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大学生科学发展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n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对于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也具有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着重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同时也应把大学生科学发展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一 注重大学生科学发展能力的培养
  
  (一) 要注重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全过程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教学思想。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循循善诱的分析和说理,采用思想引导、政治教育、宣传鼓动的方式去解决大学生政治信仰、价值观念、理想观念、伦理道德等思想问题。另一方面,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创新教育方法,采取授课与座谈、讨论、辩论等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和渗透性,使广大学生对于正确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形成自觉地认同和养成过程。
  
  (二) 要注重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同样要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可否认,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例如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其他科目的学习,注重现实而忽视理想信念,注重自我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等倾向。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三) 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坚持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追求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与科技直接与人们的物质利益相关,因其直接、显性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而精神、道德因其间接、隐性而常常被忽视。一些大学生受其影响,往往出现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思想上存在着迷惘与困惑而不愿意从精神和理论的层面求解。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要坚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深入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二 大学生科学发展能力培养的内容
  
  (一) 注重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 发掘内在的学习动力
  正确的学习目的,只有当它支配了一个人的全部学习活动,转化为推动学习进步的巨大动力的时候,才算真正得到了落实。学习动力可以分为间接性动力和直接性动力。所谓间接性动力,是指由于认识到学习对社会或个人具有某种功利意义而产生的动力,如学习目的产生的动力;所谓直接动力,则是指由于对学习本身直接具有强烈的兴趣而产生的动力,如求知欲产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发掘内在的学习动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求知热情。对于一年级大学生来说,激发学习动力除了需要培养求知热情之外,还需要通过实现大学学习的三个转变来保持其持续稳定的发展。这三个转变包括:尽快克服满足感,由中学被动接受型学习向大学接受型与创造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转变;增强学习上的独立自主精神,由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为主向自主学习为主转变;正确认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热爱所学专业,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只有顺利实现了三个转变,大学期间的学习动力才会得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实现学习目的、取得学习成果的桥梁和手段,在整个学习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对大学生来说,学习不仅包括对专业知识、书本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包括学习方法的学习。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学习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大学学习的最高境界。
  3 建立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知识构成的状况,即掌握知识的相互比例、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及其形成的整体功能。知识数量的丰富性与知识交媾的合理性的辩证统一是当今时代衡量人们知识水平的标准。因此,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大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大学生成才中的一项基本要求。只能结构即人的智能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的动态综合系统,它包括身体力、知识力、认识力、实践力、创造力等几种基本要素的不同组合及作用。
  4 培养优良的学风
  学风是指学习方面的风气,它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毅力、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等内容,它是人们的学习品质和道德素质的体现。一个学生的学风是其整个精神风貌和各种人格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体现和反映,树立了优良的学风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丰富其精神世界,推动其人格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因此,自觉培养优良学风是大学生那个成才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大学生自我人格塑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养成优良学风,应在勤奋、严禁、求是、创新上下功夫。
  
  (二) 注重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1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如果一个人经常地、过度地处于焦虑、郁闷、孤独、自卑、犹豫、暴躁、怨恨、猜忌等不良心理状态,是不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取得成就,得到发展地。大学生心理健康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大学生所承担的和将要承担的学习任务和社会责任较为繁重和复杂,较为困难和艰苦;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也更为殷切,要求更为全面和严格。大学生心理健康尤为重要,还因为大学生不但具有一般青年心理不成熟的特点,而且常常由于对自身估计过高、家庭与社会期望过大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活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的诸行动;有人因现实的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合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尽管这些现象的出现是极少数的,却说明了一个普遍的道理:一个人在心理健康上多一分弱点,他的成长和发展就多一分限制和损失,他的生活和事业就少一分成就和贡献。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品德素质、思想素质、智能素质、乃至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大学生特定的社会角色以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智力应该是正常的,喜欢学习和工作,精力 旺盛,朝气蓬勃,不畏艰难,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情绪乐观。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保持愉快、豁达、自信、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酸甜苦辣皆是味”,“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喜怒有度”,对于消极情绪,能主动调节,并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第三,意志健全。意志品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具备良好意志品质的人,在对待困难的态度上,能正视困难,知难而进,寻找克服困难的有效方法,胜不骄,败不馁。
  第四,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其具体体现为心胸开阔、真诚待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等。
  第五,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最能反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和他人交往,与人处事比较得体,能尊重、信任、宽容、理解别人,与集体关系较好,能与他人合作共事,乐于助人,有团队精神,有知心朋友。
  第六,适应环境。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在环境改变时正确面对现实,对环境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使个人行为符合新环境的要求,既不怨天尤人,又能尽快适应;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清晰的认识,能及时修正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
  第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人的生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行为表现。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情感、言行、举止等方面都符合所处的年龄段,其表现是精力充沛、独立处事,勤学好问、思维敏捷,学习刻苦、好学上进。
  
