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山西妇女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电影《上甘岭》中,女卫生员王兰在坑道里深情歌唱的《我的祖国》承载了新中国一代人对抗美援朝的珍贵记忆。在山西这片红色热土上,如同电影中王兰一样的山西广大妇女群众,热烈响应党的号召,以一腔热血和无私奉献支援了前方将士。她们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的医疗队和救护队;母送子、妻送郎上前线杀敌,自己在后方努力生产;在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中,众多女工智力加体力,创造出新的生产纪录和模范事迹;许多妇女自动写慰问信,制做慰问袋,节衣缩食捐款购买飞机大炮……正如时任省委书记赖若愚所呼吁的,“全山西的母亲们,要为了这些,抚养与教育自己的子女;全山西的妻子们,要为了这些,鼓励和帮助她们的丈夫;全山西的女儿们,要为了这些,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她们,为抗美援朝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抗美援朝,保住我们的好时光


  “强盗临门,岂能坐视。抗美援朝,人人有责。”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山西报名参军的热血青年达上百万人。广大妇女群众也不甘落后,请缨奔赴朝鲜战场。在太原市抗美援朝动员大会上,妇女代表孙拥玫呼吁道:“想一想,过去我们妇女所受的痛苦是诉也诉不完的,我们所以能享今天这样自由幸福的生活是共产党带来的,狼心狗肺的美帝又要向我们挑战了,我们决不能容忍。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我们妇女亦不落人后,如果美帝继续大胆妄为,我们将不顾一切艰难困苦,到前线去参加救护活动。”当场有165名女性报名赴朝作战。太原晋生纺织厂李凤英、张玉群等20多名女同志集体到抗美援朝分会报名,要求到朝鲜前线工作。太原市2万多名学生游行示威,女学生代表柳玉凤在发言时说道:“我们的良心迫使我们要做这样的宣誓,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们要决心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的生命,拼死地保卫祖国。我有实在不能分身的老母和3岁的小孩。但是,我今天已决心要离开她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因为我已经懂得:只有这样做,才是真正地爱她们。只有这样做,也才能真正地爱她们。”临汾中学的女学生续玉莲当时16岁,学校因她年纪尚小,不准她报名去军校,她气得直哭:“今年16岁,明年不就17岁了么。况且住军校又不是今天去,明天完,两年以后,不是正好吗?若嫌我小,空军不行,我当海军,海军不行,我当看护,看护不行,我当勤务兵。”


太原市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签名支持抗美援朝

  当时的《山西日报》每天要收到很多读者来信,报名要求赶赴朝鲜前线,其中不乏众多的妇女群众。1950年11月15日的《山西日报》就刊登了一篇《站起来的中国妇女不许美帝横行侵略》的请战信:
  编辑同志:
  中国共产党及人民解放军流了无数的血汗,付出很大代价,把我们女子从帝国主义压迫下和封建主义束缚下解救出来,使我们脱离了铁蹄下的生活,得到今日平等、自由、快乐的生活。
  但美帝想把枷锁重新再套在我们脖子上,我们是不允许的!


平定县组织妇女开展生产,支援抗美援朝

  我现在是一个年轻力壮的热血女子,为我国姐妹们的幸福及朝鲜姐妹们的平等、自由及我个人的利益,绝不允许美帝侵犯我国。我一定要坚决与美帝作斗争,用实际行动来抗美援朝。一方面我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提高警惕,严防匪特造谣破坏;一方面我要每天锻炼我的体格,做好工作,随时准备上前线杀敌。

                中国百货总公司山西省公司女工作人员  成金涛


  “抗美援朝,保住我们的好时光!”广大妇女群众不但自己要求奔赴战场,也鼓励自己的丈夫、儿子、兄弟赴朝杀敌。榆次四区王湖村女劳模冯秀英鼓励三儿子根玉第一个参加了地方部队,全家人高高兴兴地送他入伍。根玉的妻子改枝,亲自把一朵大红花戴在丈夫的胸前,鼓励他道:“不要想家,不要开小差……”在村动员大会上,榆次郭村妇女主任张妞子首先自报要送两个儿子参加志愿军,村民郭成守、张毛旦夫妻二人争相报名。在家人们的鼓励支持下,全村有22人报名参军,形成一个热烈的参军运动。襄陵县三盘区盘道村军属秦親儿在给前线儿子的回信中这样写道:“希望你要下工夫练本领,服从上级命令,跟着毛主席走!美帝它梦想侵略中国,独霸世界,破坏和平,破坏新中国的建设,破坏咱美满的好光景,它和一条野狼一样,你要把它坚决打死在咱们中国大门之外,保卫国家的安全,保卫咱翻身后的好时光。”
  经过广泛的动员与爱国主义宣传,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大为提高。许多志愿军烈属、军属也和自己的子弟、丈夫一样,成为各条战线上的模范。壶关县烈属范祥云老大娘的儿子在朝鲜战场上不幸牺牲后,她化悲痛为力量,积极参加抗美援朝运动。在捐献运动中,她个人捐献了3石小米,并领导妇女互助组努力生产。她说:“我要给我儿子报仇,就必须这样做。”武乡县模范军属徐腊梅是一个年轻的家庭主妇,抗美援朝运动开始后,她动员丈夫奔赴保家卫国的最前线。在她不断的写信鼓励下,丈夫在前方英勇杀敌,多次立下战功,徐腊梅在家乡也光荣地当选为生产模范。

