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教师都有这样的亲身体验:当我们还是一名刚刚入职的“新鲜人”时,对工作、对教育、对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都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无论是听课教研,还是探讨教学问题都充满活力,激情四射。岁月渐逝,忙碌、疲惫、焦虑成了真实的生活写照,对职业的倦怠和迷茫伴随着日常工作,消极、应付的情绪充斥着教育生活。很多教师也会思考,“我怎样才能摆脱这样的困境?”“我的出路在哪里?”“我就要这样碌碌无为一生吗?”……
  其实,教师要超越自己,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职业发展之路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需要教师的内省和反思,就是要有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和行动意识。
  21世纪是社会高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更光荣、更艰巨的使命。
  首先,从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教学活动组织者、教育活动管理者,而是在向课程实施的践行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育效果的评价者等角色转变,教师也已不再是知识或知识载体的附庸,而是教学过程的建设者、组织者和筹划者。
  其次,从科技进步对教师的影响看,随着高智能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领域新技术、新工具的运用使得教学效率、教学规模等方面大大提升,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作为教学过程主体之一的教师必须要面对这样的新环境、新工具、新挑战,积极融入这样的技术变革大潮中。传统教学中的问题正迫切地等待着在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中加以解决。
  再次,从教师自身发展需要看,任何职业的发展都会朝着专业化的目标迈进,教师职业亦如此。专业化的根本属性是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性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为教师通过自身的知识技能、人格魅力、道德素养等全方位、多角度、长时间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能够朝着期待的方向发展变化,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这个层面来说,教师要“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对学生有正确的、更大的影响,就必须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重建教育观,改造自己的教育行为,实现职业向专业发展的质的变革。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凝结成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一种反思者和研究者的气质,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乐趣和意义。
  最后,从研究结果的角度来看,古今中外历史中著名的教育家都是从教育实践中走出来的,都是在实践工作中边工作、边总结、边探索,从而取得丰硕的成果。一个教师,不仅应该较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和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还必須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和方法,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教育科研知识,在实践中观察、分析、总结、提炼,形成极具个人特色的研究成果,逐步成为一个能够把握复杂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成功者。
  中小学教师要做什么样的研究呢?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还需要弄清楚中小学教师在自己的实践中是否存在做科学研究的前提或者“基因”。正如很多专家学者说的,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最主要、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研究就变成了一种可能,也就有了教育科研活动的土壤。纵观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发现的的确确存在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索活动,这就是教师的教学研究,也被称之为教研活动。学校教研活动往往是以教学内容为主要范围,以有效解决教材教法中存在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学探究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一线教师在从事教研活动时是以教学实践中真实的问题为出发点,以寻求问题解决为主要过程,可以看到“问题”是核心,是焦点,探究、讨论是主要方法,而所有积极主动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自然而然都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讨论、去行动。由此可见,问题意识在教师的教学生活中真实存在,也意味着科研探究活动具备了发生的前提和基础。但教学研究不是教育科研,教研活动也替代不了教科研工作,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了科学方法,是否进行了科学论证,是否有科学的成果表述。既然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是以问题意识为基础,那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就是要选择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中小学教师要将实践问题和实践经验转化为可以进行科学探索的教育教学课题,就必须从自身所掌握的资源入手,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生活中选择,这就要求中小学一线教师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从研究类型看,中小学一线教师应多关注教育教学实践性的问题,做真实的课题,做实在的研究,从实践中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分析总结结论。
  二是从研究视角看,教师应多做自身的研究,多关注自身的实践活动,通过挖掘自身的实践问题,研究“我”的教育故事,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
  三是从研究内容看,一线中小学教师应多做学生的研究,不同于专家学者型研究者的研究,他们更多的是要面对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既是教师的研究对象,又是教师的研究归宿。
  四是从研究方法看,教师应多做实践性研究,多开展课例研究、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的研究范式,多运用调查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掌握和占有大量实践资源是一线教师最大的研究优势,而开展理论总结的思辨性研究则不是他们所擅长的。
  五是从研究的层面看,中小学一线教师应多关注中观问题,即所要研究的问题既要有面的宽度也要有一定的深度。当然所谓的中观层面的问题也是相对于宏观和微观而言,这取决于研究者自身的研究资源和研究能力。
