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归侨林君毅的人生抉择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527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君毅参加中国妇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摄于天安门城楼

  提起新加坡女归侨林君毅,山西侨界有口皆碑,都认为她是女性归侨中的佼佼者。她是高级工程师,中国共产党员。曾当选为山西省政协委员、全国妇女六大代表、山西省“三八红旗手”。
  同许许多多老归侨一样,退休的平朔煤炭工业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林君毅也經常回忆往事,反思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她觉得回国六十多年来,自己没有什么事值得懊悔和伤心;相反,她感到十分自豪和欣慰!因为在她的人生道路上,面临几次重大抉择,而她都做出了正确的无怨无悔的选择。

择路


  林君毅祖籍福建南安,1933年出生于新加坡,她是新加坡第4代侨生。
  新加坡旧称“石叻”,是中国人移民东南亚最早和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林君毅的先辈为了谋生,漂洋过海来到新加坡,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家境逐渐殷实。到她父亲这一代,已是华侨中的知识分子。父亲青年时代曾在陈嘉庚先生的公司做事,后来担任一个分公司的经理,并自己创业办厂。他也是侨界爱国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抗战期间是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的成员,也是侨界文化、体育的积极活动者,曾是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侨体育促进会的领导成员。她的母亲则是个具有爱国心和敬业精神的华校教师。日军侵华时,父母经常带她参加华侨举办的各种抗日救亡活动,让她随着学长、学姐上街搞抗日宣传和募捐,深受华侨爱国传统教育。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林君毅自然从小就具有爱国情怀。而华侨社会的爱国氛围也对她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小年纪,她就认识到: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具有辉煌的历史;祖国衰弱受到列强欺辱、侵略,许多不平等条约使每个炎黄子孙都蒙受耻辱;在历史长河中,历代抗击外侮的仁人志士岳飞、文天祥等都令人敬佩;当祖国有难时,每个中国人都应奋起救亡,誓死不做亡国奴……林君毅密切关注着祖国抗战的动态,在抗战救亡的浪潮中逐渐长大。
  现实生活也给林君毅巨大的震撼和教育。1942年2月,日军侵占了新加坡,对爱国人士进行大搜捕、大镇压和大屠杀,对华侨的财产进行掠夺没收,这些严酷的事实更是震撼了少年林君毅。当时父亲的工厂被没收,携眷躲进了工人区,虽然受到华侨工人的保护,但优裕安定的生活一落千丈。林君毅随外婆出入当铺、排队领分配粮、用细软换粮食等。最使她难忘的是日军把杀害的抗日志士的头颅摆放在加冷河的矮柱上,强迫两岸的居民往返桥上观看,以示惩戒。她和外婆每次随众人一起过桥,都悄然无声,耳边只有日军的呵斥声。大家对惨状的恐惧,对刽子手的憎恨,对被害者的痛惜,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这景象多年来一直刻印在她的脑海中。
  日军办起了日文学校,取缔了所有的华校、英校,让青少年去接受奴化教育。林君毅听从父母的意见,不到日文学校上学。失学4年期间,她在工人区生活,与工人的孩子们一起捡劈柴、玩游戏,受到了吃苦耐劳、坚韧勇敢的品质的熏陶,造就了勇于克服困难,勇敢进取的独立生活性格。
  日本投降以后,华文学校复课,林君毅在培养淑女的南华女子中学上学。由于校际间的交流活动,仍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当时国内爆发了内战。新加坡的进步传媒,尤其是《南侨日报》和“南侨出版社”,大量报道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情况,抨击蒋介石政权的腐败独裁、镇压民主、枪杀民主人士和学生的血腥统治。陈嘉庚、胡愈之、沈兹九等爱国侨领和知名人士,都成为爱国民主思想的传播者和华侨青年的引路人。林君毅每天都如饥似渴地阅读父亲带回的《南侨日报》,密切关注解放战争的实况,关注着中国的命运。她还如饥似渴地读了很多进步书籍,思考着许多问题。