努力生产,也是抗美援朝


  1951年,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号召后,山西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掀起了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巾帼不让须眉,妇女群众也纷纷投入到生产运动中去。她们还提出了许多生动有力的宣传口号:“努力生产,也是抗美援朝!”“前方志愿军英勇打胜仗,咱们努力增产捐献来支援,美国鬼子就会早完蛋!”“加工加肥多打粮,捐献飞机炸美狼!”“大家拾柴火焰高,增产捐献飞机和大炮!”“多增产,多捐献,抗美援朝当模范!”“情愿后方多流十滴汗,不叫前方战士多流一滴血!”“积极加工多增产,吃穿上边省一点,踊跃捐献,支援我们最可爱的人” ……妇女们在工厂忙制造,在炕头做针线、纺棉花,在田地种麦子,整个妇女群体中形成了你追我赶、女教母、嫂教妹的互助互学互比热潮。平顺县西沟村的全国劳模申纪兰在这场运动中更是以一当十,宣传抗美援朝,发动妇女生产,学习识字文化,带动当地妇女各方面觉悟迅速提高。从她给奔赴朝鲜战场的丈夫张良海的家书中可以看出,当年年纪尚轻的申纪兰已经初显妇女带头人的风范。   ……


霍县大张村妇女抗美援朝代表向朝鲜前线捐赠慰问品后合影

  1952年胜利的过去了,1953年咱们祖国要在继续加强抗美援朝斗争,争取更大胜利的条件下,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我想把在1952年亲身遇到的五件大喜事告诉你,好让咱们永远记着这些喜事,在今后争取更大光荣。
  头一件,由于你们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胜利消息不断传来,我在家到处被人尊敬。我想到咱二人要光荣上面加光荣。在去年我积极参加了生产,彻底克服了坐吃闲饭的思想,还帮助韩春兰等4个军属也参加了劳动生产,取得很大成绩。到秋后全县召开优抚模范会议上,大家选我为甲等模范军属,政府奖给锦旗一面。
  第二件喜事,互助组转成农业社,我光荣地当选为副社长。去年春天,在全国有名的劳动模范李顺达领导下,为了充分发挥土地、劳力潜在力,多生产粮食和工业原料,支援你们作战和国家建设,好早日走向工业化集体化,互助组转为农业生产合作社。我一点也没疑惑,报名入了社,大家选我当副社长。去年头一年成了农业社,就显示出比互助组有更大的优越性。战胜了天灾,每亩平均产到442斤粮食,超过原计划19斤,还创造了亩产谷子1056斤的新纪录。
  第三件喜事,领导妇女又翻了一个身。我担任了副社长,主要责任是领导社内妇女生产。当我去发动女社员们上地时,有些妇女说:“咱是三台(指锅台、炕台、碾台)上的人,上地劳动还不是个配搭。”我耐心说服她们,妇女要想得到真正解放,争取男女平等,非参加劳动生产不行。后来,连根本不到地的李二妞、路秋英等妇女,也积极上地动弹了。在这当中,我坚决和小看妇女劳动的封建思想作了斗争,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使妇女学会许多耕作技术。去年全社24个妇女共做了873个劳动日,占全社劳动日总日数30%以上。我个人做了62个劳动日,分粮500多斤。村里群众反映:要大建设离了妇女可真不行。去年12月,大家选我当代表,出席了全省农业丰产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会上还向800个模范介绍了我解决男女社员同工同酬问题的经验。
  第四件喜事,在去年9月,全县召开二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我以模范军属代表的资格,出席了这次会议。大家觉得我工作积极认真,树立了主人翁思想,选举我当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每月要开一次会,把群众意见带上去,把上级决议、政策带下去,政府和群众经常是一条心。
  第五件大喜事,速成识字法良药,治好了我的瞎眼病,祁建华创造的速成识字法,很快传到了咱县。去年7月,咱村也确定为扫除文盲实验村,我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好准备将来使用机器种地,也参加了扫除文盲学习。除了紧张生产,还要按时上课起早搭黑干。常常是上地带书,休息下就看。经过两个月工夫,我认识了150多个生字,能念通了农民报上的简短消息。
  ……
  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的开展,激发了全省人民的劳动热情,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妇女们走出家门,走到生产一线去,极大推动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951年,全省工业生产总值提高了33.67%,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4.66%,粮食产量增长了6.1%,棉花产量增长了110.8%。到1952年底,山西和全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圆满完成,这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

