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白领,你的午餐还好吗?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21211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一到中午时间,都有成群的都市白领陆续从写字楼里走出来。大家互相议论着:“今天去哪吃?吃什么呢?”。大家对午餐真的是无可奈何,吃不好,吃不香,不吃又不行,毕竟午餐对上班族一天体力和脑力的补充,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日复一日,午餐常常是应付了事,对身心健康危害太大。近日,一份来自上海的调查显示:楼宇白领对自己的午餐表示满意的只有4%。中国营养学会也曾对楼宇白领的午餐营养状况做过调查,结果显示达不到营养和卫生标准的占86.7%。
  
  午餐马虎害处多
  
  对于在写字楼里或者工作在外就餐的工作人员来说,去哪里解决午餐是很关键的问题,很多人午饭都在外面打游击,只求填饱肚子完事,杂七杂八的饮食长期下来,至少会造成下面这些隐患:
  厌食:很多职业人不是忙得没了食欲,而是午餐的游击战让他们吃倒了胃口,在小餐饮店炒菜族常常会因为它们的卫生情况而牢骚不断;每天虽然到了饭店却提不起兴趣吃饭;而水饺或面条族却因为天天对着老三样而丧失好味口。
  发胖:与之相对,人们在午间没有得到照顾的胃口通常会保留到晚餐时恶补一番,自家的菜也好,和家人相聚时的气氛也好,吃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就违背了饮食的规律:晚餐要少。
  胃病: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工作几年后,胃就不知不觉出了问题,多数人以为是自己的社交应酬增多造成的,其实不然,主要原因就在于午餐的不规律和马虎。
  精力不济:作为脑力体力双料重压下的现代职业人,经过一个上午的辛苦工作,中午如果混一顿没有营养的饭食,午后的工作精力肯定打折。哈欠连连、注意力涣散、周身倦怠等等,当然都是午餐不当惹的祸。
  
  午餐需要营养又健康
  
  俗话说“中午饱,一天饱”。说明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于上午体内热能消耗较大,午后还要继续工作和学习,因此,不同年龄、不同体力的人午餐热量应占他们每天所需总热量的40%。怎样吃才能既营养又健康呢?
  
  一是选择合适的吃处。如果工作单位里没有食堂,你又不打算吃盒饭,那就要在单位附近发掘一家既卫生又可口的小食店。方法是几家轮着吃,直到找到最理想的为止,任何情况不要因为怕麻烦或是懒而糟蹋自己的胃。还可以向同事、朋友打听,借鉴别人的方法。
  重点提示:卫生和营养是最重要的选择标准。
  
  二是最好走出办公楼就餐。每天中午12点到13点属于正常的午餐时间,要养成按时午餐的习惯。忙碌了一上午,暂时离开“捆住”你手脚的办公椅,在餐前步行几分钟,即可放松紧张的神经又是很好的开胃行动。餐后步行几分钟,可促进消化,返回办公室后精力也更充沛。
  重点提示:按时就餐,步行就餐距离10-15分钟为宜。
  
  三是主副食要合理搭配。有些职场人士选择商务餐时,喜欢挑选一些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比如海鲜、牛排等,而主食很少,甚至不吃,这种做法显然不正确。不少洋快餐、西餐是以副食为主,动物蛋白占70%~80%。有关研究表明,这种饮食结构使每餐摄入的蛋白质最多只能被身体吸收利用30%,而70%被白白浪费掉。因为饮食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在代谢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利用。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以及在体内的利用和储留,都需要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不然就会消化不良或食欲不振。
  重点提示:主食要占每餐总能量的60%以上。
  
  四是荤素搭配、红绿兼备。荤菜要以鱼虾、鸡鸭为先,其次选择猪牛羊肉,这样可以减少脂肪的摄入。素菜要保证绿叶新鲜蔬菜的补充,颜色越绿,所含维生素越丰富,小青菜、油麦菜、空心菜都是很好的选择。红绿兼备就是除绿色蔬菜之外,还可以隔三差五吃一些红色蔬菜,如西红柿、红椒、胡萝卜等食物,可以有效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振奋精神。食用足量的蔬菜、水果,还可保证饮食中食物纤维的含量。上班族长期在办公室坐着工作,加上健身活动减少,给不少人带来健康隐患,如果每日摄取一定量饮食纤维对促进良好的消化功能、防止便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降低血糖水平,防止肥胖等,对健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重点提示:保证每天摄入500克蔬菜和200克左右的水果。
  
  五是尽量选择商务套餐。有条件的白领应该选择商务套餐。商务套餐无论从卫生角度还是营养角度,都是白领们解决午餐的最佳方式,不足之处是价格贵了些,不是所有人都承受得起的。另外,由于商务套餐中使用猪肉和鸡肉原料较多,蛋白质会偏高,所以,对于有发胖趋势以及血脂偏高者应挑拣清淡些的菜式。当然,商务套餐一般少则十几元,多则几十元,不是工薪族所能长期承受的。
  重点提示:除了要求卫生和营养外,还要考虑价格因素。
  
  六是寻求快乐进餐。独自进餐当然无趣,最好约上几个要好的饭伴,吃饭的时候交流一点八卦新闻和时尚讯息,既增加了友谊也营造了一份就餐好心情。如果几个人合伙打打牙祭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哟。
  重点提示:饭伴最好是同事,也可邀上你的上司一起凑份子,增进相互了解和沟通。
  
  午餐做到“三不要”
  