  总之,突出实践性、自主性、真实性,教师围绕自身所开展的研究才是中小学教师做研究的合理选择。一线教师的研究不是让教师选择别人的或是自己经验范围之外的问题和课题,而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日常生活中发现真问题,寻找真答案。这是一种以自身的亲身实践和亲历体验为基础,以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为对象,以提升教学自觉意识为目标,以重建教学理念和教育行为为目的的教学实践研究。因此,强调教师自身的“场存在”,是不断地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个完整过程,也是一线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特征和根本途径。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要基于课堂和基于自身,不做长篇累牍文章,做适合自己的教育科研问题,做“草根式”课题研究,就是要求教师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现实问题。那想写好一个科研课题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大小适当”。此处的“小”是指视域、论域和切口等要小,而非单纯地指研究范围的大小。一般来说,课题范围大小的选择要根据研究者自身所掌握的研究资源,如文献资源、案例资源、对象资源甚至包括研究的人脉资源等。研究选题的大小是个相对的概念,选题过于贪小,就要在研究深度上下功夫,正如鲁迅先生在写作上说过“角度要小,挖掘要深”,因此对于多数研究者来说选题一味求小不可取。
  二是“教育价值”。教育科研课题的价值在于教育性和教育价值,所要研究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真实性问题,具有一般性,能由点及面,推而广之可以“类型化”的问题。而对象过于细小,并且即时可以解决的问题,即便是真实存在的,也很难“成型”。由此,中小学教师所要关注的选题应该是必须予以持续关注的问题。
  三是“时代意义”。教育科学研究活动追根溯源是要解决教育实践面临的真实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又受到时代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文明发展程度等的影响。要研究当下的问题,就要说“今天”的话,学会看懂弄通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积极关注教育研究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四是“方法科学”。学会一种方法,就是学会一种思考方式,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经验判断的有效手段。正如前文所述,教育科研之所以能称之为科学研究活动,主要在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因此,教师做研究从本质上看,就是学会系统思考的方式。一线中小学教师应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知识,并自觉运用到研究中,提升探究活动的科学性,增强研究结论的说服力、可信度。如在编制调查问卷时,就要注意问题设置维度、提问方式的中立性、备选答案是否存在暗示等。教育科研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怎样合理使用,要理解、掌握所用方法的理论解释和适用范围,做到“法为人用”而非“人为法困”。
  五是“学术意识”。教育科学研究除了方法和过程的科学性要求外,对于研究结论,特别是研究结果的表述也强调学术性。教育科学研究要求研究者能从问题的现象入手,通过科学探究,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完整过程的科学汇报。因此,在形成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时,就需要研究者学会使用某个专业领域的话语系统,对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内涵和外延)能够做出阐释、比较和推论,能够运用以概念、定义、原理去解释和说明现象,并使行家聽懂,提升研究层次和水平。当然,学术语言和学术能力需要通过大量阅读学术文章、参与学术报告、开展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从而逐步扩大认识视野和知识背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梦想,职业幸福来自于成就感和收获的喜悦。但我们也知道,收获和喜悦也要经历不断的自我批判、否定和超越,尽管这种批判和否定让人一时痛苦和彷徨,甚至是很难接受,尽管通往教育教学最高境界的道路崎岖,我们很难走到尽头,但我们心中依然要有追求和向往。教师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反思、行动、再反思,让自己的教育生活增添激情,增长智慧,充满艺术,拥有创造。
  作者单位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其他文献
跨进二十一世纪,幼儿园的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民主化、科学化。园长对于一所幼儿园来说,意味着“当家”、“掌舵”。而园长管理的技巧关键取决于园长的管理艺术,本文就从园长如何在教育法规的引导下,科学提高管理艺术,谈谈几点体会。  一、总揽全局的决断艺术  园长要有统筹全局的决断艺术。始终要树立保教并重,全面提高幼儿素质是幼儿园发展的办园方向。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兼顾局部是决断艺术的关键。结合幼儿园实际,
地铁盖上物业盖上及盖下之间盖板为全混凝土结构板。盖上部分的雨水和污水如何排至盖下市政接口,盖上部分和盖下部分消防系统设置都值得探讨。
教育空间对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培养思维和智力、激发想象和兴趣、增强身体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创客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客教育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也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市政给排水系统中涉及到的有关技术。本文就针对BIM技术在市政给排水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市政给排水设计与施工
2016年以来,安顺日报社按照“办好主业、盘活存量、发展新媒体、开辟新业务”的工作思路,始终将传媒经营转型升级与媒体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在守正创新中逆势前行,走出自己的独
水利工程能够对水资源进行有效调控,在预防洪涝灾害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其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河道生态平衡,引发相应的生态问题。基于此,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应该引
本文讨论了干法腐蚀工艺中作掩蔽的抗蚀剂和抗蚀剂系统.分析了在以等离子体为主的干法腐蚀工艺中增强抗蚀剂耐腐蚀能力、降低抗蚀剂腐蚀速率的几种方法.通过实验表明,等离子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既要准确理解核心素养,又要寻找通往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数学学科历来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核心素养中所提出的关键能力从数学学科角度
针对离散生产车间制造过程中的零部件实时状态、设备运行状态、质量数据分析等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数字化车间的设备互联互通系统的解决方案。论文通过构建数据采集系统,实现
ERP系统在企业进行风险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ERP系统在很多企业中得到应用和实施,并且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但是在ERP系统的应用和实施上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论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