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基本经济制度属性、逻辑关系与时代价值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_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愈来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属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纳入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范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历了不同的演进阶段,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新时代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选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具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特性,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组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制度创新,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达3817亿元,2025年预计将达到10000亿元,咖啡行业迎来自己的时代。中国咖啡市场在空间上分为线上品牌和线下品牌,除传统知名品牌外,许多新消费咖啡品牌应运而生。本土品牌兴起,各类创意咖啡不断出现。咖啡消费需求的旺盛为云南咖啡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全国98%的咖啡种植面积和99%的咖啡产量在云南,云南咖啡相关企业现有1.6万家,位列全国第二。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位于云南普
为解决隧道施工出现坍塌等问题,提升隧道施工效率与质量,以江西某隧道工程项目为例,明确支挡加固法在隧道浅埋偏压明洞中的操作情况。分析表明,借助截水天沟和土石方以及边仰坡等工序的布置,即能有效地提升隧道结构的稳定性,浅埋偏压明洞技术应用对推动隧道工程的开展有积极作用。
本文以北大荒精神纳入党的百年红色精神谱系、北大荒为什么能拥有这份殊荣为切入点,提出了“北大荒之问”的命题,结合回顾北大荒开发创业创新历史,以北大荒精神为主题主线,从对北大荒精神孕育形成的溯源中,从对北大荒精神的时代特征与核心特质的探析中,通过大量鲜活、生动、典型的人物和事例,回答和说明北大荒是什么,北大荒凭什么,北大荒为什么能,北大荒精神为什么行,并引伸揭示了北大荒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的深层原因与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幼儿喜爱的教师更有利于对幼儿实施教育,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研究幼儿眼中好教师的标准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研究发现,幼儿眼中的好教师有以下特点:高高瘦瘦、穿衣服好看,行为举止恰当且亲切,进行语言表达时语气温柔且面带微笑,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标准的专业技能。依据这一标准,幼儿教师要注意美化自己的外在形象,举止行为要做到合理、亲切,语言、表情要温柔恰当
期刊
20世纪50年代王震将军率领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在艰苦卓绝的开发过程中形成,“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是延安精神和南泥湾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反映着中国共产党勇于奋斗的思想精华和精神风貌,归根结底是中国精神的时代弘扬。此外,北大荒精神虽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与时俱进,不断深化与更新,发挥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
以上海科技馆《十二生肖》特展为案例,展示科普特展IP化的探索过程。提出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来提升博物馆的活力,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科普场馆拥有丰富和专业的跨学科展示内容,以及科艺相融、互动探索和趣味体验的展览形式。建议可围绕自身特色,开发具有时效性和灵活性的科普特展,以权威科学内容和综合性展示教育手段为基础,将科普内容与展示技术、文化艺术、教育活动等资源进行整合,打造独一无二的科普IP,在差异化竞
次货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表明,亟须对经济系统结构和动态过程有一个新的、根本性的认识。而要做到这一点,现有的经济学方法无能为力,而复杂网络恰恰为这方面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最好的工具。本文试图将复杂网络的思想和方法与经济学有机结合,建构了产业网络理论模型,定义和描述产业网络的结点、边、子网络及结点的行为规则,提出了整个产业网络的演化模型,并进一步讨论了产业网络的结构功能的某些特征。从研究的独特性
<正>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就指出: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全球正加快由IT时代迈向DT时代,未来的世界必将是得数据者得天下!我国是数据资源大国,根据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国家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1)》,2021年中国数据产量约占全球数据总量的9.9%,位列全球第二。而根据国际数据集团(IDC)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拥有的数据总量将占到全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