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月23日,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因心脏病加重,突然去世,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因为,许多人跟叶老“同病相怜”。叶利钦不告而辞(猝死),给发病率如此高的冠心病人,特别是那些已接受心脏搭桥或准备搭桥的病人,增添了许多惊慌和疑虑。很多人问:叶利钦不是做过搭桥手术吗?怎么还会发生心脏猝死?搭桥手术是不是过时了?我也做了这种手术,该注意些什么?……
前总统的“前车之鉴”
劳心伤神积劳成疾实际上叶利钦已有20多年心脏病历史了。早在1987年,他就由于头部和心脏疼痛被送往医院,直到1996年11月在莫斯科中央临床医院接受心脏搭桥手术,这20年,叶利钦的心脏病情在不断恶化。
由于他一生都在拼命地工作,不屈地抗争,致使身心遭受了致命的摧残。从199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纳做椎间盘突出手术到1999年,叶利钦曾出现高血压、双侧肺炎、胃溃疡等病症,并且需要长期接受胃溃疡治疗。可在搭桥手术之后,叶利钦又拼了3年,直到连接待外宾的能力都没有了,才退出工作岗位。
烈酒伤心营养过剩众所周知,叶利钦好饮烈酒,而且每饮必醉。这对他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直到2005年,他总算彻底戒除了多年以来形成的酒瘾,可为时已晚。
晚年的叶利钦更加醉心于吃喝,对美味的追求非常狂热。他因大量饮酒摔断了股骨颈,不得不接受长时间手术后,他居然变本加厉,违反医院规定,坚持大吃大喝。这样,他的体重如何控制,血液中的有害胆固醇类怎不继续损害他的心脏血管?
客观看待“搭桥”疗效
如果了解叶利钦当年的病情,就会知道他的“搭桥手术”是成功的。大家知道,左右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自身的营养血管,是心脏的生命线。而当年叶利钦的几条冠状动脉几乎都已被堵塞,心肌严重缺血,出现心跳、气短、乏力、心绞痛等症状,他随时会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当时已无药物可以治疗。而“搭桥手术”后,他的心脏获得了新生,又坚持执掌了三年总统大印,并且享受了七八年的退休生活。所以说叶利钦的搭桥手术是成功的。
有文献报告称,“搭桥手术”后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死亡率均会降低。更有数据表明:“搭桥手术”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仅为2.5%,更有“搭桥手术”者随访11.4年,猝死发生率为7.4%。看来“搭桥手术”是挽救心脏的有效手段,人们不应该因为叶老的意外,而对这一有效疗法失去信心。
搭桥术后,小心护理
冠心病人在做了冠脉“搭桥手术”后,也应该注意长期保养,以提高术后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术后伤口
关键词:精心保护
因为皮肤肌肉愈合较快,但胸骨的愈合较慢,通常需要3个月。在此期间不可剧烈运动,特别是肩部、上肢要避免负重超过5公斤。如果伤口出现较严重的疼痛、红肿,以及有分泌物溢出,应尽快去医院复查。
避免长时间立位,且卧位和坐位时应抬高下肢,以减轻腿部的不适或肿胀;如果下肢伤口不适,可局部热敷;如果伤口持续疼痛,最好到医院检查。在最初的恢复期中,穿弹力护袜能改进下肢血液供应,并且减少液体在下肢聚集,术后4~6周内,离开床时应该穿上这种弹力袜(护袜),回到床上休息时,再把这种弹力袜脱去。
术后用药
关键词:遵循医嘱
继续服阿司匹林等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管再变狭窄。继续服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药物等,防止并发症造成再狭窄。
术后活动
关键词:先室内,后户外
睡眠时应尽量保持平卧位6周。当身体直立或坐位时,胸部应尽可能挺起,将两肩稍向后,如果没有在此恢复阶段保持正确的姿势,当你以后挺胸站立时,胸部会有被勒紧的感觉。
住院期间,医生会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患者回家后要坚持离床活动,先室内,后户外,活动量可逐渐增加,活动时会感到自己的心脏跳动有力并加快,但只要心跳不超过120次/分,就算正常;如果胸疼、气短、哮喘和疲劳,应立刻停止活动。活动量以没有明显不适,能自我耐受为度。
患者在出院8周以后,可以和医生讨论重返工作岗位的可能性,因为病情、体能、恢复状况以及工作时间和紧张程度不同,必须综合加以考虑。患者术后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饮食应定时定量;绝对禁止吸烟,可适量饮酒,但对有糖尿病、高甘油三酯或心功能差的病人要完全避免饮酒。
饮食调养
关键词:低盐低脂
强调低盐清淡、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蔬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保证适当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摄入,通过膳食治疗控制高血脂症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控制高血脂症才能预防和减缓冠状动脉术后再堵塞。
由于加强营养和限制运动,术后病人容易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所以,术后病人应适度活动和锻炼,把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以内。超重者应注意缓慢减肥。
术后心态
关键词:乐观、自信
人的情绪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影响下丘脑人体内分泌系统。精神紧张、悲观失望,都会影响激素的释放,使心跳过快,血液循环加速,血压升高,损害心脏血管。“搭桥手术”后患者要学会调适情绪,改变坏脾气。要有乐观情绪,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满怀信心地配合治疗。
术后复查
关键词:定期检查心脏
“搭桥手术”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科门诊检查,若有胸闷、胸痛者或心电图再出现缺血性改变时,应该作冠脉造影检查,及时发现“搭桥手术”的血管有无狭窄。
(编辑/曹雯)
前总统的“前车之鉴”
劳心伤神积劳成疾实际上叶利钦已有20多年心脏病历史了。早在1987年,他就由于头部和心脏疼痛被送往医院,直到1996年11月在莫斯科中央临床医院接受心脏搭桥手术,这20年,叶利钦的心脏病情在不断恶化。
由于他一生都在拼命地工作,不屈地抗争,致使身心遭受了致命的摧残。从199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纳做椎间盘突出手术到1999年,叶利钦曾出现高血压、双侧肺炎、胃溃疡等病症,并且需要长期接受胃溃疡治疗。可在搭桥手术之后,叶利钦又拼了3年,直到连接待外宾的能力都没有了,才退出工作岗位。
烈酒伤心营养过剩众所周知,叶利钦好饮烈酒,而且每饮必醉。这对他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直到2005年,他总算彻底戒除了多年以来形成的酒瘾,可为时已晚。
晚年的叶利钦更加醉心于吃喝,对美味的追求非常狂热。他因大量饮酒摔断了股骨颈,不得不接受长时间手术后,他居然变本加厉,违反医院规定,坚持大吃大喝。这样,他的体重如何控制,血液中的有害胆固醇类怎不继续损害他的心脏血管?