勤俭节约,踊跃捐献


  1951年,山西省民主妇女联合会向全省妇女发出了《为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和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的三项爱国号召与决定的通知》,号召全省妇女积极行动起来,响应爱国三项号召,勤俭节约,踊跃捐献,支援前线。
  号召一经发出,全省广大妇女群众热情响应,她们把耳环、镯子、戒指等首饰品拿出,变成现钱,捐献购买武器和飞机。妇女们积极参加妇女文化补习班,学习时事政治,她们说:“把这些用不着的东西捐了武器,去打美国鬼子,来保卫咱们的祖国。”山西省文联李霞裳同志,捐献10万元(旧币)购买飞机和大炮,在听了华北赴朝慰问团代表的报告后,更受感动,又捐出一个金戒指。她说:“我听了慰问团代表报告,更加提高了我的觉悟……今后我们要更加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支援抗美援朝。”武乡县三区一位军属,一次捐款4万元(旧币),还把自己祖传的手镯也捐了。她说:“这手镯我戴上,不顶个啥事,是消费品,捐献出来买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打败美国强盗。”太原市协商委员会一位叫阴明德的女同志,把珍藏多年的订婚和结婚纪念品——4个金戒指和1条金项链,以及孩子的1个金锁片,全部捐献了出来。1951年7月22日的《山西日报》记述了当时太原妇女群众积极捐资捐物的动人场景:
  太原市妇女群众也大部参加了爱国捐献运动。为了发动妇女自觉自愿来捐献,市妇联各区分会都召开了妇女代表会议,在会上研究出捐献的方法。二区妇女代表会号召妇女同胞少擦粉、少擦雪花膏、少吸烟,节省下钱来捐献。大铁匠巷65岁的老年妇女马三女,把前几天向她儿子要下的5万元(旧币)作衣服钱捐献出来,并说:“买了飞机大炮,比穿上件新衣服光荣得多哩。”剪子巷妇女武桂英,把她18岁时给人家绣花缝衣服赚下的7个银元捐献出购买飞机大炮。她告大家说:“我这7个银元,在阎匪时期吃豆饼也没有舍得花了,今天我想着咱志愿军在朝鲜打美国兵,全是为了咱们祖国和人民,为了使咱志愿军同志少流血,早日把美国鬼消灭完,我把我这7个舍不得花的银元捐出来,支持志愿军。”新城南街读报第一组妇女崔爱梅捐出5万元和她小孩的银锁、银链。她说:“把这些不用的东西变成钱,买成飞机打美军。”
  这是一场空前的爱国捐献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不论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都很艰苦。而在山西这片贫瘠的热土上,却养育了一批具有博大胸怀的妇女。她们自己衣食温饱尚未彻底解决,却将辛苦积攒下来的钱物、粮食,一分一厘、一点一滴捐献给了国家,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捐献出她们所能捐出的一切。从抗美援朝爆发一直到1953年4月底,全省捐款数额达850亿元(旧币),广大妇女群众功不可没。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國人民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在这场反帝爱国运动中,山西的广大妇女群众用朴素真挚的保家卫国情感诠释了“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她们也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缔造者。今天,当我们回首70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保家卫国运动之时,回首山西抗美援朝运动之时,我们不能忘记家乡这些伟大的女性们。
其他文献
怀仁村  怀仁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西南十公里经西大道路西,潇河北岸,是闻名三晋的醋乡。在清代是榆次八镇之一,地肥人勤,集市繁华,怀仁村和周围的村庄比,人口差不多,也没有其他镇的人口多,之所以成为镇,这和怀仁村歷史上商业发达、交通方便不无关系。怀仁地处潇河北岸,清代时夏季修有木桥——怀仁桥,南北大道自古就是商路,北面经六堡镇通往太原官道,南面过河经东阳镇直达太谷城,往东北是榆次城,往西是永康镇,
期刊
《汾阳行政周刊》封面  民国时期汾阳曾出版过一周刊,名叫《汾阳行政周刊》。现如今,许多人并不知晓该刊也未见过实物。近日,笔者就有幸收藏了一期《汾阳行政周刊》,历经岁月洗礼,该刊完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汾阳行政周刊》封面设计简单,正中间为“汾阳行政周刊”六字,右面是出版时间“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二月九日第四十五卷第二期”,左面印“山西汾阳县政府刊行”。由此,从封面可以推出一条重要信息,即该刊创刊于民
期刊
