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人士勿近蛋白粉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g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花八门的高蛋白营养品充斥市场,但并非人人都可随意进补。现在不少中老年人因为子女孝顺送保健品,过量摄入高蛋白营养品,致使原有的肾病短时间加重,甚至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正是比吃“毒药”还危险呢!
  
  案例:
  67岁的吕老在一次偶然体检中获知,已患慢性肾功能衰竭。自从退休后,吕老再也没体检过。他根本不知道,其实自己早有慢性肾病。不过,子女们很孝顺,逢年过节送来的营养品可堆成小山,其中不少是高蛋白营养品。
  一直以来,他每天都用温水冲调一杯高蛋白营养品,甚至就把它当奶粉喝。他心里乐滋滋的:子女孝顺,他营养也有保证。可没想到的是,这些高蛋白饮食却成为他肾病加重的“催化剂”。医生怀疑,常年累月的高蛋白饮食,加重了肾脏负担,让肾病更加肆意蔓延。
  
  专家分析:
  肾病综合征患者多伴有低白蛋白血症,这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蛋白,即可少量服用蛋白粉,但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患者的肾功能一定要正常,二是蛋白粉不能食用过量。
  蛋白粉多以大豆为原料,属于植物蛋白,它与人体中的蛋白不是一回事,动物蛋白才与人体蛋白相近,因此肾病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优质低蛋白,优质蛋白就是动物蛋白。但是,不管动物蛋白还是植物蛋白,都必须在人体内分解才能被吸收。
  在分解的过程中,动物蛋白产生的毒素少,而植物蛋白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多。摄入的蛋白量越大,产生的毒素就越多。毒素需要通过肾脏来排泄,这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因此所有肾功能不好的病人都要禁用蛋白粉。一般肾炎病人,肾功能是好的,也不能服用蛋白粉。每天食物中可提供人体一天所需的蛋白。
  而且,一般人在3 0岁以后,随着机体功能的下降,肾功能自然也是每况愈下的。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肉类、脂肪类等,烧菜时的糖、盐也要酌情考虑。另外,老年人肾病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患有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等病,荤菜和高蛋白营养品吃得多了,都可能对肾脏产生影响,导致肾功能下降。
  
  特别建议:
  正常情况下,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为1克/公斤体重,儿童可较成人多一点。但老人和肾功能较差的人还需更少些。
  女性一般每日需摄入50至65克,男性则需60至80克。一杯200毫升的牛奶大约有6克蛋白质;一只鸡蛋大约有6克蛋白质;3两荤菜大约有近20克蛋白质;而2两饭也大约有6、7克蛋白质。
  
  哪些人能食用蛋白粉:
  通常情况下,有失血、贫血、骨折、减肥、疲劳、感冒、胃溃疡、烧烫伤、高血压、糖尿病、胃下垂、营养不良、胃肠疾病的人,以及孕妇、哺乳妇女、运动员、老年人、手术后的人、吃素的人,可能需要补充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粉,每日1~2勺,可随餐食用。
  
  四类人群慎用蛋白质粉:
  
  肝脏疾病患者——由于肝脏对蛋白质的加工、利用出现障碍,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但对于肝昏迷、肝硬化晚期患者,供给过多蛋白质会增加肝脏负担,加剧病情,应限制动物蛋白。
  肾脏疾病患者——要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并且以含9种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为主。
  痛风病人——避免食用以大豆蛋白为主要成分的蛋白质粉。因为大豆中的嘌呤,可以造成体内尿酸增高,促成或加重痛风。
  三岁以下的孩子不宜吃。婴儿的最好营养品是母乳。如果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吃母乳,应该选择相应月龄或年龄的配方奶粉,而不应该吃蛋白质粉,吃了以后很有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或过敏。
  
