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喹啉铜在葡萄和土壤中残留及消解动态

来源 :农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34169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葡萄和土壤中喹啉铜的残留分析方法并研究其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与残留水平.[方法]采用硫化钠对喹啉铜解络合后,甲醇涡旋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建立了葡萄和土壤中喹啉铜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所建方法研究了喹啉铜在山东和河北2地葡萄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残留水平.[结果]在0.05~2.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不同基质中喹啉铜解络产物8-羟基喹啉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系数均大于0.999.在0.05、2.00、5.00 mg/kg添加质量分数水平下,喹啉铜在葡萄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6.87%~98.2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0%~6.48%;在0.03、2.00、5.00 mg/kg添加质量分数水平下,喹啉铜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2.71 %~88.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7%~10.08%.以最小添加质量分数确定喹啉铜在土壤和葡萄中的定量限(LOQ)分别为0.03、0.05 mg/kg.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喹啉铜在葡萄中降解半衰期为6.5~10.6 d,在土壤中降解半衰期为20.1~32.5 d,2年2地试验表明:末次施药7d后,2年2地葡萄中喹啉铜的最终残留量0.068~1.53 mg/kg,土壤中喹啉铜的最终残留量0.031~0.36 mg/kg.[结论]建议使用防治效果更好的53%喹啉·噻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葡萄黑痘病,有效成分用量331.28~496.88 g a.i./hm2,施药欲,安全间隔期7d.试验为喹啉铜在葡萄上的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联邦2号是由河南联邦种业有限公司采用新原958/联邦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中熟高产小麦新品种,通过开展联邦2号高产示范技术研究,提出栽培技术要点、病虫草害防治方法,为大
无论是从英语应试抑或是个人能力培养的层面,对写作的考察通常可以作为考量学生逻辑思维水平及语言掌握、运用综合能力的价值标尺.但正因为英文写作对非英语母语的学习者存在
'科润99'是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瓜研究所近年育成的黄瓜新品种,种子质量事关黄瓜安全生产.种子的纯度是衡量种子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关系着黄瓜产量及其品质.
为了解黄淮冬麦区北片小麦育种状况,本研究针对2012-2020年黄淮冬麦区北片参试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年际间产量变异幅度大,同一年度参试
“十三五”以来,为加快推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淮海地区把食用菌产业列为农业主导产业,通过科学规划、园区集聚、政策扶持、项目促动等一系列关键措
“可持续性”是指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早在20世纪八8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
期刊
[目的]制备氟节胺杂质4-F-flumetralin.[方法]以3,5-二氟苯胺为原料经过4,6-二氟靛红中间体合成2-氨基-4,6-二氟苯甲酸,随后重氮化得到2-氯-4,6-二氟苯甲酸,再经过酯化、还原
[目的]明确辽宁地区鸭跖草对莠去津的抗药性水平,为其科学防除和抗性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不同种群鸭跖草对莠去津的抗性水平.[结果]供试31个鸭跖草种
[目的]研究5%阿维菌素乳油和43%联苯肼酯悬浮剂在茶树菇和菌棒中残留及消解动态规律.[方法]开展茶树菇和菌棒残留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茶树菇及其菌棒进行检测
[目的]建立蜜蜂及蜂蜜和蜂花粉中氟虫腈、氟甲腈、氟虫腈硫醚、氟虫腈砜、灭幼脲、氟啶脲、氟铃脲、杀铃脲等5种农药及氟虫腈代谢物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