祁奚生于前620年,卒于前545年。据史料记载,他是春秋时期晋献侯的第四世孙,本姓姬,因晋国公封食邑于昭馀祁(当时食邑之地囊括今天的整个晋中盆地及周边山区丘陵地带,中心区为今祁县)而改姓祁,故名祁奚,字黄羊,历仕晋景、厉、悼、平四公,官居中军尉,是朝中大夫之一。他以国家社稷为重,“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尚公”精神,曾受到孔子的崇尚和赞誉。他正直无私救人不图回报的品格成为千古佳话,广为传颂。不
期刊
记得在刚入大学后不久,我到学校图书馆找社会学专业书来读,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读到《乡土足音》《行行重行行》等书中关于费孝通先生早年开展社会学人类学调查与研究的情景,尤其是他在讲述自己与前妻一起到广西大瑶山进行人类学考察时的不幸遭遇,对我触动很大。我之所以会在身心感受上有比较大的触动,主要是他们作为年轻的社会学者能够积极投身于他们所处时代所面临的学术问题,深入发掘,勇于探索和钻研,彰显了老一代知识分子强
期刊
王光  “青山有幸埋忠骨,沁河潺潺颂英灵。”在山西省安泽县杜村乡东唐村辛庄岭,每到寒暑假或清明等时节,一批批的中小学生及各界人士都会来到这里缅怀王光烈士,重温革命历史。王光,一位共产党员女区长,为掩护群众安全转移,惨遭侵华日军杀害,慷慨就义。她,是我们运城市盐湖区的优秀女儿。苦难童年  王光,原名王兰香。1921年3月17日(农历二月初八),王兰香出生在山西省西南部中条山麓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这个
期刊
瑞典化学家、地质学家、山西大学堂西斋教授新常富博士  去年极少看演出,霜降已过,才看了一场新编的话剧《清明》。  进了大剧院的门,还不晓得剧情和剧中人物,只知道这台戏取材于百年前山西大学堂。这一年多,我的业余时光大都花费在编纂《张瑞玑先生年谱》上了,去剧场是想感受那种氛围,放松一下。  当一位栗色卷发、被称作“新常富老师”的教授出现在舞台,我不觉一振,戏味似乎也浓了起来。眼睛盯着台上西装革履的“新
期刊
明大同镇的广昌城遗址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的涞源县,建于朱元璋时期的洪武七年(1374年),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周长三里五分,高三丈五尺。在明长城“九镇”中,广昌城既与大同镇有关,也与宣镇有关,“民属大同,军属宣镇”。所以《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两镇分别有记录,广昌城“隶蔚州,重冈叠巘,森列盘绕,西可壮灵丘之险,北可扼黑石之隘,密迩紫荆、倒马,固两关之要枢也。若虏逾蔚而南,此地为必经
期刊
《辞海》注释:方言为“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  远在新石器时代,壶关即有古人类居住。汉初置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壶关地处太行山分水岭东西两侧的深山区里,世代交通闭塞,加之历经数千年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于是,在这样的时空环境中,一代又一代壶关人操持的地方语言,虽然大范畴属于标准汉语,即普通话的基础——北方语音,但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考究,较标准汉语还是有不小变异,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  英
期刊
我是傅山行书册页《丹枫阁记》祁县渠家的收藏人、渠家大院主人渠晋山的长孙渠荣籙,今年85岁。我们渠家历经四代收藏着《丹枫阁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晋商渠家是书画收藏世家,早在乾隆年间就把傅山书法作品作为家训  从我家现有资料、实物以及先辈的讲述中知晓,家中收藏书画至今已历经七代二百余年。祁县渠家是明朝初年从山西长子县迁到祁县的,当初是小商小贩。从十四世渠同海“走西口”逐步致富创立家业之后就开始了收
期刊
《八佰》和《金刚川》两部战争影片立足于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向我们展示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两者都在继承战争片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适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战争片的展现方式。二者虽都为主旋律电影,但是商业化、政治化并没有太大程度上影响电影的艺术水准,在电影切入点、叙事方式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展现了各自的特色。  塑造立体的人,是《八佰》的立意与野心所在。《八佰》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群像刻画的手法,光是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