形矫正等。结果 开放组1 例患者神经牵拉伤,其余病例随访期内未出现内固定相关并发症。与开放组相比,微创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单纯高位结扎鞘状突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几年来采用单纯高位结扎鞘状突治疗小儿鞘膜积液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中,年龄均在2-12岁,精索鞘膜积液4例,睾丸鞘膜积液16例,交通性鞘膜积液8例。均采用单纯高位结扎扎鞘状突,远端鞘膜囊开一小窗(约0.5-1.0cm)或者行穿刺放出囊内液,术后无并发症,住院5-7d治愈出院,随访3-5a,均无复发结论单纯高位结
期刊
通讯作者:林枫  摘要:目的 研究131I治疗甲亢伴白细胞降低是否需要常规服用升白细胞药物治疗 方法 分析我院核医学科2011年度253例甲亢伴白细胞降低未用升白细胞药物治疗患者(实验组)与415例同期甲亢伴白细胞降低服用升白细胞药物治疗患者(对照组)131I治疗后白细胞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周、半月、一月、三月、半年后白细胞数目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甲亢伴白细胞降低患者131I时可不用升白细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在产科术后,舒芬太尼通过三种镇痛途径(硬膜外给药,鞘内给药和静脉给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经过剖腹产的产妇220例,根据患者分为三组,使用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的患者83例,选择鞘内给药的患者65例,利用经静脉给药的患者72例。医生根据临床经验评判止痛效果,以及恶心眩晕等副作用,同时结合药物起效时间、持续作用时间、患者镇痛满意评分等综合评估镇痛效果。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单纯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PELD)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为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臭氧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为观察组,总共20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VAS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的随访,随访按统一的疗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术中抗生素预防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产妇择期剖宫产作为观察对象,将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产妇仅术后应用抗生素,观察组产妇术前、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比两组产妇抗生素应用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经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率96.00%(24/25,96.00%)明
期刊
摘要:目的:对腹部X线平片与CT为肠梗阻患者所带来的临床治疗诊断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50例肠梗阻行腹部X线平片与CT诊断患者资料(各25例),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概率,分析比较两者的临床价值。结果:通过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的确诊准确率可达74%,对梗阻部位的判断准确率为82%,病因判断准确率为44%;另通过CT诊断,肠梗阻的确诊准确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分析。方法 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于我院医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抽样选取112例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即常规组56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而实验组56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痊愈21人(37.50%),而常规组患者治疗痊愈12人(21.43%),显然可知,实验组的医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高龄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使用内镜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8.33%,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0.56%,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