  一是不要吃得过饱。进食午餐后,身体中的血液将集中到肠胃来帮助进行消化吸收,在此期间大脑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如果吃得过饱,就会延长大脑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的时间,从而影响下午的工作效率。
  二是不要喝酒。如果很想喝,一小杯葡萄酒已经足够,或者一小杯啤酒也可以。但前提是你在投入下午的工作之前还有时间让自己小憩一下。否则酒精可能让你整个下午都不能高效工作,得不偿失。
  三是不要在电脑前边吃饭边上网。午餐时间不仅是为身体补充食物能量,也是整个身体、大脑得以放松的时段。午餐时一定要让自己离开电脑桌,安心安逸吃好午餐。
其他文献
编前:入冬以来,多地频发高楼火灾事件。继去年11月15日,上海特大火灾之后,各地楼房火灾频繁见诸于各大媒体。据报道,今年1月6日,上海观音桥新上海大厦中午突发火灾,所幸并无人员伤亡。可以想见,上海特大火灾之后,上海市一定对今冬的防火工作做了进一步的部署和调整,而又见火灾发生,不得不发人深思。  1月5日,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口北的一座居民楼,只见二层一户人家浓烟滚滚,楼房外墙已被熏黑,看不清是二楼这
治疗糖尿病有几种常见的口服降糖药,可以说是各具特点。患者应根据自身的状况,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单独药品控制不佳时,可联合使用,真正做到个体化服药。    磺酰脲类  此类药物为目前口服降糖药中最为庞大的家族。其主要作用机理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与靶组织的结合能力,降糖能力较强。胃肠道紊乱,如恶心、呕吐和轻度低血糖是此类药物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具体药物特点如下:  1、格列本
期刊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无论人们的愿望多么美好,夫妻多么恩爱,到了老年,丧偶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丧偶后,就应该独善其身,自己或者跟子女住在一起,寂寞地度过余生,不应再有“非分”之想。显然这一观点不正确。  老年人丧偶是人生感情生涯中最为不幸的遭遇。丧偶后,首先带来的是孤独和惆怅。心理学研究表明,老年人最怕的就是孤独。孤独就像一条无形的鞭子时时抽打着老年人的心。严重的孤独心理会引起老
期刊
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几乎都有塑料制品的身影——喝水用的杯子,吃饭用的碗、盘子,还有各种各样的塑料包装袋、保鲜膜等。有细心的朋友发现,一些塑料制品底部会有这样一个标志: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形,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数字。  塑料制品上为什么要印这个标识?这个标识里面的数字又代表着什么含义?怎样使用塑料制品才是最安全的呢?  三角形代表可回收利用,数字代表材质。  塑料种类很多,有100多种,这个标志就像是每个塑
期刊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而到了新春佳节,想必大部分家庭会包饺子、吃饺子,有的人家估计会连吃几天的水饺,甚至从初一吃到十五,一次把一年的饺子吃够,但是饺子好吃也要悠着吃,吃饺子也有禁忌和讲究。    饺子好不好吃,关键在饺子馅     饺子由面粉、肉类、蛋类、海鲜、芹菜、莲菜、白菜等多种成分组成,既富含淀粉,又富含优质蛋白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丰富、搭配合理。  饺子好不好吃,关键在于和饺子馅,
期刊
“挫折”这词听上去很沉重,总让人联想到诸如人生啦、理想啦,或者考验啦之类特正经的概念。要我说,哪儿至于啊?今天我就遇到一相当挫折的事儿,和什么人生、理想丝毫不搭边儿:  话说从一个月前,有一辆不知打哪儿冒出来的破车,停在我太太的车位里,每天纹丝不动,车主不知所踪。你说这有多郁闷!和保安交涉吧?众保安除了陪笑脸,没一个知道这车的来龙去脉的。想砸车吧?这车已经残破得影响和谐社会了,围着它转了两圈,愣没
期刊
青花瓷图案的小碗,碗里的奶制品爽滑细腻得就像盒装豆腐,需要用小勺挖着吃,别有一番情趣!  近几个月来,一种碗装老酸奶在国内乳品市场异军突起。超市、商场销售更是异常火爆,受到各类人群的青睐!这种老酸奶开始销售时,投入大量的广告,并且宣称老酸奶营养成分含量高,价格也比普通酸奶要高,160克左右的老酸奶,价格从3元到5元不等,如此可观的利润空间吸引着乳业巨头们纷纷加入到这项产品的开发当中,一时间相似度极
期刊
冬虫夏草究竟是一种什么药呢?过去有人说它冬天为“虫”,夏天为“草”。其实,它是麦角菌科真菌植物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早在1757年,《本草从新》中就有“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已劳咳,治膈症皆良”的记载。《中药大辞典》中提到,其味甘酸、性平、气香、入肺肾二经,可强壮、益肺肾、补虚损、益精气、解毒、止血化痰。中医认为,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
期刊
2010年6月20日,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医师学术大会在蓉城成都落下帏幕。  在这次有全球1400余名神经外科医学精英参加的学术大会上,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教授荣获2010年度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学术成就奖。这一奖项是表彰全球华人神经外科医师的最高奖项,每年度只有2名医生入选。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探索性科学,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不敢冒险就不会有创新     在李安民的
期刊
朋友中有的人因为怕黑,平时爱开灯睡觉;也有一些人习惯伴灯度过漫漫长夜,他们是因为上夜班身不由己;更有部分人喜欢在灯光下过夜生活……殊不知,这深夜黑暗中的灯光,虽然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然而它也会给我们健康的身体带来各种各样的伤害。    增加患癌几率  24岁的庄玉洁,因为家里开了一家店,她从小往往只能在灯光和嘈杂中入睡,长大后也就逐渐地养成了“伴灯入睡”的习惯。每晚睡觉时,庄玉洁都要开着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