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中药专业药用植物学理实一体教学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ao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职中药专业药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学生学情,教学设计时应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表明:此模式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培养。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理实一体教学 任务驱动法教学
  药用植物学是高职中药专业的一门实践技能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药用植物学的学习,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较强的观察力和原植物鉴别能力,为后续课程特别是中药鉴定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
  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虽不深奥,但内容繁杂且枯燥乏味,特别是形态学部分和解剖学部分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种概念和形态描述往往是一听就懂、课后就忘,几次课以后学生就这门课程的兴趣就消失殆尽。再有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活跃但不能集中精力、有学习热情但不能坚持。这种学情与药用植物这门课程的要求相差甚远,多数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尤其是植物形态学和解剖学部分的内容概念繁多不易掌握,而植物分类学部分的学习是以植物形态学为基础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好又造成分类学部分学习的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本课程教学设计时采用理实一体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同步进行,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将获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最终理论知识变为实践技能。
  一、将植物形态学部分与植物分类学内容进行融合
  植物形态学部分,教材虽有示图,但是黑白墨线图只能显示大体特征,学生还是不能和实物对应起来;植物分类学部分,全面地对植物的特征进行系统地描述,但是学生在未熟练掌握形态学部分内容的情况下,根本不能理解。笔者在讲授形态学部分内容时,对植物各种典型形态特征,引入学生常见的植物进行讲解,应用大量的实物、标本及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器官构造。比如形态学部分中叶的形态,仅11种基本形状看似简单,但对照实物的时候学生仍然很容易出错,再加上叶端形状、叶基性状、叶缘、叶脉及叶片的分裂、单叶和复叶及异形叶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极容易出错,只有多实践、多看到真实的各种类型叶片才能掌握。
  二、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
  将学生带到药用植物园及校园绿化区进行实践训练,从而熟练掌握形态学上的概念及各种特征的鉴别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将理论知识直接转化为感性认识,而且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管理植物,进一步全面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生长习性、入药部位,更重要的是学生观察到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形态及特征。比如在讲授忍冬时,利用校园绿化带里的金银花进行实践教学,既能让学生观察金银花植物的形态特征又能让学生观察到金银花的花色由白变黄的过程及花成对生于叶腋的特征,这些特征与入药名称“金银花”及别名“双花”有密切关系,加深学生对金银花的掌握。
  三、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教育中已被广泛采用,在中药学专业的理论课、实验课中已有应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的自学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1]。
  在植物分类学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分类学部分的内容仅高等植物部分就涉及需掌握30多个重点科和200余种重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在这些重点科中,有很多是校内所没有的,当地也没有。此时,可以将学生分组,给每组同学分配一个科的几个代表植物,让学生通过标本馆中植物标本、网络资源,如中国自然标本馆(http://www.cfh.ac.cn/default.html)、中国植物图像库(http://www.plantphoto.cn/)、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http://www.cvh.org.cn/)及全国各大植物园的官网,进行整理并且按照老师上课的模式进行课堂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要求其他组学生对讲解的小组进行点评和提问,此时设定的目标任务就会引导学主动获取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
  药用植物学学习的重点在于药用植物的鉴别,考核重点应该是药用植物的鉴别技能,但是传统考试模式主要是期末理论考试、实验成绩加平时考核,而且这三项中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主。这种考试模式使学生只能纸上谈兵,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容易误导学生只注重对课本的死记硬背,不重视课程实践环节,造成考试与社会需要相脱离、考试与学习相脱节、考试内容和方法与培养目标相脱节[2]。笔者依据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制定相应的考试模式,具体如下:课程考核总评包括实践考核、卷面成绩、学习过程考核三部分。其中实践考核占40%,主要考核植物、标本的辨认及实验操作技能;卷面成绩占30%,主要考基础理论知识;平时成绩即学习过程考核占30%,主要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及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提到的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完成情况。
  五、结语
  在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高职院校,药用植物学是实践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在理论课讲授时,理论知识够用即可,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药、认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的理论与实践融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全面培养,对中药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玉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药学专业《药房药品管理实务》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0,23(6):939-940.
  [2]梁佩芳.药用植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4(12):25-26.
  项目基金: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WZJY201316):药用植物学课程理实一体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择业、就业、创业当下正成为许多年轻人热衷的话题。但如何更好地择业、就业,或创业,同时困扰着千千万万的年轻人。随着每年日益增加的毕业生人数,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依旧不容乐观。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导致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在择业及就业方面,相当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
期刊
【目的】验证水杨酸钠是否通过激活AMPK蛋白抑制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人单核细胞THP-1的细胞活性及糖酵解,并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  【方法】  1、培养THP-1细胞,分别给予或
摘 要: 我院结合河北省生物技术发展的需求及我校构建应用型大学的实际状况,根据已有的专业基础,开设生物工程(发酵工程方向)专业。生物工程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而该专业的基础及核心是微生物的培养及选育。本文主要从课程定位、专业建设目标、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四方面阐述了工科微生物教学的重要性及提高微生物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生物工程专业 微生物教学 教学方法  1998年教育部将发酵工程、生物
【目的】检测卵巢癌细胞中激活的Hh信号通路,探究间质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对Hh信号通路的配体蛋白刺激的反应即CAF的H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和其对下游靶基因的的调控,以及
双语教学是指部分或全部应用非母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运用外语的能力.目前,我国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已经开始使用双语进行教学.由于
【目的】探讨CK5在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中表达的病理意义。  【方法】通过CK5单抗检测CK5在39例PCA和10例对照病例(5例LP、5例LE)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通过CD3和CD68抗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