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377059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南校江苏睢宁221200)
  
  摘要:学源于思,动脑思考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的个性和特长都得到发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思维的深刻性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思维品质 潜能 类比迁移
  
  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综合应用化学与其他科学知识与技能,去解释和解决一些问题;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的个性和特长都得到发展。针对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问题,提出以下几条可供参考的有效经验。
  
  1 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学源于思,动脑思考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而教学氛围的提供又是能力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辨疑解难,有所进取与创新。这就要求教师要能熟练掌握提问技巧,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调动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氨气的喷泉实验教学中,学生掌握了喷泉实验的本质是氨气极易溶解于水,造成瓶内外气压差,进而可以引发学生联想出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诸如HCl 、HBr 、HI 、S0 2 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然后再进一步启发联想,如果改变溶剂类型或采用混合气体能否做喷泉实验呢? 学生经过适当的启发很快就会联想出:如果改水为氢氧化钠作吸收剂,那么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也可作喷泉实验,如果用二氧化氮和氧气体积比按4 :l 的比例混合,则同样能做出喷泉实验。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只要瓶内气体和瓶外液体接触能使瓶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即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继续提问:什么条件下可以使液体充满整个烧瓶?本来略显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开始根据自己的所知发挥想象以寻找答案,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对未知事物和现象的新奇感,也让他们主动思考创造性地接受知识。
  
  2 类比迁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所谓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并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迁移就是学习新知的过程是以旧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对语言文字所表述的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新知实质性意义的过程。凡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迁移,孤立的、互不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高一新生对化学的认知结构还不完善,他们不善于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此学习新概念、新知识还缺深度;所以,在讲授新知时,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恰当类比,抓住知识系统中同类要素的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获得扎实牢固的新知和技能,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首先利用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得氧失氧观点,举出实例:CuO+H2=Cu+H2O 引导学生先标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引出化合价升降的观点,进而导出化合价升降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从而建立新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并及时地巩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等概念和电子得失守恒的观点;在学习了化学平衡及勒沙特列原理之后,可以让学生迁移理解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和配位平衡,学生深深地抓住它们的共同本质,将其熟练应用在有关问题情境中去。通过类比迁移,把所学的知识由点变线,由线成面,形成网络,完善认知结构,这样学生才能正确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思维的深刻性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3 突破陈规,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式的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和新发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有充足的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也可改变实验的形式,对原有的实验进一步完善或重新设计,让学生增加动手实验的机会,在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思维独创性的训练。例如,教授新教材氨的氧化物性质课程中,尽管教材在制取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作了一些改进,但其中的实验存在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①产生的气体会导致环境污染; ②无法收集到纯净的气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此实验中存在的不足,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大胆设想,打破思维定式,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设计合适的实验装置来改进实验,在实验探究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行探索,让他们来验证实验设计是否正确。
  4 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遵循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的问题有条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可以与学生总结规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口语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解决化学问题。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与电子的得失情况,可用“高失氧,低得还”表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总结出四个字“写、改、删、查” ;电解池中电极名称也总结出 “正、阳、氧” (正痒痒)三字等等。在高一新生知识基础较薄弱情况下,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这些基本规律,并且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去总结,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训练思维的逻辑性。
  如何通过系统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新世纪人才奠定必备的素质基础,已成为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脚踏实地,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为祖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优秀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作者简介:方煜(1971-),男,江苏睢宁人,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化学教育教学。
其他文献
(浙江省兰溪市实验小学浙江兰溪3211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凸显数学思维。要尊重原有认知经验,在自主学习中激活思维状态;要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在自主参与中促进独立思考;要把握最佳交流时机、在合作讨论中开发集体智慧。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维     “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是数学的根本。数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高度的抽象性,注重理性思维。因此,不管教师运用
(浙江省象山县西周中学浙江象山315722)     摘要:什么是数学教学过程?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关
(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边杖子中心小学辽宁 朝阳122000)    摘要:素质教育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研究课题,而语言表达能力就非常重要,所以教师要从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入手着手去研究。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时,要加强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的转化训练,精心组织操作活动,用语言表达出来,说出实践过程、思考过程。掌握综合性思维能力,从而真正培养好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 思维能力
目的观察分析腔镜微创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采用腔镜微创术治疗,对
(福建省长汀县实验小学 福建 长汀366300 )    摘要:本文认为,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处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堂情境 数学学习 课堂教学    笔者探究了创设情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学生
(浙江省兰溪市诸葛中学 浙江 兰溪 321100)    摘要:进行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注意问题引入的适时性;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性;要立足能力的培养,注重方法训练的科学性。  关键词:开放性问题 初中科学 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倡导开放教学,而开放教学的核心是问题的开放性。就初中科学教学而言,开放性问题,从内容上看具有新颖性,从形式上看具有生动性,从解决的路径看
(新津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农村中学是典型的薄弱学校,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充分认识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科学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是建设并全面推进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农村中学 薄弱学校 信息技术    农村中学是典型的薄弱学校,要真正落实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首先改变农村中学薄弱的现状
当前,已经在稍具规模的企业中普遍建立起来的企业电视台,正以它直观、形象、时效快速的特有优势,在企业内部的信息传播中崭露头角,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然而,一些电视台已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超声波首波声时定量检测钢管混凝土缺陷的一种方法,该法使用简单,经试验验证测试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1河南省烟草技工学校 河南许昌 461100.  2 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 开封 475004.  3 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以PEG6000为表面活性剂,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制备了α-Fe2O3纳米微粒。α-Fe2O3纳米微粒的形成是通过Fe2(SO4)36H2O逐步水解得到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对这一过程有重要影响。利用TEM和X