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和25-(OH)D3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脏病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血栓与止血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calib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和25羟维生素D3(25-(OH)D3)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脏病(DK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80例DKD患者为对象,以同期80例单纯T2 DM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D-D、25-(OH)D3水平,分析其与DKD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D-D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正常尿蛋白组D-D水平低于微量尿蛋白组、大量尿蛋白组,微量尿蛋白组D-D水平低于大量尿蛋白组(P<0.05);正常尿蛋白组25-(OH)D3水平高于微量尿蛋白组、大量尿蛋白组,微量尿蛋白组25-(OH)D3水平高于大量尿蛋白组(P<0.05).D-D、25-(OH)D3、联合检测评估微量蛋白尿的AUC分别为0.847(95%CI:0.732~0.927)、0.865(95%CI:0.753~0.939)、0.929(95%CI:0.833~0.979),联合检测评估的AUC高于二者单独检测.D-D、25-(OH)D3、联合检测评估大量蛋白尿的AUC分别为0.937(95%CI:0.860~0.979)、0.940(95%CI:0.864~0.981)、0.980(95%CI:0.921~0.998).结论 D-D、25-(OH)D3与DKD患者的肾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检测二者水平有助于评估DKD患者病情.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凝血四项联合胆碱酯酶(CHE)检测诊断病毒性肝炎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选2018年1月~2021年1月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四项及CHE水平、不同病情患者凝血四项及CHE水平及阳性检出率.结果 研究组aPTT、PT、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bg、CH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急性肝炎患者比较,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重型肝炎三组患者其改变更为明显;凝血四项联合CHE对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检出率较单独CHE诊断高
目的 探讨抗凝时间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以120例髋部骨折患者为对象,据开始抗凝时间分为A组(n=40,受伤后入院开始抗凝时间在24 h内)、B组(n=40,抗凝时间在伤后至入院24~48 h)、C组(n=40,抗凝时间在伤后至入院48 h或术前12 h).对比三组DVT发生率,并分析影响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A组DVT发生率低于B组、C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DVT组与非DVT组性别、骨折类型、高血压、糖尿病、血红蛋白(Hb)比较无差异(P>0.0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雷贝拉唑治疗,研究组进行雷贝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更低(P<0.05);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雷贝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60例ACI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脑梗死治疗,实验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bg)、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意义(P0.05),
目的 探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60例轻中度UC患者为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凝血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P<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低于对照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介素-2(IL-2)水平高于对照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80例脑出血开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为对象,以80例术后未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预后.结果 两组血肿量、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bg)、发病至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GOS评分低于对照组,ICU时间占总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出血、颅内感染、术后30 d死亡率分别为21.25%、23.75%、48.75%,高于对照组(8.75%、8.75%、28.75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风险评估及治疗对策.方法 以8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对象,Caprin量表评估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低危5例(6.25%)、中危5例(6.25%)、高危16例(20.00)、极高危54例(67.50%).依据患者接受抗凝治疗情况分为抗凝组与未抗凝组.分析DVT发生情况.结果 极高危组接受抗凝治疗患者DVT发生率为2.56%,低于未接受抗凝治疗患者20.00%(P<0.05);高危组接受抗凝治疗患者未见DVT发生,低于未接受抗凝组6.67%(P0..05).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以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曲肽+凝血酶)与对照组(奥曲肽).比较两组疗效及血小板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53.33%(16/30),P<0.05).观察组输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升高,且观察组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凝血酶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疗效理想,可
颈动脉蹼(Carotid web)是一种起源动脉壁向腔内延伸的薄层内膜增生性组织,是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一种特殊表现,是容易被忽略的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目前对于颈动脉蹼导致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方案尚无定论,本文报道1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蹼导致二次缺血性脑卒中,并结合文献复习以加深对该病的诊疗的认识.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以126例ACI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阿替普酶)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及凝血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溶栓1 d、7 d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溶栓1 d、7 d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因子VII(F VII)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