林君毅返新加坡探亲,陪母亲在新加坡海滨

  1948年6月20日,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紧急条例”,实行白色恐怖统治,取缔了马来西亚共产党和各种民主党派,查封了《南侨日报》和出版社,驱逐民主人士,取缔人民的集会、结社、游行等自由,逮捕民主人士和进步学生,禁止进步书刊的出版、销售和阅读。许多民主进步人士、进步师生纷纷动身回国投奔解放区。林君毅也想回国,父母认为她年纪小,放心不下,没有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广大华侨受到很大鼓舞。周恩来总理发表声明,抗议英殖民政府无理拘押华侨中学校长,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义正词严地要求释放被逮捕的民主人士和进步学生。这些为爱国侨胞撑腰的举措,大长了华侨的志气。林君毅越来越清楚地感到:新中国才是自己日夜憧憬的“母亲”,才是海外侨胞的靠山。因此,在家人面前多次流露出回国的意愿。林君毅的父母是拥护新中国的,但总担心一个女孩子独自在远方何以为生,因此希望她先上英文学校打基础,将来出去英美留学,待获得学位以后再回中国工作。
  林君毅极不愿意去英校上学。与家长“讨价还价”的结果,是到当地的中正中学上高中,其实是在为日后回国暗暗做准备。在中正中学,林君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被选为学校和班级的干部。这在当时女生只占学生比例十分之一的学校里显得很特殊。她很快得到进步学生的信任,给她传阅各种中英文版的进步书籍,有美国记者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红色的中国》;苏联书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勇敢的人》;中国的书刊《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新儿女英雄传》等,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有关文件。先期回国同学的来信,也成了进步学生喜欢传阅的“读物”,他们对国内的生活、工作的描述,使大家感到在激流中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当然,这些活动必须悄悄地进行,为躲避殖民当局鹰犬的耳目,她在进步读物的外面通常要包上“世界知识”之类的书皮。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前线的消息成了侨胞关注的焦点。华侨担心祖国的安危,担心祖国再次受到列强的侵略。   接着周恩来总理号召海外华侨青年知识分子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于是,在华侨社会中,掀起了一股“回国潮”。1952年4月的一天,林君毅经过长时期的准备,借校庆演出不回家过夜的机会,瞒着父母悄悄乘船回国。她没有取道香港回国,而是直航广东的汕头。因为她担心父母知悉后,会在香港拦截,不但自己计划无法实现,还会连累同学们。
  这是她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抉择。她说:“数十年的实践证明:我回祖国学习,为祖国奉献,是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择业


  1952年5月4日,林君毅从侨居地新加坡抵达汕头,踏上祖国的土地。酝酿已久的愿望一旦实现,林君毅感到十分幸福,同时对祖国的一切,又感到十分新鲜。她只有一个想法:愿意到任何地方去,只要是祖国的召唤和需要。
  到达汕头以后,林君毅和同学们立即由汕头经广州北上,转赴首都北京。设在北京观音寺胡同的中侨委女归侨接待处,是林君毅等华侨学生的落脚处。她从这里了解到中侨委动员归侨青年到艰苦的东北去,说那里才是锻炼进步青年的地方。于是放弃了在北京继续升学的机会,响应号召,满怀热情转赴东北,于7月1日到了大连第一高级中学学习。在东北,大连条件算是不错的,但对于刚刚回国的华侨学生来说,生活条件差别还是很大。一是气候寒冷,许多侨生手脚都长了冻疮;二是饮食不习惯,每顿都是玉米、高梁,缺乏大米;三是在政治上对苏联驻军不满。学校的领导对华侨学生关怀备至,让大家插班到当地的同学中学习生活,以改掉大家的东南亚习惯。林君毅平稳地度过了“三关”:政治关、气候关和生活关。在学校学习期间,她在思想上、生活作风等各方面表现突出,被吸收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今共青团前身)。