  Tips:每日蛋白质补充量参考
  1、正常人,每天可额外补充10至15克蛋白质;
  2、一般肾病综合症者,每天蛋白质摄入量最好在40至50克左右,可适当补充5至10克蛋白质;
  3、肾功能不全者、尿毒症患者和肾功能衰竭者,每天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摄入总量最好不超过40克,不可额外补充蛋白质。
其他文献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而到了新春佳节,想必大部分家庭会包饺子、吃饺子,有的人家估计会连吃几天的水饺,甚至从初一吃到十五,一次把一年的饺子吃够,但是饺子好吃也要悠着吃,吃饺子也有禁忌和讲究。    饺子好不好吃,关键在饺子馅     饺子由面粉、肉类、蛋类、海鲜、芹菜、莲菜、白菜等多种成分组成,既富含淀粉,又富含优质蛋白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丰富、搭配合理。  饺子好不好吃,关键在于和饺子馅,
期刊
“挫折”这词听上去很沉重,总让人联想到诸如人生啦、理想啦,或者考验啦之类特正经的概念。要我说,哪儿至于啊?今天我就遇到一相当挫折的事儿,和什么人生、理想丝毫不搭边儿:  话说从一个月前,有一辆不知打哪儿冒出来的破车,停在我太太的车位里,每天纹丝不动,车主不知所踪。你说这有多郁闷!和保安交涉吧?众保安除了陪笑脸,没一个知道这车的来龙去脉的。想砸车吧?这车已经残破得影响和谐社会了,围着它转了两圈,愣没
期刊
青花瓷图案的小碗,碗里的奶制品爽滑细腻得就像盒装豆腐,需要用小勺挖着吃,别有一番情趣!  近几个月来,一种碗装老酸奶在国内乳品市场异军突起。超市、商场销售更是异常火爆,受到各类人群的青睐!这种老酸奶开始销售时,投入大量的广告,并且宣称老酸奶营养成分含量高,价格也比普通酸奶要高,160克左右的老酸奶,价格从3元到5元不等,如此可观的利润空间吸引着乳业巨头们纷纷加入到这项产品的开发当中,一时间相似度极
期刊
冬虫夏草究竟是一种什么药呢?过去有人说它冬天为“虫”,夏天为“草”。其实,它是麦角菌科真菌植物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早在1757年,《本草从新》中就有“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已劳咳,治膈症皆良”的记载。《中药大辞典》中提到,其味甘酸、性平、气香、入肺肾二经,可强壮、益肺肾、补虚损、益精气、解毒、止血化痰。中医认为,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
期刊
2010年6月20日,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医师学术大会在蓉城成都落下帏幕。  在这次有全球1400余名神经外科医学精英参加的学术大会上,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教授荣获2010年度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学术成就奖。这一奖项是表彰全球华人神经外科医师的最高奖项,每年度只有2名医生入选。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探索性科学,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不敢冒险就不会有创新     在李安民的
期刊
朋友中有的人因为怕黑,平时爱开灯睡觉;也有一些人习惯伴灯度过漫漫长夜,他们是因为上夜班身不由己;更有部分人喜欢在灯光下过夜生活……殊不知,这深夜黑暗中的灯光,虽然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然而它也会给我们健康的身体带来各种各样的伤害。    增加患癌几率  24岁的庄玉洁,因为家里开了一家店,她从小往往只能在灯光和嘈杂中入睡,长大后也就逐渐地养成了“伴灯入睡”的习惯。每晚睡觉时,庄玉洁都要开着一
期刊
每天一到中午时间,都有成群的都市白领陆续从写字楼里走出来。大家互相议论着:“今天去哪吃?吃什么呢?”。大家对午餐真的是无可奈何,吃不好,吃不香,不吃又不行,毕竟午餐对上班族一天体力和脑力的补充,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日复一日,午餐常常是应付了事,对身心健康危害太大。近日,一份来自上海的调查显示:楼宇白领对自己的午餐表示满意的只有4%。中国营养学会也曾对楼宇白领的午餐营养状况做过调查,结果显示达不到
期刊
当你走进超市,可见多种多样的强化食品,但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强化食品,又该如何选择呢?      什么是强化食品  营养强化食品被人们简称为强化食品。那么什么是营养强化食品呢?食物营养强化,是指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人为地加入一些人体所必需的,但在日常膳食生活中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以保证人体对营养的需要。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经过这种人为添加了营养素的食品就称之为营养强化食品。加入到食品中的营养素统称为营养强化剂。
期刊
张小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广东省优生优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卸下这些身份,面对家中可爱的女儿,作为父亲的他,更是充满智慧和耐性。让我们来听听这位育儿专家的“育儿经”——    有教有养 寓教于“养”  用张小庄的话说,“教养就是寓教于养”。其基本内容包括孩子的体格、情感、行为、智力(语言智能、认知智能、社交智能)等。过去“养育”的概念非常狭隘,只强调身体发育、营养调配之类,现在它可
期刊
“同事家的宝贝都会叫爸爸妈妈了,我们家的宝贝怎么还不肯开口说话?”  “我家宝宝开口说话比较早,可怎么近来进步缓慢,似乎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怎样训练才能让孩子早点说话?”  “孩子说话早晚由什么因素决定?”  “我家宝宝说话总是口齿不清,总有几个音发不清楚,会不会是舌头或者哪里没有长好?”  ……  以上这些关于孩子开口说话的问题是梁爱民大夫在日常门诊中最常遇到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