客观看待“搭桥”疗效
如果了解叶利钦当年的病情,就会知道他的“搭桥手术”是成功的。大家知道,左右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自身的营养血管,是心脏的生命线。而当年叶利钦的几条冠状动脉几乎都已被堵塞,心肌严重缺血,出现心跳、气短、乏力、心绞痛等症状,他随时会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当时已无药物可以治疗。而“搭桥手术”后,他的心脏获得了新生,又坚持执掌了三年总统大印,并且享受了七八年的退休生活。所以说叶利钦的搭桥手术是成功的。
有文献报告称,“搭桥手术”后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死亡率均会降低。更有数据表明:“搭桥手术”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仅为2.5%,更有“搭桥手术”者随访11.4年,猝死发生率为7.4%。看来“搭桥手术”是挽救心脏的有效手段,人们不应该因为叶老的意外,而对这一有效疗法失去信心。
搭桥术后,小心护理
冠心病人在做了冠脉“搭桥手术”后,也应该注意长期保养,以提高术后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术后伤口
关键词:精心保护
因为皮肤肌肉愈合较快,但胸骨的愈合较慢,通常需要3个月。在此期间不可剧烈运动,特别是肩部、上肢要避免负重超过5公斤。如果伤口出现较严重的疼痛、红肿,以及有分泌物溢出,应尽快去医院复查。
避免长时间立位,且卧位和坐位时应抬高下肢,以减轻腿部的不适或肿胀;如果下肢伤口不适,可局部热敷;如果伤口持续疼痛,最好到医院检查。在最初的恢复期中,穿弹力护袜能改进下肢血液供应,并且减少液体在下肢聚集,术后4~6周内,离开床时应该穿上这种弹力袜(护袜),回到床上休息时,再把这种弹力袜脱去。
术后用药
关键词:遵循医嘱
继续服阿司匹林等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管再变狭窄。继续服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药物等,防止并发症造成再狭窄。
术后活动
关键词:先室内,后户外
睡眠时应尽量保持平卧位6周。当身体直立或坐位时,胸部应尽可能挺起,将两肩稍向后,如果没有在此恢复阶段保持正确的姿势,当你以后挺胸站立时,胸部会有被勒紧的感觉。
住院期间,医生会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患者回家后要坚持离床活动,先室内,后户外,活动量可逐渐增加,活动时会感到自己的心脏跳动有力并加快,但只要心跳不超过120次/分,就算正常;如果胸疼、气短、哮喘和疲劳,应立刻停止活动。活动量以没有明显不适,能自我耐受为度。
患者在出院8周以后,可以和医生讨论重返工作岗位的可能性,因为病情、体能、恢复状况以及工作时间和紧张程度不同,必须综合加以考虑。患者术后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饮食应定时定量;绝对禁止吸烟,可适量饮酒,但对有糖尿病、高甘油三酯或心功能差的病人要完全避免饮酒。
饮食调养
关键词:低盐低脂
强调低盐清淡、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蔬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保证适当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摄入,通过膳食治疗控制高血脂症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控制高血脂症才能预防和减缓冠状动脉术后再堵塞。
由于加强营养和限制运动,术后病人容易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所以,术后病人应适度活动和锻炼,把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以内。超重者应注意缓慢减肥。
术后心态
关键词:乐观、自信
人的情绪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影响下丘脑人体内分泌系统。精神紧张、悲观失望,都会影响激素的释放,使心跳过快,血液循环加速,血压升高,损害心脏血管。“搭桥手术”后患者要学会调适情绪,改变坏脾气。要有乐观情绪,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满怀信心地配合治疗。
术后复查
关键词:定期检查心脏
“搭桥手术”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科门诊检查,若有胸闷、胸痛者或心电图再出现缺血性改变时,应该作冠脉造影检查,及时发现“搭桥手术”的血管有无狭窄。
(编辑/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