林君毅在大同矿务局煤峪口矿

  1953年,林君毅高中毕业,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她从小有个理想,要振兴祖国的空军、海军,因此报了航空、航海工程。不久,学校召集毕业生返校,要求党团员按照国家建设的需要改变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要改报“国家工业的尖兵——地质勘探”,“工业的食粮——矿业工程”和“灵魂工程师——师范”。
  祖国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选择。林君毅毫不犹豫放弃了航空、航海工程,改报了矿业工程。这是她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重大选择。
  林君毅大学毕业后,和丈夫一起被分配到山西大同工作。山西为黄土覆盖的山地型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气候比较寒冷、干燥,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对于自小生长在东南亚的归侨来说,环境算是相当艰苦的。但是林君毅和丈夫毫不犹豫到这里扎根落户。他们知道,山西是个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特别是煤铁储量尤为丰富,对中国现代化建設意义重大。他们坚信:山西亟需矿业人才,自己到了山西一定大有用武之地。
  林君毅一到岗位,就投身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煤矿项目——晋华宫矿和云冈矿的开工建设。在矿井施工的4年中,林君毅与老工人结合,推广新技术和各种快速掘进的实践,在施工中努力掌握各种知识和实际操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到好评,连续几年被评为大同市先进工作者、雁北地区红旗手、大同市人民代表。
  之后,林君毅调到大同煤矿基本建设局设计处工作,直至1969年9月下放到水泥厂劳动。1972年2月,她返回局设计处工作。在设计处工作的20多年中,她本着精益求精、有所创新的精神,对所担负的设计做了不少工作,取得卓越的成绩,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大同市各类先进称号,还被推荐为大同市政协委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林君毅的才干得到充分施展。她参与与外国投资者、厂商等的技术交流、谈判工作,为此有机会参与了平朔安泰堡露天煤矿与美国5家煤炭企业进行合作开发的谈判。后经国家批准,平朔安泰堡露天煤矿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进行“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担风险”的合作。这是我国第一个与外资合作的特大型煤矿的开发项目。1982年,林君毅正式调入平朔安泰堡露天煤矿后,有机会赴美、德考察先进技术、管理方式,为安泰堡露天煤矿的建成和生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该矿投产10周年庆典时,林君毅荣获公司颁发的“拓荒者”金牌。她还曾被评为雁北地区、朔州市先进工作者,被推荐为山西省政协委员,朔州市政协委员(两届),并参加中国妇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林君毅退休后被公司返聘为高级技术顾问,为企业继续发挥余热,参加项目审核和评标的工作,任职至2002年。而后,她担任退休党支部的支书并参加老年大学学习,读书阅报,锻炼身体,每天仍忙个不停。
  在矿业工程领域,林君毅为山西矿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择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定居山西的归侨数千人,而夫妻俩同为归侨的伉俪不过十来对。林君毅和缅甸归侨苏成益,则是牵手至今仍恩爱如初、始终不渝、令人羡慕的一对。选择苏成益作为终生伴侣,这是林君毅人生道路上的重大抉择。事实证明,这是她一生的幸运。
  苏成益祖籍厦门,与家人侨居缅甸仁安姜,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石油代理商。1951年12月,自小渴望报效祖国的青年苏成益,放弃优渥的生活,瞒着家人从仰光乘轮船经香港回国。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在报考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前身)采矿系时,林君毅和苏成益不期而遇。两个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归侨青年,怀抱着建设新中国的共同理想,都采取隐瞒家人“先斩后奏”的回国方法,都有志于矿业工程……诸多的共同点,使他俩有谈不完的话题。通过交往,两人的感情不断“升温”,终于成为令人羡慕的不离不弃的幸福的“一对”。
  大学毕业的那一天,林君毅和苏成益举行了结婚典礼。俩人结婚时,公公特意从缅甸赶回来探亲,对这门亲事深感满意。他希望儿子、儿媳到国外发展,说:“有了大学学历,到那边做事更方便了。”苏成益说:“国家培养我们大学毕业,理应无条件服从分配。再说我们学的是采矿,留在国内更有用武之地。您就原谅儿子吧,不能在您身边尽孝了!”苏成益表达的,当然也是林君毅的心声。父亲见儿子的主意已定,心志坚决,就依了他们。临别时勉励了一番:“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来!”   林君毅和丈夫苏成益开始“比翼双飞”。他们一起报名,来到山西大同煤矿工作。开始一起被分配在基本建设局建井工地当见习技术员。
  塞外的荒山野岭,人烟稀少,条件恶劣。遇上隆冬,寒风卷着雪花和沙尘,呼啸肆虐。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小两口相互鼓励:“咱们是回来建设祖国的,吃苦是咱的本分,咱们一定要顶住!”他们同工人在一起,头戴一盏灯,身穿羊皮袄,吃喝在工地,始终不离第一线。