  (三) 注重大学生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1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生的内容是由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构成的。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因此,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是大学生积极适应社会,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的理论前提。
  第一,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个人,社会是个人的社会,另一方面表现为互为因果的关系,也就是说,社会造就着个人,个人又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第二。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力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个人的权力是在社会中获得的,没有社会,个人的权力也就无从谈起。离开了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个人的权力也就无从实现。因此,享受个人的权力与承担社会的责任是统一的。
  2 积极的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完成社会化进程是社会对每一个成员的基本要求,人的社会化必须在社会交往中才能进行和实现。大学阶段处于由家庭、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阶段,完成社会化,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是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最起码的要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性质和交往水平,直接影响着其社会化的进程和水平。在交往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广泛而深入地接触各种各样性格不同、职业选择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地人,与他们交流思想认识,观察他们的为人处事以及他们对自己的反应、态度及评价,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并不断积累社会生活的经验,从而摆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确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进一步熟悉社会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事自己的学习、生活、行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早日成熟,尽快成为一个社会人。
  第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为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人的个性有着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后天生活学习的实践和成长环境的熏陶。大学时代是人的个性定型时期,积极的社会交往会造就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生活在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中,就会开朗乐观、积极主动,有助于创新个性的发展和优化。
  第三,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一个社会人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交往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表现,并获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积极的人际交往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在人际环境中形成友好合作、互相促进的氛围,获得他人的友谊、支持和理解,可以促进人的事业的发展与成功。反之,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经验交流,一切知识的获得、意见的协商、愿望的了解、情感的沟通、需要的满足都是不可能的。个人潜藏的能力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更无法发现和培养自己新的能力,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难以找到生存的空间,成就一番事业的愿望最终也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楼。
  
  (四) 注重大学生生态道德品质的培养
  1 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家园。人类的生存发展首先依赖的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养育了人的生物生命,滋养了人类的精神生命,为人类提供了不断发展所需的必要资源。没有自然环境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类便无法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所具有的这一内在联系,决定了人类必须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第二,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对大自然进行了无限制的过度开发和索取,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自然,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正饱尝着无节制的向自然开战和索取而造成的恶果。因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大学生生态道德品质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一,生态道德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形成的文明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只有大力加强公民生态道德建设,使人们树立起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生态道德是公民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说,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文虎,也是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作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带头宣传和践行环境道德要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高等数学作为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锻炼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教学却面临了诸多困境,因此,加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培养塑造符合时代特征、能真正利用学科知识参加社会建设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 对高数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数是高校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也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致重视。然而,在高数教学过程中,在
摘 要:Mentioning Beckett, it has universally been acknowledged that he contemplates the human condition without hope and faith and considers life futile and man impotent in terms of his absurdity art, w
我国现有学术期刊约4800家,占期刊总数的49%。学术期刊中高校主管主办的有2000多家,占全国期刊总数的四分之一,占学术期刊总数的一半,可见高校学术期刊在我国科学研究领域中
摘 要:Language simplification is the general phenomen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Englis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language in the world. In this thesis, I analysis the reason of English simpli
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用“新常态”来概括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新常态”这种战略认知在社会科学研究范围内广泛展开讨论。用“新常态”看中国
德育生活化模式为探索大学生德育的内容和途径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学校应当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学习、生活、择业等实际需求来建构大学生德育的内容,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德育是自
摘 要:随着新课改方案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关注。新课改的关键是实现有效教学,笔者认为,改革虽然是一个除旧布新的过程,但是无论怎么改,教育的主体、客体是永远不变的,它们之间首先必须是和谐的。本文从教育观念、师生感情、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着手,发表一下关于体育学科和谐教学的浅论。  关键词:体育教学;和谐   中图分类号:G632
摘 要:本文分析了电子线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提出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引导、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对策,提高学生电子线路的成绩。  关键词:电子线路;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对每所大学的内在要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是所有高校的重大任务。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单一的传授式为主,致使所培养的人才缺乏思考和创新能力。本文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讨论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开扩思路,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讨论式教学;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摘 要:民族地区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组成部分,彝区发展离不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彝区班主任工作是地区教育的核心之一,班主任管理有一定的难度,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地方教育的发展。作为年轻教师到民族地区去,也能实现理想,展现才华,收获希望。  关键词:四川彝区;年轻班主任;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