林君毅在平朔安太堡矿现场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陷入困难时期。一些归侨又出国了。一些朋友询问他俩是否出国。苏成益回答:“国家的困难是暂时的。我们坚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一定会很快渡过难关!”
  同艰苦共患难,是夫妻俩无言的约定,在困难面前两颗心贴得更紧了。在生活上,他们心心相印,相互关爱;在工作上,他们相互支持,又相互牵挂。他俩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干起活来废寝忘食,甚至不顾安危。
  说起丈夫苏成益,林君毅说:“他忙我能理解。不过有时他太不要命了,真叫人提心吊胆。”苏成益确实有过“不要命”的事情。
  有一次,一个风井井筒打到底部时,工人们不小心打透了古塘积水,泥水顿时涌进井筒,眼看巷道有被淹没的危险。当时,苏成益正在患病,领导找他商量处理方案。苏成益急得坐不住了:“古塘地质情况不明,有害气体分布情况不清,要先摸清底细才能采取措施。”于是,他立即来到井筒,带领几个工人钻进古塘深处勘查情况。古塘里漆黑一团,阴阴森森。他们借着头顶上矿灯的亮光,在齐腰深的积水中摸索着,测量着。整整24小时,终于摸清了古塘的情况,采取了有效的补救措施。井筒工程又顺利进行了。可是苏成益却因长时间的紧张劳累和凉水浸泡,病情又加重了。领导和同志们劝他休息几天,可是他仍坚持边上班边吃药打针。林君毅心疼地说:“你真是不要命呀。”不过,从内心讲,林君毅始终觉得苏成益是个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好干部、好丈夫,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矿井在手中建设起来,一车又一车“乌金”运往祖国四面八方,心里感到快慰和甜蜜。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煤炭工业日益发展,苏成益的岗位和职务也有变化,从见习技术员、技术员、工程师、矿务局工程处副总工程师,到大型中外合资企业的副总工程师,他刻苦顽强的作风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始终没有变。在数十年的矿山建设中,苏成益共主持或参与建设新矿井7座,改建扩建矿井9对。同时还主持了一系列技术攻关,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为国家节约了巨额资金。
  苏成益多次出席省、市劳模大会,被矿务局评为“矿山标兵”,两次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全國侨联授予“归侨先进工作者”“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称号,当选为山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六届主席,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侨联委员,还曾被评为“全国侨界十杰”之一。作为妻子,林君毅对于丈夫的支持功不可没。她还经常表扬自己当初择偶“很有眼光”。
  更令她感到欣慰的是,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面貌也发生巨变。而作为扎根山西的一名建设者,曾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山西的发展进步流过汗,出过力,她倍感骄傲和自豪。回新加坡探亲时,家人问她:“你回中国这些年,觉得怎么样?”她回答说:“我选择对了,我无怨无悔!”
其他文献
王光  “青山有幸埋忠骨,沁河潺潺颂英灵。”在山西省安泽县杜村乡东唐村辛庄岭,每到寒暑假或清明等时节,一批批的中小学生及各界人士都会来到这里缅怀王光烈士,重温革命历史。王光,一位共产党员女区长,为掩护群众安全转移,惨遭侵华日军杀害,慷慨就义。她,是我们运城市盐湖区的优秀女儿。苦难童年  王光,原名王兰香。1921年3月17日(农历二月初八),王兰香出生在山西省西南部中条山麓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这个
期刊
瑞典化学家、地质学家、山西大学堂西斋教授新常富博士  去年极少看演出,霜降已过,才看了一场新编的话剧《清明》。  进了大剧院的门,还不晓得剧情和剧中人物,只知道这台戏取材于百年前山西大学堂。这一年多,我的业余时光大都花费在编纂《张瑞玑先生年谱》上了,去剧场是想感受那种氛围,放松一下。  当一位栗色卷发、被称作“新常富老师”的教授出现在舞台,我不觉一振,戏味似乎也浓了起来。眼睛盯着台上西装革履的“新
期刊
明大同镇的广昌城遗址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的涞源县,建于朱元璋时期的洪武七年(1374年),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周长三里五分,高三丈五尺。在明长城“九镇”中,广昌城既与大同镇有关,也与宣镇有关,“民属大同,军属宣镇”。所以《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两镇分别有记录,广昌城“隶蔚州,重冈叠巘,森列盘绕,西可壮灵丘之险,北可扼黑石之隘,密迩紫荆、倒马,固两关之要枢也。若虏逾蔚而南,此地为必经
期刊
《辞海》注释:方言为“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  远在新石器时代,壶关即有古人类居住。汉初置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壶关地处太行山分水岭东西两侧的深山区里,世代交通闭塞,加之历经数千年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于是,在这样的时空环境中,一代又一代壶关人操持的地方语言,虽然大范畴属于标准汉语,即普通话的基础——北方语音,但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考究,较标准汉语还是有不小变异,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  英
期刊
我是傅山行书册页《丹枫阁记》祁县渠家的收藏人、渠家大院主人渠晋山的长孙渠荣籙,今年85岁。我们渠家历经四代收藏着《丹枫阁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晋商渠家是书画收藏世家,早在乾隆年间就把傅山书法作品作为家训  从我家现有资料、实物以及先辈的讲述中知晓,家中收藏书画至今已历经七代二百余年。祁县渠家是明朝初年从山西长子县迁到祁县的,当初是小商小贩。从十四世渠同海“走西口”逐步致富创立家业之后就开始了收
期刊
《八佰》和《金刚川》两部战争影片立足于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向我们展示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两者都在继承战争片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适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战争片的展现方式。二者虽都为主旋律电影,但是商业化、政治化并没有太大程度上影响电影的艺术水准,在电影切入点、叙事方式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展现了各自的特色。  塑造立体的人,是《八佰》的立意与野心所在。《八佰》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群像刻画的手法,光是主
期刊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电影《上甘岭》中,女卫生员王兰在坑道里深情歌唱的《我的祖国》承载了新中国一代人对抗美援朝的珍贵记忆。在山西这片红色热土上,如同电影中王兰一样的山西广大妇女群众,热烈响应党的号召,以一腔热血和无私奉献支援了前方将士。她们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的医疗队和救护队;母送子、妻送郎上前线杀敌,自己在后方努力生产;在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中,众多女工智力加体力,创造出新的生产纪录和
期刊
2019年10月17日,我到山西省图书馆查阅清末民初太原城区图,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另外却有个大大的惊喜——我见到了该馆馆藏唯一的一份解放太原时人民解放军的军用狄村地图(含今建设路西狄村正街、张家巷部分)和该馆馆藏唯一的一份解放太原时人民解放军的一份军用许壇村地图(含今建设路东狄村管辖之张家巷、高阳寨、柳罐沟、尹家沟等部分)。许壇村,即今许坦村。两图互为补充,当年狄村、许壇村及太原城南汾河两岸国民党
期刊
喜好书,读好书,向来是我眼中衡量一个真正读书人的标尺。每遇到好书,就像久逢知己一般,欣喜、激动之余总是有囊入怀中的冲动,此种占有欲实为读书人的内在性情使然。其实,读书不只是用来获得新知识,更在于阅读中借由语言所生发的共鸣、感悟与思考,也由此才可能将其内化为读书人的一种能量和素养。此心智,于人于己及所从出的时代,都是难得的。  近日,读罢“绵下文丛”二种《介山记》与《剑虹斋集》(三晋出版社2019年
期刊
1949年随军南下  1949年2月,父亲石凤池和革命老区数萬名干部随军南下,执行南方新解放区的接管建设任务。重大战略决策  1948年全国解放战争转入历史性的战略决战。人民解放战争已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  1948年10月10日,毛泽东主席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中指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们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